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昨天的大消息是,廣州商服類項目公寓又放鬆限購了。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之前的新報建分割需要300平米以上,現在,取消!

某個階段的公寓,之前只能公司買,現在,取消!

公司買的公寓,只能賣給公司,現在,取消!


簡而言之,取消了2017年的330打擊政策,接下來,快來買。


但是,今天我們發現,在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上,與該文件有關的信息已經被撤下。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而昨天發佈信息的官網頁面以及文件內容詳情頁,均已丟失。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什麼意思呢?昨天廣州剛發佈的公寓解禁文件,今天疑似被撤回了。


縱觀這些年來,各地關於公寓的政策,可謂是跌宕起伏,北京嚴限公寓,上海清查公寓,廣州深圳複雜多變,同是KFS和ZF生出來的兒子,卻跟後媽養的一樣,風頭緊時,拉出來砍一刀放血祭天表態度,風頭松時候,又拉出加點血回春試探上風。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前幾年買了公寓的隔壁家老王心情很複雜。


在住宅限購後,他花50萬購買了一套50平的公寓。除了房款之外,還支出了3%的契稅和1%印花稅總共2萬元。


一年之後升值了,可以60萬賣出。


讓我們幫老王算筆賬。


公寓在持有和交易中稅費具體名目如下


交易稅費部分

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契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土地出讓金等。

持有稅費部分

房產稅、土地使用稅


所以,持有的一年間老王還需要交1年的房產稅和土地稅,按照北京的標準來計算,房產稅為原值*70%*1.2%,土地稅為每平米50元每年,這樣,老王還需要繳納房產稅4200元和土地稅1500元。


一年期間,老王的購房成本是525700元。

賣出時,老王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各式稅費56880元。

老王收益為60-52.57-5.688=1.762萬。


震驚!溢價10萬,實際上老王只獲利1.7萬!


這還是全款的老王,如果貸款的老王,按照50%商貸4.85%LPR利率,老王在一年間還要支持利息1萬餘元,可不是虧了?


如果有土豪看中老王的房子,想100萬,200萬買呢?


100萬賣出,老王賺16萬,200萬賣出,老王賺35萬。


隔壁同樣花50萬買住宅的周太賺的比老王多多了,老王被氣醒了。醒來了才發現,因為可以讀書,大家都跑去看周太70萬放賣的住宅,更殘酷。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指望升值薅點社會主義羊毛的隔壁老王,辛辛苦苦買套公寓,結果便宜全讓**給佔了。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老王不甘心,想著,我就不能出租?好歹是一線城市啊!升值的錢掙不到了,好歹還有租金吧。


不過老王當初挑選公寓時,考慮到市區成熟區域的公寓成本很高,租金回報率比值較低,最後落定的是強規劃的新區, 地鐵口單價低性價比高的公寓,等新區一起騰飛坐享紅利。


小玩家老王只料到了和新區一起騰飛,哪裡想得到新區租客是稀有動物,根本就搶不到呢?


一年賣出3000套,總共體量10000套,那附近就必須提供1萬個的就業崗位。哪裡找?太南了!


空置期間,老王還要交物業費。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一般市場上較多貨量供應的公寓都來源於新區,而新區從規劃到產業人口成熟往往需要5-10年的時間。這個時段內,公寓基本屬於空置,持有就非常尷尬,預期的租金抵月供不現實,核算資金成本,並不一定跑得過收益高的理財產品。


也有一些開發商會引入第三方對公寓進行返租,但返租的核心是長約且租金低。返租公司多半都進行酒店或者短租業務,這些都建立在人口和產業上,換句話說,如果市場規模不夠,個人很難租出去,返租公司也不願意進入,市場規模夠,自己一樣也可以租出去。


老王算了算,收樓需要花1年多,交給返租公司出租3年,等於

讓出了5年的收益,且房屋損耗較大。但不交給返租公司,自己操心勞力,做長租沒盈利,做短租服務成本又很高。


這個公寓買的很是辜負當初的激動心情。老王覺得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十分雞肋。短期之內創造睡後收入是不行了,果然不學知識,睡的對象不對,後期就要受罪。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回到正題,2019年年末,花都、南沙和黃埔的住宅人才放鬆,會導致更多的需求湧入住宅市場,嚴重擠壓2020年公寓銷售。


2020年廣州商用物業的供求比變成了1.72,而這種嚴峻的局面接下來還會存在,開發商去化難會影響拿地熱情,所以也是政府放開公寓限購的主要原因。


買公寓如守寡,50萬買60萬賣,只賺1萬7


之前,很多自媒體和公號都建議大家不要買公寓,一般理由就是幾點,公寓不能讀書。公寓成本高、公寓交易稅費重等等問題,沒有指出公寓的核心危險。


公寓由於天生限制,開發商為了出貨,往往分割極小面積,承諾居住、明火等。這些都是在上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產生的,但是實際並不合法,這就埋下了隱患。


由於不滿足房住不炒,後期面對多變政策監管毫無還擊之力(參見各地對於公寓交易,居住的限制以及未來的房產稅)。


那公寓持有成本高,獲得收益低,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買呢?


開發商抓住了住宅買不了,又想投資升值的客戶心理,採用低總價低首付的模式來吸引大家入坑。首付15萬就可以買套房,對於想保值的普通人來說,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這些人往往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不懂週期,不懂規劃,看著區位圖聽著開發商描繪未來的租金收益而衝動下定。本次放鬆限購後,一些無良開發商對於公寓的營銷必然會加大力度,一定會用高佣金動用中介,這時候會有更多不懂的人被忽悠進來接盤


那投資公寓一定會被套牢嗎?


倒也未必,比如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地鐵沿線成熟的公寓產品,也可以帶來持續可觀租金收入。事實上,優質區域的公寓產品作為不動產投資還是有價值的,能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收益,在資產配置上也比手持人民幣要划算。不過相比起來進入成本較高,更適合人民幣玩家。


不過公寓的投資一定要做好中長期的心理準備。

切記,只有稀缺成熟區域的公寓擁有價值,但房價高企的今天,回報率也不高,千萬要仔細分辨。


如果你是土豪,不差錢,堅持買公寓,請記住如下幾點:


1、跟著地鐵線買,跟著就業中心的半小時地鐵處購買。

2、需要步行15分鐘到地鐵站的郊區公寓不要考慮。

3、戶型小,總價低才是優選。

4、區域住宅、公寓供應量大區域審慎考慮。

5、最好不要買公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