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博士立志成為口腔醫生,拎得清,放得下,活得通透



還記的《愛情公寓》有這樣一段戲碼,擁有博士學位的胡一菲要去當手模,室友曾小賢是這樣評價她的:“本科畢業讀碩士,碩士畢業讀博士,博士畢業做手模,你想當模特界的一朵奇葩嗎?”

還記的《愛情公寓》有這樣一段戲碼,擁有博士學位的胡一菲要去當手模,室友曾小賢是這樣評價她的:“本科畢業讀碩士,碩士畢業讀博士,博士畢業做手模,你想當模特界的一朵奇葩嗎?”

本以為這是個令人發笑段子,但現實生活中真的有朵這樣的“奇葩”。


金融工程博士立志成為口腔醫生,拎得清,放得下,活得通透


中科大博士朱儁鵬從中科大畢業工作六年後,參加了安徽省高職專科的分類高考,報考的是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口腔醫學專業,並取得省考300分滿分,校考278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安徽省首例博士學歷報考高職專科學校的學生。

一位中科大金融專業的博竟然回頭讀大專,專修口腔醫學專業。問他原因,他說一方面是自己比較感興趣,另一方面因為妻子和岳父都是口腔醫生,他做這種選擇的背後是物質的保證。


作出這樣的選擇值得嗎?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跨界比比皆是。


阿特 24 歲

放棄老家月薪3000的公務員,去北京月薪一萬的公司做碼農。

阿特畢業就參加了公考,幸運了留在了當地,在一個三線城市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拿著不多但夠花的工資,可以守在父母家人朋友身邊。

“放棄公務員,於我而言,就跟放棄一段雖不合適,卻看上去光鮮亮麗的婚姻一樣。在體制內就業的確安逸,福利待遇也是一等一的,但是太安逸了,讓生活少了點年輕人的激情和朝氣。真羨慕那些同學有機會去大城市生活打拼,賺到了我一輩子賺不到的錢!

最終阿特決定去北京。

“剛來北京工資雖然低,但可以等機會,在大城市機會比比皆是,慢慢自己可以買房,有自己的家……”

公務員,像是圍城,外面的人看著羨慕,裡面的人想出去闖蕩。沒什麼值不值得可言,你拼命想考上,人家也可以想闖出去。關鍵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做自己的覺得對的選擇,拎得清,放得下,才能活得通透。

學歷高的人就要去做研究,學歷低的就就只能做簡單的體力勞動,說到底這是對社會分工的曲解。“博士考專科”說到底也是一種人生突破,重要的是遵循自己的選擇。學歷與工作不是完全綁死的。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博士生應該在研究員裡,研究探索著人類在科學上的未知。實際上,許多高學歷的人腦並沒有大家期望的那樣取得學術上的突出成就,有的人賣上了豬肉,有的人去山區支教,有的則轉行,選擇平凡的自己喜歡的職業。是嘗試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教育只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社會心態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而對生活方式的選擇,也是人們塑造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的過程。

有人覺得這樣做不值得,可仔細想想,取得高學歷最初的意圖是為了人生能有更多的選擇。假如高學歷的存在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對行業的選擇,那麼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如果沒有自知之明,能力一般般,也不夠努力,卻什麼都想要,那是懷才不夠,一個人活著最好的狀態應該是拎得清,放得下,看得開才能獲得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