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女權”而不是耍“女拳”

爭“女權”而不是耍“女拳”

今天是“婦女節”,照例還是要祝賀全天下的姐妹們節日快樂。

我雖然是個鬚眉濁物,如果沒了老婆,衣服一定會洗得半乾不淨,飯一定也做的也是半生不熟,而且漫漫長夜孤枕難眠。有個大事小情也沒個商量的人,真有點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由小及大,整個社會如果沒有了女性,一定會崩潰。所以,無論怎樣謳歌女性的偉大,我覺得一定都不過分。

在“婦女節”這個日子,我覺得男同胞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女性的偉大,併發自內心的對女性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整個人類作出的重大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不能僅僅今天干點家務就完事了。對女性的尊重要貫徹始終。

說到尊重女性,第一要義就是要平等的對待女性。尊重女性的自我選擇。前兩天網上關於“外國人居留權”的問題吵的不可開交。其中有過激的網友高喊“中國的女孩子只能中國的男人來保護”。聯想到現實中,有很多男性不斷的掀起網絡暴力,矛頭直指與外國人尤其是黑人談戀愛的女同胞們,言語簡直不堪入耳。我覺得就是袁隆平讓這些人吃的太飽了,人家談個戀愛你還要上升的國際層面,跟誰談戀愛不是個人的自由嗎?幹嘛上綱上線的,而且網上喊打喊殺的這些男的,說句難聽的,現實生活中很可能就是個失敗者,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和魅力吸引女性,只能找一個替罪羊來出氣,“黑人”就是最好的出氣筒。那麼跟黑人談戀愛的女性讓他們想起了自己孤家寡人的尷尬境地,自然就要遷怒於人。所以,髒水一股腦的就往人家姑娘身上潑。何其無恥,這些人骨子裡就不會平等待人,就沒把女性當人看,因為他們不知道,跟誰談戀愛是個人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和自由,是天賦人權,跟旁人無關,更涉及不到民族國家。凡是動輒用民族國家,多數是沒安好心。

爭“女權”而不是耍“女拳”

也不要動輒謳歌女性的奉獻與犧牲。抗“疫”期間,甘肅省宣傳部門拍了一些女護士剪掉長髮的圖片,本意是宣傳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結果廣大網友卻紛紛吐槽,原因也很簡單,在這些照片中,我們看不到女性的自我選擇,反而看到了女性在強權面前的無奈與弱小。深想一下,在男權社會里,女性依然被看成是某些組織中的一顆螺絲釘,組織要怎麼做,螺絲釘是無權置喙的,只能被動的接受安排。謳歌女性的奉獻與犧牲,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女性被剝奪了自我選擇權,也就是沒有被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一切選擇都由別人來代替,而這別人,往往就是男性。

爭“女權”而不是耍“女拳”

以上兩點,都是外因。女性真的想要獨立自主當然還要靠自己,絕不能指望著男性的施捨。要想靠自己,女性最起碼要有正確的權利意識。這幾年女權運動在進行的如火如荼,受此影響,在國內湧現出無數的女權團體,只可惜很多這樣的團體,被譏笑為”中華田園女權”、“女拳”。就是因為很多女性沒有正確的權利意識。過去,女性的權利完全被剝奪,女性要想獲得權利只能依附於男性。要麼成為賢妻良母,要麼成為淫娃蕩婦,最差的就成了能和男人把酒言歡的“女漢子”。天長日久,女性就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平等的權利,她們就把當年男性如何對待女性的方式一股腦的拿來對待男性。簡單講,一些女性只講索取,不講付出。甚至對男性汙名化、妖魔化,在她們看來男性任何的權利訴求都是對女性的剝削,哪怕是正常的訴求都不行。在田園女權者看來,男性就應該匍匐在地,任由女性踐踏,這才是“女權”。其實,在正常的社會中,男女權利平等,雙方都應享受符合彼此生理心理特徵的權利,男女雙方沒必要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到東風。男女雙方自願公平的組成家庭、組成社會、組成國家,雙方不是債務與債權人的關係。是合作共贏的夥伴,不是分外眼紅,拔刀相向的仇人。

在三八節這天我由衷的希望男性們時時刻刻的要牢記尊重女性,自由平等的對待女性。女性呢,也要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要鼓起勇氣,大大方方的去爭取自己的權利,要牢記,爭“女權”而不是耍“女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