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人故居,李叔同故居紀念館,一曲“送別”讓世人銘記不忘


天津這塊風水寶地自古就出現過很多名人志士,這裡有著濃厚的書香氣和愛國精神,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還是在和平年代都為祖國大地輸送了眾多的棟樑人才。如今的天津,有眾多的博物館,在館中珍藏著這些名士們不為人知的故事。

李叔同是中國近代文化發展史中一位學貫中西的曠世奇才。他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早期新劇活動家、藝術教育家,精詩詞、篆刻、繪畫、書法、音樂等等。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河北區海河東路與濱海道交口,來到李叔同故居,我們便可以聽到那熟悉的旋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多人因為這首曲子知道了李叔同。走過太湖石假山便能看到清末重臣李鴻章為李家題寫的“進士第”的匾額。

李叔同故居是李叔同青少年時代生活的地方,這是一座有著150多年曆史的清代建築。院內分為南北兩個部分,每個部分各有一個前後院,構成了一個田地的“田”字形。整個建築是沿街而建的,坐西朝東,一直到李叔同離開天津出家後,李家一直居住在這裡。


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是典型的天津民居,一進門有影壁。左手邊一進門是錢莊,右手邊和銀號對稱的是中書房,頭一道院子有佛堂,後面是主人住的院子。

“弘一法師”李叔同對近現代中國的文化、藝術、佛學等諸多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增強歷史的真實性,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最大限度地復原了當時李家的生活起居場景,包括:桐達錢莊、存樸堂、起居室、洋書房、中書房、意園等,在院子中還有供遊客休憩的長椅。

存樸堂是李家的客廳,門口的聯語寫著:“惜衣惜食非是惜財緣惜福,求名求利須知求己莫求人。”李叔同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請人手書這樣的聯語,告訴他們雖然家境殷實,但一定要勤儉持家。


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中,通過對他舊日居所的還原和一件件珍貴的展品,向世人全面展現了多面的李叔同,也讓遊客對“弘一法師”有了更深的認識。

李叔同的洋書房是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內唯一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築。在洋書房內還有一架鋼琴。李叔同通過鋼琴接受到西洋文化的薰陶,這也成為李叔同將鋼琴音樂介紹到中國來的見證。李叔同從日本留學返津後,常在洋書房裡接待賓客和開展創作。

李叔同故居博物館中的很多展品都是歷史事件的第一手資料,真實生動地展示了當時李叔同所處地域的文化結構、時代背景、家庭環境以及交遊的文人學者。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弘一,在此之後專研戒律,並將失傳百年的南山律宗重新發揚光大,成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師。他一生的輝煌也離不開天津深厚文化底蘊的滋養。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也讓人瞭解了他半世繁華半世僧的傳奇事蹟。“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