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本文部分內容可能引起少數讀者不適,請酌情跳過部分段落


在數年前大家應該就已經聽說的一部由前爸爸廠暴雪停止開發的遊戲作品《星際爭霸幽靈》在近日被外媒找到了可玩的Xbox版Demo文件並放出了演示。


在如今暴雪日薄西山的情況下,一部被砍多年的老作品突然重現江湖不由得勾起玩家們對暴雪輝煌年代的懷念。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其實就單單二月以來,備受核心粉絲期待的《EVE》衍生作品《新星計劃(Project Nova)》和《網絡奇兵3》都宣佈了終止開發,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時光荏苒,在受著業界無數青睞目光的支持下暴斃的遊戲不在少數,今天本文帶大家回憶一下那些遊戲圈裡本應發光發熱的早夭兒們。


——————正文分割線——————


寫在最前:《瓢蟲之年》


這個作品是促使筆者起草本文的主要原因之一,筆者還是個常常逛碩士星空,眼巴巴地饞著新聞上的一款款新作的new ass的時候,就被本作詭異荒誕的美術設定給吸引了。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本作頗具有怪談類型作品的影子,雖然開發進度可能僅僅到了美術設計的階段,但是它當時給有幸瞭解到這部作品的玩家帶來的震撼不亞於任何3A級恐怖遊戲的宣傳。恐懼源於未知,這些造型詭異的角色讓人本能感到不適;無知者無畏,正是這樣獵奇而又毫不保留展現的怪奇使得它又自帶荒謬的喜感。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然而,本作在17年的時候就宣佈停止開發,包括我在內對本作持續關注的朋友都高呼可惜,18年的時候本作主創表示會把《瓢蟲之年》的概念設定眾籌出版畫集,供期待本作的玩家至少能有管中窺豹的機會來了解本作的魅力,其本人也會繼續投身美術事業。


數日前和B站up@懶小丁聊過一下,沒想到光速上馬了剖析本作的計劃,特此表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康康,《蔑視》世界觀的解讀筆者私以為做得非常到位。


《寂靜嶺p.t.》


業界明星製作人小島秀夫在從科樂美離職前被腰斬的一個項目,比起還已經僥倖發售內容也相對完整的《潛龍諜影5》,《寂靜嶺P.T.》僅驚鴻一瞥就轉身離去,甚至現在都已經沒法下載到原版demo一睹真容。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本作自從釋出,就多少永久地影響了後面的恐怖遊戲思路。


不斷逼迫玩家前進,無路可逃只能探索下去,PT在以持續剝離玩家空間上主動性的形式讓恐懼的玩家也要繼續邁著步子前進,無盡迴廊狹小的空間讓玩家更直觀快速地發現場地發生的微妙變化,這遊戲有jump scare,但是你完全感覺不到哪裡有一絲安全感。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更是有核心玩家挖掘本作發現了更多關於本部寂靜嶺的信息,其絕對不止步於這個小小的空間,外界也是有過精心設計。


不過去年又有消息稱PT有望重啟,只能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完整欣賞到本作的全貌。


《人類元素》


本來可能會作為COD兄弟作品誕生,該作背景為經歷了殭屍世界大戰的一小波人類,通過互助對抗已遍佈全球的殭屍,融合了動作,FPS,策略玩法,同時引入電影化視角,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一同組隊。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當年預告片出來機車配大槍的化學反應簡直不要太好,現在的筆者倒是第一時間想到了去年的獨佔大作《往日不再》。歐美人對摩托幫和殭屍混搭的執念的確還滿難懂的。


《泰坦》


《守望先鋒》前身,那款只見其隕落巨影的神秘作品,我們至今只能窺見其冰山一角。本作隨著近年來暴雪的式微變得不再可能出現。


泰坦的想法做的很大,但是在《魔獸世界》的先例之下也不是不可能實現。“真實世界”和“地下世界”。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在真實世界,你可以進行打造,社交和工作。在地下世界,則是擊殺敵人,以及在死亡競賽類的任務中戰鬥,這些任務和傳統的射擊遊戲差不多,比如奪旗之類。


暴雪的目標是想要兩個部分玩起來都有趣,可行。這樣玩家可以自主選擇他們想要玩的方向。玩家在白天的時候都做著平凡的工作,而到了晚上,則會加入秘密的戰爭對抗敵對陣營(或是空閒的時候)。


玩家們不但能夠自己經營生意和商店,還可以和非玩家顧客或是員工建立關係,甚至是組建家庭。遊戲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類似真實世界的城市,有著豐富的商業,店鋪,和NPC,且都有著各自的行為。


《生化危機1.5》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雖說《生化危機1.5》在以另外一種形式在《生化危機2重製版》得以重生,但是本作真實的全貌還是難以知曉。


《1.5》在已經開發了百分之七十的情況下被緊急叫停,隨即回爐開發出了名垂青史的《生化危機2》。可能是概念太過超前與1區別也更大,本作不少概念在後續作品被漸漸實裝,也被證實完全可行甚至變成了系列特色。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神谷英樹撰寫的生化1.5劇本比較粗糙,但在他的筆下,威廉的所作所為卻擁有更復雜的動機:為了拯救身患絕症的妻子,威廉秘密研發具有起死回生功能的G病毒,希望能夠通過它讓愛人身上大面積壞死的組織器官重生。


這個劇本有沒有一絲熟悉的感覺?


《死亡之屋3》相信玩過的朋友都會不甚陌生,也是科學家研發生物改造技術救人結果玩脫了的套路。其中聯繫估計也沒有,筆者隨便加上去侃侃的。


《網絡奇兵3》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網絡奇兵》算是早期電腦驚悚恐怖遊戲中的箇中翹楚,其新作也在多年的沉眠中於近年被提出來宣佈開發續作,但是就在今年二月其開發團隊宣佈了終止開發的消息。


根據Kin Corn Karn的說法,《網絡奇兵3》將提供有趣創新的玩法。去年發佈的預告中,展示了遊戲場景和玩法,但《網絡奇兵3》仍沒有足夠的內容,開發進度按照工作室方說法更是不足一半。


據開發者稱,過高的預期導致了大量昂貴的實驗,他們是一個小團隊,並知道遊戲無法在質量和廣度上與當下沉浸式大作競爭。錢燒乾淨了主動退出遊戲,只能說他們至少沒有拿半成品忽悠粉絲圈錢吧。


——————尾聲——————


電子遊戲歷史不長不短的數十年間,停止開發止損留下給玩家無盡遐想甚至開發精神續作的資本已經是非常溫柔的做法。


不少時候,很多遊戲都可能甚至沒能活到出預告片的那一刻就已經被資本機器光速叫停,《虐殺原形3》、《死亡空間4》、《榮譽勳章》新作等等(最近出的那個是VR掛名),這些玩家們熟悉又日漸陌生的名字已經基本不可能再出現在商店貨架上。


遇到喜歡的廠商和遊戲,筆者也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支持,近來正版意識和籌款多樣化的興起對於業界來說算是一劑遲到的救命藥。


我可能已經無法造夢,但我還能給夢想買單。


消失在時間長河:那些停止開發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