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碎片:當電廠儀表工,做快樂單身漢


青年碎片:當電廠儀表工,做快樂單身漢

黃石火電廠全景

1973年10月,我榮幸地能成為了電業工人。

我所在的黃石火電廠,是個有歷史、有故事的鄂東名企。黃石辦電的歷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洋務運動”。當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即漢陽兵工廠、大冶鐵礦、江西萍山煤礦),為解決用電需求而創辦了“華鋼發電所”,它便是黃石電廠的前世。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擬在礦產資源豐富的黃石籌建一所大型火電廠,於1945年10月15日成立大冶電廠籌備處,黃石電廠緣此誕生。建廠之初,大冶電廠"借灶開爐",租借"日鐵保管處"兩臺3MW柴油發電機組發電。由於國民政府忙於內戰,無心建設,一個劫後復興、工業救國的良好願望連同建廠計劃,卻在內戰的炮火中化為泡影。直到解放前夕,大冶電廠還是靠租借機組維持發電,虧損嚴重。

青年碎片:當電廠儀表工,做快樂單身漢

電廠中心控制室

解放後,在中南軍政委員會重工業部和廠軍事代表的組織領導下,用一年時間就建成兩臺5MW進口機組發電,為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發揮了重要作用。至1957年,全廠共有5機6爐,裝機容量26MW,佔當時湖北省裝機容量的26.5%,成為中南地區11個電廠中的"老大"。

1958年春,依據第二個五年計劃,為保證武鋼等一批重點企業建設,緩解黃石地區嚴重缺電局面,黃電公司擴建了兩臺50MW中溫中壓機組。1972年底,為改善湖北電網水、火電電源配合,提高電網系統穩定性,同時緩解鄂東南地區用電負荷急劇增長、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的矛盾,水利電力部批准了黃電公司二期擴建計劃,建設兩臺75MW高溫高壓機組……我1973年10月進廠時,二期項目尚在建設中。

電廠生活區,較集中的地段在沈家營,俗稱“八棟”:沈家營乃丁字路口,一條緩坡之上電廠早先在此建了8棟宿舍樓,其餘則是10幾排平房。廠房外圍有一條自建的林蔭路,附近也建有一些不成規模的生活區,甚至還有些棚戶人家。

青年碎片:當電廠儀表工,做快樂單身漢

昔日沈家營

廠區人員出入有兩個門:大門和側門。大門前有巨型毛主席塑像,當街乃黃石大道,斜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華新水泥廠。大門右直道通大禮堂、籃球場、食堂和單身宿舍。因路程近,我單身時上下班常走側門,日子就是“三點一線”,即宿舍、食堂、車間。

單身宿害是蘇式長方形筒子樓,上下兩層,中間過道,對開數十間小房。我是新青工,被安排與本車間儀表班進廠幾年的錢志強住一樓一間,他高度近視眼,人蠻古怪:同居一室他從不與我交談,從不吃早餐,也不刷牙洗臉,床頭桌上小鬧鐘7點50準響,起床就奔車間。中午、下午下班直奔食堂,他買飯也是固定動作:先買3兩,獨自坐個位置吃到中途再去窗口加1兩,這樣3+1,足有半斤。有趣吧,他會算計!

我宿舍對門和斜對門,住著兩位老單身:一位姓範,另一位姓李,都是我熱工車間的技術骨幹。兩位都對我特好,週末休息時自個兒燒電爐弄吃的,常喊我一起打牙祭。當然也聊天:聊時事,聊做人,也聊鑽研技術長本事……

熱工車間分3個班:自動儀表班、溫度儀表班和壓力流量儀表班。該車間在發電企業算是上好專業,人員幹活相對輕鬆,但都屬有技術含量工種。我所在的壓力流量儀表班,實則分壓力儀表和流量儀表兩個專業、兩個組,班長是陳共長。記得當年的壓流班地點在廠房後側一單獨的小平房,開門一小空間廊道,左右兩間房兩組10人在此上班。房內四周靠牆處全是長桌,上面立著校驗壓力儀表的設備,擺放著待檢待修的各類壓力錶。

我分在壓力組,3位女師傅,帶我的師傅是邵美華。她大我10多歲,是位為人很號?善良的大姐,除在工作上傳、幫、帶,還很關心我的個人生活。她家住在黃石港,做了什麼好吃的,也會拉著我去打牙祭哩。

青年碎片:當電廠儀表工,做快樂單身漢

黃石電廠舊貌:2019年12月9日 ,209號發電機組拆除

我當青工做單身漢的歲月,雖然清貧,卻感覺蠻自在和快樂。因為分配公平,人與人之間都挺友善。那個年代工資低,青工實習期好像每月不到20元,一級工31.5元,二級工是38.29元,三級工也才45元。我的師傅輩都是1958年前後進廠的,都是三、四級工。俗稱“五八三、五八四”,中年人幾十元工資養活一家子人,正所謂:日子過得清苦,戶戶俱是窮人。現今的年青人,想了解父輩們的斯時過的啥日子,除卻聽口述,還可從當年留下的全家福照片裡看出端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