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拎得清的趕路者

人總是要到了一定的年齡,才能捨棄優美動聽的旋律而去真正的被歌曲的內容所打動或感同身受。我們無法隨心所欲的去做自己,但可以堅守本真;我們無法去全心奉獻,但可以克己。我們總是把看起來不那麼好不那麼美的人想的很好很美,我們期待著用我們的主動付出甚至於損失去收穫美好,我們赤誠以待。

做一個拎得清的趕路者

但卻總有一些人他們連被動的去認真思考和發掘別人的好意都不願意,非但如此,心安理得的享受於別人的付出的同時,還總是帶著甚至於自己都當了真的偽善面具惡意的揣測著別人,想到這裡忽然覺得和之前老崔科普的惡人中的高人掛上了勾,頓悟。

做一個拎得清的趕路者

世界上所有的不美好,或是美好變成了不美好,有時候恰恰都是在這樣一種人群中造就的。你覺得你身邊的很多都不美不好嗎,不,那可能恰恰說明你自己的眼裡有沙,內心狹隘。意識決定形態,此話深層次的含義確實值得深入探究。

做一個拎得清的趕路者

如歌所唱,不自量力的還手,致死方休,但我想說沒必要,成年人的世界何必歇斯底里的角逐。圈子不同,不必強融,自我獨立本身就是一種最具力量的完美形態,何必讓紛繁複雜去擾亂平和。用心經營,做一個拎得清的趕路者,無懼風雨,不求歸途。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