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暴露人品


前幾天看到一段話:

“這場疫情就是放大鏡,發現善良的人是真的善良,有本事的人是真的有本事,壞的人是真的壞,蠢的人是真的蠢。”

一場疫情,一夜間改變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與之相伴的,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在這之中所表現的態度,迥然不同:

有人每天忙著傳播各種未經證實的消息,罵這個罵那個,做一個唾沫橫飛的鍵盤俠。

有人忙著活躍在志願者隊伍中,累得沒空吃飯睡覺,為一線的人輸送物資;

或者在微博上幫忙轉發求助的消息,盡一點綿薄之力。

有人毫不在意地出門聚會,繼續曬自己吃的野味;

有人再怎麼憋悶,也堅決不出門,做好防護,不給別人添麻煩。

有的人看見了恐懼,有的人看見了愛……


疫情終會過去,但那些感動、憤怒、共情……不會那麼容易過去。

一場疫情,算是看透了身邊一些人的三觀。

前幾天剛好和一個女生聊天,她不知道怎麼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不錯。

我笑言,你們聊一聊疫情,基本就能知道他的三觀。

她很好奇,我就仔細分析給她聽。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暴露人品


第一種:怨氣沖天型,NO!

如果一個人並不是患者和醫護人員,卻總抱怨政府沒做好,這裡那裡都有問題,而自己又沒有什麼理性可行的建議,我們並不會對這種人產生敬意。

這次疫情,放在任何一個公共衛生條件不錯的國家,都是巨大的挑戰。

我們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夠好,確實是事實。

當然,我們可以提意見和建議,並且想辦法去做實事。

但如果只是滿足於當個鍵盤俠,對別人指手畫腳,甚至是謾罵,對不起,我希望遠離你。

你信不信,平時喜歡罵醫生、抱怨父母和單位的,其實是同一類人?

喜歡抱怨和指責,表面上是喜歡挑刺,但實際上是認為“我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責任”,

事情不如人意,都是你的責任,比如小孩摔跤了,只會對著妻子喊,“你怎麼看孩子的?”

過多的抱怨和指責背後,代表我們內在力量感的弱,既不願意承擔,遇事也容易逃避。


今天一位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

這場巨大的災難,代價很大,我們顯現出各種恐慌和不安,但這場災難,是否也提醒了我們的自大和過錯,我們是不是病了很久了而不自知?


深以為然。

災難面前,與其花精力挑剔別人,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拿來反思自己,可以在當前做些什麼,我們的生活,才有可能早一些回到正軌。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暴露人品


第二種:負面吸引型,NO!

來訪者美美是為修復婚姻而來,她和丈夫白手起家,小家經營得很不錯。

但美美苦惱的地方在於,她丈夫太容易想那些不好的事。

應酬晚歸了,他會非常細緻地盤問她。

說了一句話,他可以挖出三層她的深義,而且都是比較陰暗的想法。

她理解老公成長的過程中受過很多的苦,才總是從小事上解讀出自己的負面判斷,經常誤會別人。

為了避免矛盾,她減少和老公的交流,可是,她自己卻變得越來越壓抑。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暴露人品


就拿這次疫情來說,他每天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的都是各種陰謀論和負能量,她乾脆把他屏蔽了。

美美老公這種人,很常見,他們就像一個黑洞,自然而然地吸引負面情緒,跟他們相處,一個字:累!

這些人會習慣性選擇無視別人的努力和付出,集中眼光在負面信息上,只看到那些拉低頻率的東西。

其實,你的心在哪裡,你就會主動去關注什麼樣的信息,看到的就是怎樣的世界。

災難會暴露一些人的陰暗,也會彰顯一些人的大愛與仁慈,那些負面的陰暗的東西撲面而來,我們反而更會為人性之美感到動容。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暴露人品


第三種:淡定且積極關注,YES!

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要先給那些淡定的人點贊。

他們積極關注疫情的最新消息,卻一點都不慌亂,而且還盡力提供一些幫助。

這種人你我身邊都有,每個小小的他們,都在這場危機中發出了光。

能做到這樣,其實並不容易。

前段時間,我在被隔離的人群中做志願者,見到了很多非常恐慌的人。

他們的症狀其實並不符合確診標準,但他們還是擔心自己的肺變白,整夜整夜都不能睡覺。

疫情當前,恐懼情有可原,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正面臨著無法預計和控制的危險。

我們擔心自己和親人會不會被感染,擔心感染之後,會不會危及生命。

而且很多時候,恐懼這種情緒根本不受理性控制,嚴重時還伴有煩躁不安、焦慮、呼吸急促,甚至休克等生理症狀。

所以,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和家人的情緒。

一般來說,如果你遇事冷靜,如常作息,你整個機體的細胞是健康而有活力的,抵禦病毒的能力也會增強。

與其陷在恐慌的情緒當中,不如放下手機好好陪伴家人,感受來自身邊的連接和支持。

這個時候,不被外界裹挾,而是選擇跟真實的自己在一起。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暴露人品


第四種:行動且不做局外人,YES!

我有個師姐,做公益很多年了,這次疫情,她雖然沒能前往前線,但一直在通過公益機構支援一線物資。

她打很多電話給一線部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跟蹤物流,確保醫用物資能夠抵達現場,線上奔走在各個支持武漢的群裡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

她只是眾多在努力,用自己行動支援疫區的一份子。

我們還有更多的醫護人員、建設者、志願者從世界各地支援著湖北前線,為武漢加油。

甚至你我身邊很多平凡的人,在不知道的時候,早已為武漢做了很多。


這些在災難中挺身而出的人,真的就是最可敬可愛之人。

他們不是局外人,他們是經歷者,參與者。

這樣的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會發光發熱,用自己的行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所以,不止是現在這個特殊時期,而是在今後的每一天,當我們遇到問題,遇到危機,首先問自己一句“我能做什麼”,也許生活就會變得不一樣。

行動,是一種主動負責和擔當,我們,從來不是生活的局外人。

以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真的看清楚一個人。

一場疫情,是人是妖,都現出了原形。

願每個人都能心胸敞亮,成為一束不滅的光,照亮黑暗,也照亮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