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歷史回顧」睢陽區沈園村的由來

沈園村,現隸新城辦事處九州社區,原北關轉盤東南角,南臨環城公路,北依北海路,東臨忠民河,是一塊扇形區域。拆遷前大約有800人左右,村民以沙姓、崔姓、張姓為主,沒有一戶人家姓沈。沈園村為什麼稱它沈園呢?

據史料記載,當時這裡原是沈鯉沈閣老的大花園,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了。花園四周住著花農、僕人、守衛等,這些人在此繁衍生息,慢慢的這裡形成了村落。後來時代變遷,沈閣老的花園已經不復存在,這個村落卻一直都坐落在這,沈園之稱也經這裡的村民口口相傳延續至今。現沈園村因城市規劃等原因已全部拆遷,等待新的規劃建設。

「商丘歷史回顧」睢陽區沈園村的由來


沈園因沈鯉而得名。那沈鯉是誰?沈鯉(1531-1615),字仲化,號潛齋,歸德府睢陽人,是商丘古城明清大八家之首。明朝著名政治家、理學家,嘉靖四十四(1565)年進士,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被稱為“三代帝王師”,世稱“沈閣老”。萬曆十六年(1588年)一再請旨,沈鯉告老還鄉,萬曆三十年(1602年),以故官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與機要政務,譽滿朝野。

沈鯉告老回鄉已年近六十,在古代已是高壽,是到了可以在家享清福的年紀了。但他回鄉的14年裡,並沒有賦閒在家,依然為家鄉百姓操心、擔憂。時黃河中下游多次決口氾濫,民不聊生。沈鯉為民請命上書萬曆皇帝修築兩道大堤。一是修復古黃河大堤,二是為水災不斷的古黃河修一道分水區,以便汛期來時,滔滔的河水能分流出去,使河南各縣免予決堤。這就是被載入《歸德府志》的沈堤。

「商丘歷史回顧」睢陽區沈園村的由來


更有關於沈鯉鬧龍街的故事流傳於百姓口中,代代相傳。鬧龍街就是古城北門裡向西的第一道街,現在叫北馬道西街。相傳,萬曆皇帝幼時從師沈鯉,有一天他們微服私訪到了沈鯉家鄉歸德古城,路過北門裡向西第一道街時被一群頑童團團圍住,孩子們見萬曆一個人騎在毛驢上,驢脖子上的鈴鐺叮噹叮噹作響,非常好玩,就拿著小棍戳毛驢屁股逗弄它,小毛驢受疼,亂蹦亂跳,一下子就把萬曆摔了下來,惹的萬曆勃然大怒。沈鯉好言相勸,說這道街就叫“鬧龍街”。萬曆小皇帝一聽,暗暗思付:“我是真龍天子,那道街叫鬧龍街,怪不得要被鬧了一場。”想到這裡,氣消了大半,但還是不解恨。喝令太監抓住那幾個頑童,要治他們的罪,孩子們見此情景都嚇跑了,老太監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跑進一戶黑色大門裡。這時夜幕降臨,沈鯉建議道:“天色已晚,明天再治罪也不遲。”於是萬曆吩咐老太監記住這家的大門。第二天一早,沈鯉陪著萬曆小皇帝到了“鬧龍街”,一看家家戶戶都是黑門,萬曆目瞪口呆,只好作罷。原來沈鯉為了救孩子,吩咐那道街上的住家戶連夜全刷成了黑門,避免了這場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