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大眾對於香港電影的印象,可能都停留在以下這幾種類別:

警匪片、喜劇片。動作片。

至於文藝片,至於歷史片,向來都是內地導演才專長的領域,但是在香港就有這麼一位女導演,很特立獨行,熱衷於拍文藝片、熱衷於拍自傳體。

她就是香港著名女導演許鞍華先生,她一生得過二次金馬獎最佳導演,四次金像獎最佳導演,還獲得了亞洲電影終身成就獎,可以說拿獎拿到手軟,名譽、威望也是香港文藝導演第一位,但是時至今日提起這麼一部電影,她還是不無悵惘。

那就是2014年由她導演拍攝的電影《黃金時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電影吧。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一)

我們談論一部電影好壞的時候,會從很多方面去考量,比如故事完整性,比如鏡頭細節,再細點,我們可能還會上升到個人演員的演技之上。

而這部電影《黃金時代》,在這些方面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我們談談故事的完整性,《黃金時代》的故事邏輯主要是圍繞著民國著名女作家蕭紅短暫的一生而展開的,她的一生,經歷過四個男人,奔走過七八個城市,而在這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裡,她遇見的人,她經歷的事,就成了這部電影最清晰的一個時間脈絡。

而以她的情感經歷為線索,許鞍華又為我們深層次的剖開了民國奇女子短暫人生的心路歷程。

是飢寒交迫的,是忍凍捱餓的,是風雨縹緲的,是沒有安全感的。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特別是經歷過蕭軍的刻骨銘心以後,她對端木說的那樣一段話:

我和他並沒有什麼激情的相遇,只是想和他過尋常老百姓的生活,謝謝他給了我關心、體貼、愛護。

單從故事完整性的角度而言,劇本的完成度其實是極高的,也難怪最後本劇編劇拿到了最佳劇本獎。

其次,這部電影鏡頭細節,也是極具美學效果的,特別是對於場景的塑造方面,導演也力求達到民國標準。

比如蕭紅與蕭軍相識的第一幕,在哈爾濱大街,極具俄羅斯風情的西洋式建築裡,一個面色慘白,穿著旗袍的民國女子從窗頭探出頭來,就極具美感。

而街角的霓虹,以及極具時代氣息、文藝氣息的文人相遇,也給予了本片一種撲面而來的時代美感。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特別是兩群年輕人在雪地裡相遇,互道“新年好”的時候,這種熱情騰騰的、這種青春活潑的時代風骨,也躍然紙上。

什麼是“黃金時代”?

只需要幾個鏡頭,只需要幾個殘破,卻不屈服的鏡像就表現了出來,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最明顯的一個優點。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第三,電影中的角色是立得住腳的。

一部電影的好壞,大半都在其中人物是否能夠立得住腳上,而本片的幾個主要人物:蕭紅、蕭軍以及端木、丁玲等人都有他的時代特性。

譬如蕭紅,湯唯確實將一個敢於反抗,將一個獨立獨行的女性作家形象給表現了出來。

從她不顧一切跟著表哥去北京開始,到被拋棄,只能跟著家人躲到鄉下。

坐在板車上的她,迎著風雪,但是卻滿臉的不屈服,不服氣,這是她對命運的反抗,也是她對自我的追求,甚至到了身無分文只能去尋找未婚夫幫助時,她的臉上,依然有那個時代女性身上極少有的掙扎與不屈服。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雖然到了最後蕭紅還是不得不屈從於男性,還是不得不從男性身上尋找依託,但是我還是得說:

湯唯飾演的蕭紅,確實將一個不肯屈從於命運,不肯屈從於現實的獨立女性作家形象充分表現了出來,比如跟著什麼樣的男人,比如去過什麼樣的生活。

再比如端木一個人逃到重慶以後,她對好友說的一句話:

“我自己一個人也能去重慶,要他幹什麼?”

表面上看她屈從於男性,嚮往過老百姓的尋常生活,但是她骨子裡的高傲,她骨子裡的孤寂,讓她還是一個人挺著大肚子,在這亂世裡掙命,而她在文學上的成就,似乎也達到了這樣一個高度。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再比如端木這個文人形象,也是立得住腳的,他一開始的軟弱,他一開始的懦弱,都是有他的具象表現的。

比如在他和蕭紅好了以後,蕭軍卻突然從一線回來了,面對突然回來的蕭軍,他慌了,第一時間他就跑到了好友那兒求援說道:

“待會兒要是有什麼事,記得幫我”。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而在站在蕭紅身邊時,他也永遠表現的像是一個跟班和秘書,譬如跟從蕭紅去拜訪好友胡風一家人的時候,他就只敢站在一旁不敢上前。

甚至最後一刻蕭紅的死亡也是和他有直接關係的,他明知道醫生並不靠譜,但是卻無法阻止蕭紅自己在手術單上簽字,這本身就是他的懦弱和無能的集中體現。

正是有了端木的軟弱,才進一步襯托出了蕭紅這位奇女子一生的悲涼,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最明顯的一個優點。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二)

雖然這部電影優點眾多,也很明顯,但是在我看來,也是有幾點遺憾的,而且這幾點遺憾,還非常隱蔽。

首先在於敘事方式之上,給人觀感極其混亂。

這一點可能是大多數觀眾,在看這部電影時的第一感受,導演許鞍華,在講述這麼一段民國奇女子的往事時,力圖真實。

所以一會兒用回憶體,一會兒用講述體,一會兒又用演繹體。

這種敘事方式,在以往的電影裡,只出現在紀錄片中,雖然許鞍華也說這部《黃金時代》就是一部類似紀錄片的拍攝形式。

但是對於一部院線電影,這種敘事方式,其實並不討喜,而且在交錯的敘事方式中,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時間混亂。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譬如我在看到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的時候,我就對時間線產生了深度混亂,而另一個混亂之處可能就是武漢--重慶---香港這條時間線的時候,重疊太多,回憶太多。

讓人有點目不暇接。

另一點大概就是作為一部“紀錄片”,讓講述者,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本身就讓觀眾很難帶入,很難讓觀眾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其次,人物太多,可能是最大敗筆!

對於許鞍華來說,她理解的《黃金時代》就是“蕭紅”這短暫的一生之中,遇到的那些人,經歷的那些事。

所以她將過多的筆墨放在了“相遇”這一個主題之上。

為了這次“相遇”,她走馬觀花似的將民國文人墨客,一一放置於電影屏幕之上,譬如魯迅,譬如胡風,丁玲等等,等等。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在許鞍華看來,這可能是本片的精華之所在,也反映了電影的“黃金主題”,但是在我看來,這可能正是本片的最大敗筆。

一部電影靠名人,靠明星去刷臉,這本身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很多無關緊要的人,特別是對於很多無關緊要的劇情,更是如此。

在我看來,圍繞著蕭紅,僅僅只需出現蕭軍、魯迅、端木等等幾個關鍵人物即可,其他名人,其他墨客,除了讓觀眾去互相詢問這是誰以外,並沒有多大用處。

最後,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劇情太過拖沓,在將近3個小時的電影時長裡,有很多細枝末節的劇情,並不需要著重描述。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比如在遇見蕭軍之前的兩段感情,雖然從時間線的角度而言,對於蕭紅的一生影響很深遠,但是對於這部電影而言,卻顯得並不重要。

而回憶童年,回憶與弟弟的相逢,這一系列鏡頭和畫面,都會給人一種飄在半空之中的感覺,與本劇重點格格不入。

至於與丁玲的相遇,這一條支線,在我看來也是無關緊要的,雖然可能與導演力圖從時代背景,去解讀蕭紅這個特立獨行的女性有關,但是於我而言,丁玲這條支線也讓人足夠難受,足夠影響整部劇的閱片效果。

畢竟整部電影,都是在圍繞蕭紅的情感、痛苦在著眼,突然出現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形象,並不能為這個人物的豐滿帶來半點好處。

評電影《黃金時代》:優點顯而易見,這幾點不足卻很隱蔽

結語:

對於一部電影的反思,其實也是對一段人生的反思,而在這部電影《黃金時代》裡,我也確實深刻的感受到一個“奇女子”的痛苦與煎熬。

而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優點之所在,但是除開故事的張力,以及鏡頭的美感,這些顯而易見的優點以外,我們會發現其實這部《黃金時代》,其實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譬如對於支線的進一步縮小,譬如對敘事方式的進一步簡練,都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