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一種“小雞腿”,小時候挖了當零食,葉子也是上好野菜

小時候嘴饞,經常到野外找野果吃,比較好吃的野果有三月泡、桑葚、野獼猴桃等,這些都是一眼就看得到的野果,還有一些野果埋在地下,有經驗的小夥伴會挖了當零食吃。埋在地下的野果之中,讓人至今記憶猶新的是一種叫做“小雞腿”的植物根,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誘人的名字呢?

因為它的根部比較膨大,就好像一個小小的雞大腿,估計起這個名字的人當時饞雞腿,叫著叫著便成了它的名字。其實“小雞腿”的真名叫做翻白草,也叫翻白委陵菜,不僅根部可以食用,莖葉也是一種上好野菜。

野外一種“小雞腿”,小時候挖了當零食,葉子也是上好野菜

翻白草在野外真的很常見,全國各地只要不是太冷的地方基本都有分佈,它的適應力也很強,雜草叢生的地方有,樹林底下的陰涼處也有,不管有沒有陽光,都能長得非常好。以前放學後去野外放牛,找到一塊水草茂盛的地方放下牛繩,就可以和小夥伴們在附近找翻白草了。

尋找翻白草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因為它的葉子背面是白色的,看到類似的野草,只需要把背面翻過來看一看就知道了,這也是為什麼它叫翻白草的原因。

野外一種“小雞腿”,小時候挖了當零食,葉子也是上好野菜

據說還有別稱,叫做“天青地白草”,聽起來更具詩意。翻白草都是貼著地面生長的,找到之後尋個小木棍慢慢挖,等底下的泥土鬆動了,使勁一拔,根部便出來了。每一次挖“小雞腿”,都令人十分期待,因為不知道大小,有時候很肥厚,可以一飽口福,有時候卻是普通的根系,還沒有成熟。

挖出來的根,只需要像撕涼薯皮一樣,撕掉外皮,就露出了裡面潔白的果肉,扔到嘴裡嚼一嚼,味道甘甜,還有一絲粉粉的口感,因為裡面還含有較多的澱粉。嚼完之後,吐掉嘴裡的渣,再繼續翻找,是童年一大樂趣。

野外一種“小雞腿”,小時候挖了當零食,葉子也是上好野菜

其實翻白草不僅是孩子們兒時解饞的零食,它也是一種藥材,在很多關於本草的書籍裡都記載了翻白草的功效。它是以全草入藥的,最好是在它還沒有開花之前,連根帶草全部挖起,然後曬乾了保存。

最佳採挖季節是夏季和秋季,不過要把它當野菜吃的話,那還是春季挖最好。春天翻白草的根部還沒有膨大,此時的莖葉部分很嫩,可以採挖了當野菜吃。由於它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葉子略帶一絲青草澀味,洗乾淨了用開水汆燙,然後放入涼白開中浸泡去掉澀味,再用來涼拌或者炒食都不錯。

野外一種“小雞腿”,小時候挖了當零食,葉子也是上好野菜

在園藝方面,翻白草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見過這種草的人,都知道它是緊貼著地面生長的,而且根系又很粗壯,在保持水土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它的花朵也是很漂亮的,非常亮眼的黃色,像溫暖的小太陽一樣,從夏季一直開到秋末,可以用來點綴草坪,作為公園或者溼地的“皮膚”。

複製“翻白草的功效與作用”到今日頭條APP搜索框,立刻獲取更多關於翻白草的相關信息!

野外一種“小雞腿”,小時候挖了當零食,葉子也是上好野菜

讀者朋友們,你們小時候挖過翻白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