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如果你曾認真看過《婚姻故事》這部電影,也許不會淚流滿面,但一定會陷入沉思:

婚姻褪掉"制度"這層外衣後,能賦予愛情的意義還剩下什麼?

另外,強烈建議在看這部電影之前,仔細回憶或先行鑑賞一下特呂弗的《四百擊》。雖然二者並無直接聯繫——一個有關婚姻、一個有關童年。但它們的精神內核卻在長達60年的時空裡再次相遇——有關成長、有關自我和解。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尤其特呂弗在《四百擊》中的那句經典臺詞: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

更是一語道破所有天機。在婚姻中的人們就像小時候的自己,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個完美的交界處——父母和自己,"我們"和自己。同時,也在根據對象和環境的改變而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底線和臨界點,和外界達成和解的同時,也在和自己做著漫長而無形的博弈。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敘事結構、故事內核、導演權重三個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之所以說《婚姻故事》這部電影是“人性百科”的原因。


有趣的雙重敘事視角


整部電影從兩封信開始。

有趣的是,這兩封信寫在"離婚調解心理諮詢"這個階段性故事背景下。這讓人不由得想起皮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動作電影《史密斯夫婦》的開場,也是二人的婚姻進行到某個無法繼續的節點,但不同於《婚姻故事》的是,《史密斯夫婦》的結尾是上揚的。

這就不由得讓人想到所謂的"離婚冷靜期"——冷卻下來的除了衝動,是否還包括二人之間的愛情?

更有趣的是,《婚姻故事》的開場是以男主的信,也就是男主的敘述開場。而女主那封被捂得嚴嚴實實的信究竟寫的是什麼,觀眾直到電影結尾才被告知答案。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可導演的小心思卻一個接著一個。男主的信開場之後,電影前半段幾乎都是在女主的敘述下進行——和家人溝通、和律師溝通、和同事溝通、和自己溝通。直到男主真正接受離婚訴訟進而參與到這場官司中的時候,故事才從另一方的視角繼續。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電影前半部分以妻子妮可的大篇幅控訴和獨白讓觀眾理解了故事核心"離婚"的合理性,並以妻子的視角進行一段又一段"故事中的故事"的回溯,讓一開始就"被告知"兩人要離婚的觀眾在支離破碎的片段中抽絲剝繭般get到婚姻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性。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前半段故事展現出的女性在婚姻中的犧牲和付出以及和自我、周邊、重要他人的不斷妥協已經引起很多女性觀眾以及較有同理心的男性觀眾的共鳴,後半段故事則通過對丈夫查理的反應的刻畫和特寫,加以查理從不明就裡到逐漸崩潰推動著故事情節發展,

讓所有觀眾看到婚姻中的無奈,但同時也是現實——沒有絕對的對錯,也沒有理想的黑白分明。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至此,觀眾的性別界限和位置身份在這段巧妙的敘事結構中逐漸淡化、消失,

留下的只有對婚姻的檢討和思考以及無盡的感慨和歸因。


比起"離婚指南",這更是一本"人性百科"


在這部電影的熱度逐漸上升的階段,很多人將其歸類為"離婚指南"。意思是單身人士看完這部電影會對婚姻產生無盡的恐懼,因為裡面透露出的變化、冷漠、對峙以及精彩的"撕逼"橋段會讓人對婚姻的"幸福程度"產生嚴重的懷疑。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近年來關於關於兩性的電影在表現形式上不斷推陳出新,但不同於將重點放置在對話和靈魂伴侶上的《愛在》、藉由男女關係表現社會和宗教複雜背景的《一次別離》,也不同於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主導方走向極端的《消失的愛人》,《婚姻故事》將全部的描寫重點放置在都市中夫妻的自我定位、定居城市的選擇以及育兒觀念,甚至還有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這一不容忽視但又很難說清的層面問題。

換言之,《婚姻故事》跳脫了或唯美、或複雜(深刻)的選題,將婚姻問題隱匿在瑣碎的日常生活和接地氣的故事對白中,讓觀眾產生極大的代入感,與此同時也產生更多、更清晰的共鳴。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但為什麼說它是"人性百科"更為貼切呢?因為這部電影含蓄隱晦地向人們表明:婚姻中所產生的的一切問題,都不是單純的兩個人的問題。

上文中有提到這部電影的表現層面有自我定位、定居城市、育兒觀念以及原生家庭...而這些能對婚姻產生影響的因素沒有一個是婚姻主角能"一指定乾坤"的。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而這一切的無力感和衝突矛盾全部集中爆發在那段精彩且長達10分鐘的吵架鏡頭裡。

妮可認為查理說話不算數,自始至終都沒有考慮她的感受並搬到洛杉磯。但查理從頭到尾都不認為這是契約,而只是妻子的一句"隨意發揮",就像"今晚吃什麼?"一樣,是婚姻中無足輕重又隨處可見的小討論。

這就體現出兩個人在婚姻中出現分歧的一個重要原因:對同一件事的認知完全不同。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而在這場爭吵升級之前,兩個人還在推卸責任。妮可說"我們的律師將我們妖魔化了",查理回應"諾拉更過分"。從這一段我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兩個成年人在討論"如何解決問題"時,還是學不會"就事論事",只會一味地將負面感受的來源儘可能地推到外人身上去。

談到孩子的時候,這段婚姻中的二位主角可謂"原形畢露"。查理堅信留在洛杉磯不是孩子的初衷,而是受到了妻子的教唆。其實從電影情節推動中不難看出,查理一直是一個很自我的人,自我到只以自己的感受為第一甚至是唯一標準,進而衡量所有大事小情的利弊。而女方在面對愛人的問題性思維模式時,卻做不到"一針見血"或有效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跟對方在一件說不明道不明的事情上糾纏不清。一個真糊塗,一個假聰明——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婚姻都會犯的錯誤,只是觸發事件不同而已。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這場吵架後半部分中很長時間,查理一直在控訴妮可——只會抱怨、邋遢、演技退步、故作柔弱博取別人同情等等。這樣的"結論"已經不能說成是簡單的評判,雖然judgment意味著查理潛意識裡認為自己高於對方,但很明顯故事進行到這裡,對修復婚姻的零可能和孩子去向的不可逆以及婚內出軌的既定事實,查理已經表現出肉眼可見的無力感、氣急敗壞甚至是歇斯底里。而妮可的表達從"婚姻是地獄","自己變了一個人","和你上床都噁心"等類似的自我感受到最後的"大家說你是個自私的人",才從"被動防守"轉換為"主動攻擊"。哪怕到了最後一刻,妮可的表達仍不像查理一樣建立在絕對的自我角度上,而是用別人的評價來鞏固和說服自己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直到最後的捶牆,妮可的表達方式仍然是:

"不敢相信我竟然要認識你一輩子。"

這仍然包含很大程度的自我厭惡和自我譴責。而查理的回應死性不改:

"You are fucking insane"。

自始至終他都是以絕對的自我感受和"上帝視角"來評判這場婚姻,渾然不覺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有任何的偏差、錯誤。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所以為什麼說這部電影是"人性百科",因為太多的電影都在傳遞"愛情是偉大的、是可以改變時間甚至扭轉乾坤"的時候,《婚姻故事》反其道而行之,將人性的不可逆(也就是老話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細枝末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部電影的取巧不僅體現在"接地氣"上,更多的是一種"公平"和"客觀"。從前文論述可以看出,導演並不想偏袒婚姻中的哪一方,也不想將錯誤劃分出"四六"或"二八"後再給雙方以不同的輕重,它更多的是將焦點放置在變化客觀因素和不變的主觀本性之上。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所以這部電影的本意並非勸誰不要結婚,或者是早點離婚,而是用一種意味深長的方式告訴所有人——婚姻只是一種形式,它不是救贖也不是港灣,其中的利弊冷暖更多時候是取決於你自己以及你所選擇的這個人。


電影中的配角包羅萬象


正如查理律師所說:

"刑事律師會看到壞人最好的一面,離婚律師會看到好人最壞的一面。"

婚姻中的雙方想保持最後的體面,但二者的律師卻為了名利和所謂"當事人的權益"進而無情地將這"最後的體面"撕得粉碎,而且一地雞毛。

在法庭上,妮可和查理的中間坐著雙方的律師坐在中間,這個構圖配比本身就值得玩味——不單純從位置上來說,鏡頭的角度也很有意思。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而雙方律師針鋒相對的激烈言辭也成了僅次於那場"10分鐘吵架"的經典場面——雙方互相顛倒黑白、搬弄是非,連飛機晚點沒有按時接兒子這樣的小事,也變成攻擊對方的有效武器。

往日所有的美好和溫存此時此刻都變成了"有理有據"的供詞,被律師一股腦地攤在桌面上,並以此獲取這場官司中的最大利益。律師們唾沫橫飛,當事人垂頭喪氣。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這段描寫有兩層意思可以提取出來。

  • 沒有絕對的客觀事實,只有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 每個人都只會站在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去詮釋一件事。

其實電影進行到這個部分,或者說兩位主演的婚姻走到這一步,觀眾會切身感受到二位當事人被除卻他們以外的所有人、所有事架在火上烤——身不由己,卻沒有退路。

同時也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裡就是不一樣的呈現。事已至此,甚至會對"盲人摸象"的褒貶性產生懷疑——也許沒有貶義,只是陳述事實。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而電影中出現的其他配角也沒比律師多一點"感同身受",包括他們的同事、家人,甚至是孩子。所有人的自說自話和主觀表達都在向觀眾陳述一個不容辯駁又異常殘忍的事實:沒有感同身受,婚姻更是如此。連婚姻中的兩個人都不能互相理解,又怎麼指望別人能懂得當事人內心之萬一?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寫在最後


14年前,諾亞·鮑姆巴赫根據自己少時父母離婚的經歷創作了《魷魚與鯨》,14年後,他又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拍攝了這部《婚姻故事》。

整個故事中,有審視、有詮釋、也有自己的感悟甚至些許懺悔,而電影中的眼淚和爭吵、攻擊與職責又不斷被放大升級——可被撕毀的美好,也真的曾經真實存在過不是嗎?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所以除卻激烈對峙和明暗博弈,故事中也有往日的溫情、塵埃的落定以及站在離婚檔口回望整段愛情的開始對演變成今時今日的回溯、思考和審視。


入圍奧斯卡三項大獎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部“人性百科”


如此錯綜複雜的人性和簡單通透的敘事手法讓《婚姻故事》脫離了簡單的"離婚故事",成為一部真正屬於成年人的"人性百科"和"婚前必讀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