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今年是第42屆普利茲克建築獎,與RIBA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AIA美國建築師協會大獎,被建築師視作職業生涯的至高榮譽。普獎憑藉更廣泛的全球性被稱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普利茲克建築獎是建築領域中最高的獎項,第一次出現兩位女性建築師共同獲獎,在當今建築行業激烈角逐中,兩位女性脫穎而出,真的是給每一位熬夜加班的女建築師一道曙光。在“女王節”前,我們策劃了這樣一篇文章。

此文獻給所有女建築師:每一位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眾所周知,建築業經常加班、熬夜的工作,男生尚且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女生能堅持下來的更是不多。目前為止,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建築師共有五位,分別是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妹島和世(せじまかずよ)、卡莫·皮格姆(Carme Pigem)、伊凡娜·法瑞爾(Yvonne Farrell)、雪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幾位偉大的女性建築師及她們的作品,看看女性建築師作品都有什麼特點吧!

01,2020年第42屆獲獎者——伊馮·法雷爾 和 謝莉·麥克納馬拉

“建築是人類生活的框架。它為我們提供棲身之所和歸屬感,並將我們連接到外部世界,這可能是其它空間塑造學科所無法做到的。”—— 謝莉·麥克納馬拉

“我們行業的核心在於發自內心地相信建築至關重要,這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文化空間現象。”—— 伊馮·法雷爾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伊馮·法雷爾與謝莉·麥克納馬拉

伊馮·法雷爾(1951)與謝莉·麥克納馬拉(1952)兩人都就讀於愛爾蘭都柏林大學(UCD)建築學院。1976年畢業時,雙雙獲得留校任教的難得機會,她們在UCD執教直至2006年,並於2015年被聘為客座教授。

1978年,法雷爾和麥克納馬拉與其他三位同仁聯合創立了格拉夫頓建築事務所(Grafton Architects),至今已經走過了42個年頭。從90年代豐富的中小型項目實踐,到21世紀初走出國門的一系列教育類建築設計使她們為眾人所知。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 Shell Arquitectos

被譽為“現代的馬丘比丘”的秘魯工程技術大學-UTEC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Ros Kavanagh

都柏林大學機械製造系擴建 / Grafton Architects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 Grafton Architects

都柏林金融系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 Grafton Architects

利默里克大學醫學院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 Grafton Architects

盧茲大學經濟學院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 Ros Kavanagh

愛爾蘭城市研究院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Frederico Brunetti

博科尼大學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Dennis Gilbert

金斯頓大學學習中心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 Grafton Architect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效果圖

02,2017年第39屆獲獎者——卡莫·皮格姆(Carme Pigem)

2017年的第39屆普利茲克獎頒發了西班牙三位建築師拉斐爾·阿蘭達、卡莫·皮格姆、拉蒙·比拉爾塔。

卡莫·皮格姆,1962年生於西班牙東北部赫羅納省奧洛特小鎮,從小就對製造東西有著一種不可抗拒的渴望。1987年她畢業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巴萊建築學院。1988年,卡莫·皮格姆與大學同學拉斐爾·阿蘭達和後來成為她丈夫的拉蒙·比拉爾塔,在三人的家鄉奧洛特共同創立了RCR建築事務所。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卡莫·皮格姆(Carme Pigem)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建築師拉斐爾·阿蘭達、卡莫·皮格姆、拉蒙·比拉爾塔

貝爾略克酒莊,西班牙

供私人釀酒品酒的葡萄酒窖坐落於葡萄園與樹林之間,採用將建築部分嵌入地下的設計手法,從而形成一個景觀和建築的融合體。傾斜的回收鋼板區隔出步道長廊,鋼板之間留有狹縫,可將自然光線引入。

酒莊獨特的外觀得益於其幾何造型和材料的選取-回收再利用的鋼材與天然石材-彷彿要將人們擁入懷中,將他們帶到一個世外桃源,體驗一段非比尋常的美 好時光。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貝爾略克酒莊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貝爾略克酒莊

蘇拉吉博物館,法國 與G. Trégouët 合作

蘇拉吉博物館坐落於南法小鎮羅德茲,這裡收藏著抽象藝術家皮埃爾·蘇拉吉的各種作品,建築與當地設計團隊Passelac et Roques建築事務所合作完成,由一系列立方體組成。使用Cor-Ten耐候鋼這一種材料,將建築與景 觀緊密融合,隨著時間推移緩慢變化。 “博物館和景觀相互反饋彼此影響,如同畫家與他的作品,展現 出千絲萬縷的聯繫,無法剝離,因為屬於這個新創世界的一切都是與生俱來的。”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蘇拉吉博物館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蘇拉吉博物館

與以上三位建築師相比,下面兩位著名的女建築師作品則更具有不一樣的女性魅力。站在她們的建築面前,你一定會感嘆:“ 這樣的柔美的建築恐怕只有女建築才能完成吧!”

03,2010年第32屆獲獎者——妹島和世(せじまかずよ)

“有與無的曖昧,材料與空間的浮動,向來吸引我們。我認為我們所有設計的根源,不光只是想為規劃案提出更好地解決之道,或構想一流的空間結構,而是超越這些期望,最後創造出我們自己的創意原則。或許我們在創造一棟建築物時,也同時試著創造出建築物的原則。" ——妹島和世

2010年的第32屆普利茲克獎頒發給你日本兩位建築師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這二位建築師同為日本SANAA建築事務所。

1956年,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出生於日本茨城縣,1981年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的大學院,獲碩士學位,並進入伊東豐雄的建築事務所。1988年隨著作品千葉縣勝浦的週末住宅“棧橋 I”的建成,妹島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95年,她與西澤立衛創立了自己的事務所——SANAA。事務所中除她以外的三名所員中,有兩位是女性。2004年,兩人以金澤21世紀美術館贏得了當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SANAA事務所的作品多帶有重要的“穿透性”風格。大量的運用玻璃外牆等材質,讓建築感覺輕而且飄浮。

2004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位女性策展人

2018年普利茲克獎評委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妹島和世(せじまかずよ)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日本

以展出當代藝術作品為主的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該館的圖騰標誌即展現了這座美術館的平面空間特質。這座建築以圓形量體來塑造對周邊城市環境的開放型態,傳達了他們對於建築介入城市的軟性手法,其空間通透、和緩輕盈的建築語彙,一反多數傳統美術館空間厚實、封閉的性格,讓多數參訪者印象深刻。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小平市立仲町圖書館,日本

外觀上都是對於牆體扭曲後的圍合,然而如此外觀上刻意扭曲的體量邏輯在內部裡毫無承接,單純而質樸的樓板直切分割成為了建築表達的空缺,讓體驗者幾乎所有感受都僅僅停留在了外表皮。建築便是一個外部與內部分裂,如同僅存表皮的雕塑般,只從外部產生表象的巨大遊離符號。她以空間構成趣味為設計中心,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想法,從而創造出因物而異、因時而異的建築。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小平市立仲町圖書館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小平市立仲町圖書館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克雷斯農莊文化中心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關稅同盟管理與設計學院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芝浦住宅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勞力士學習中心—2009

04,2004年第26屆獲獎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曾今有一位黎巴嫩電視臺的記者在採訪哈迪德時曾問:“你是一個幸運兒,對嗎?”哈迪德嚴肅地回答說:“不!我花了數倍於他人的力氣!我沒有一天放過自己!”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童年時期的扎哈

扎哈 · 哈迪德(Zaha Hadid),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1950年出生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個富裕家庭,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獨立,在女兒身上投入了很多的期待。18歲,她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隨家人移民英國後,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而他的導師就是正是荷蘭著名建築師雷姆·庫哈斯(2000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哈迪德的火爆脾氣在當時就很有出名,但那正是導師和同學喜歡她的原因。

1977年從AA畢業,獲得建築聯盟學院本科學位。畢業後加入大都會事務所(OMA),在那裡做了兩年的學生和六個月的合夥人,之後創立個人工作室,並大量參與國際競賽。之前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靜地躺在圖紙上,無法付諸實施,直到1993年,哈迪德才推出成名作——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消防站。由於其充滿幻想主義的造型而名噪一時。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消防站

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因心臟疾病而去世,享年66歲。對於扎哈的離世,當代著名華裔藝術家方振寧這樣評論“當世界建築界再也聽不到扎哈的聲音的時候,莫名的寂寞才會降臨”。

充滿荊棘的成名之路

1982年,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建築競賽上,哈迪德獲得了一等獎,堅定了她在這一行走下去的信念。然而,哈迪德的作品在初審就遭淘汰,多虧日本建築家磯崎新(2019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獨具慧眼,把她的方案從廢紙堆裡撈了出來。磯崎新評價這個方案時說:“我被她那獨特的表現和透徹的哲理性所吸引。”

1994年,扎哈的設計獲得英國威爾士卡的夫灣歌劇院競圖方案的一等獎。但是,來自地方的反對,最終扼殺了方案。他們不願讓一個口音濃重、深色皮膚的女移民來主持重要文化建築的建設。這次挫敗曾給她很大打擊,在倫敦生活了二十年,她卻未有一件作品在英國問世。

北京大興機場T1航站樓,中國

由扎哈▪哈迪德與ADP Ingeniérie (ADPI)聯合設計的北京新機場T1航站樓位於北京大興區。該航站樓最初能每年接待4500萬名乘客,具有適應性強、可持續、多配置操作的特點。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北京大興機場T1航站樓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北京大興機場T1航站樓

北京望京SOHO,中國

望京SOHO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與阜安西路交叉路口,佔地面積115,392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521,265平方米,望京SOHO辦公面積總計為364,169平方米,項目由3棟集辦公和商業一體的高層建築和三棟低層獨棟商業樓組成,最高一棟高度達200米。2014年建成後,望京SOHO成為“首都第一印象建築”。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北京望京SOHO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北京銀河SOHO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德國費諾(Phaeno)科學中心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中國廣州歌劇院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中國香港賽馬會創新樓

女建築師都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登上普利茲克領獎臺上的女性們

老版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設計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