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近年來“放養”孩子的呼聲在家長群中不斷變高。一部分家長覺得,自己“死讀書”的童年太辛苦了,高考曾經是獨木橋,這樣的經歷不該再讓下一代承擔。這樣的想法,似乎都為“放養”教育奠定了充足的理由。

另一方面則是來源於對歐美日韓等國教育理念的學習。我們印象中的別國的教育都是“讓孩子盡情玩耍的”,因為過早的讓孩子學習會扼殺孩子想象力。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在我國基礎教育實行“減負”的過程中,日本的“寬鬆教育”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

日本的“寬鬆教育”內容包括:降低課業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公佈成績、不對學生進行排名,學習內容減少三成,上課時間縮減一成……經過30多年的教育改革,日本培養出了一大批“平成廢豚”。

這些在1987年出生,被“寬鬆教育”培養長大的年輕人並沒有所謂的強大的“創造力”和“創新性”。相反,他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工作上不夠上進,沉迷於網絡和遊戲,只會享受當下......喪失了年輕人該有的品質和努力。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這也就導致學生下學後就開始什麼也不顧的玩兒,最後優秀的都是下學後懂得合理安排時間的學生

2012年日本對《學習指導要領》朝著“去寬鬆化”的方向更改,標誌了“寬鬆教育”的正式落幕。“寬鬆教育”雖然失敗了,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思考從未停止。

《朝日新聞》2016年 5月 13日的社論中指出:“寬鬆教育給人們的印象就只有刪減教學內容,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的初衷沒有得到傳遞出去。

日本的寬鬆教育在“尊重自主性、主體性”的理念下,讓學生在一個愉快輕鬆的環境中成長,過分地強調了學生的自由放縱精神,從而忽略了對孩子的自我時間約束。從“寬鬆教育”到“鬆懈教育”可能只有一步之遙。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現在重要的不單是否定寬鬆教育,還要找出寬鬆教育的問題在哪裡,有哪些東西可以繼承下來,文部科學省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該思考這個問題的不僅是日本的文部科學省,還有我們中國的每一位家長。

日本的情況與中國及其相似,升入重點中學,考上名牌大學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也幾乎是每一個學生的目標。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中國這17年走過的路跟日本沒有任何區別,減掉的所謂的“負擔”統統都被課外班和回家的努力補回來,家庭教育支出壓力越來越大,經濟決定的教育不公平越來越大。

17年的時間孩子們其實沒有過一天真正“減負”的日子,我們所推行的素質教育改革,必然是一場在輿論上熱議如潮,但在行動上又如履薄冰的試驗。

要想孩子真正“減負”那麼我們的教育就離不開在時間觀念上對孩子的培養,清楚地劃分學玩分界線,玩的時候好好玩,學的時候好好學。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孩子的學習成績,離不開他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應該在學生還是兒童時期的時候,就趁熱打鐵儘早養成。

家長將孩子放任在一個完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缺乏對孩子時間觀念的引導,孩子自由散漫,學習主動性也自然會降低。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快樂教育並不是放任孩子野蠻生長,而是讓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所以,每個孩子都要應該學會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兒童時間管理全書》按照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相應階段的學習任務特徵,安排了適應兒童的時間管理方法,教孩子認識時間,嚴於律己,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習內容是無限的,本書意在教會孩子管理時間,學會高效利用時間,發揮孩子的最大潛能,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孩子愛賴床、吃飯拖拉、午休時間沒規律,作息全打亂?本書教你學會為孩子制定“家庭作息表”,監督孩子的作息規律,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日本失敗的“寬鬆教育”,害了一代人,中國現在也要犯這樣的錯?

對時間掌控能力決定孩子的未來,聰明的家長早幫助孩子從中受益。78元三本書,幫助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想要購買的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