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故事丨有了他們,商務樓宇疫情防控才更有信心

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商務樓宇的疫情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曙光街道有14名非公黨務工作者,他們之中,既有退休返聘的50後老黨員,也有90後年輕黨員,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他們始終堅守崗位,確保企業平安復工復產。


“疫”線故事丨有了他們,商務樓宇疫情防控才更有信心

非公黨務工作者 曹煥臣(左一)

退休前,曹煥臣是曙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所以不少老鄰居對他並不陌生。退休後,他也沒閒著,成了曙光街道一名非公黨務工作者。

1月31日,儘管大部分企業員工還沒有復工,但曹煥臣還是第一時間來到所負責的樓宇。“工作得做在前頭,做好十足準備再等著大家復工,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就在上班第一天,曹煥臣確實發現了問題。

“疫情來得突然,又趕上春節,樓宇物業確實是買不到合格的測溫槍這些設備”。眼見著樓宇物業確實有困難,曹煥臣覺得這就是要發揮非公黨建作用的時候了。他立刻與街道溝通,發揮黨建引領優勢,多部門協作,最終幫助物業解決了設備不足的問題。

在這個特殊時期堅守崗位,家裡人擔心他年紀大,也是高危感染人群,原本有些擔心。但形勢緊張,對於曹煥臣堅持要到崗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家人也表達了支持。每天早上,曹煥臣都趕在企業員工上班前到崗,協助企業做好返工人員登記工作,也及時將企業的需求反饋給街道。因為工作每天接觸的人比較多,曹煥臣說:“我現在每天回家,都在小區裡溜達半小時再回家,家裡有小孩,也是儘量降低些風險。”

“疫”線故事丨有了他們,商務樓宇疫情防控才更有信心

非公黨務工作者 黃月初

當家人勸說67歲的黃月初辭掉黨建指導員的工作時,黃月初說:“什麼時候辭都能商量,但就是現在國難當頭時不行”!

協助樓宇登記、設置“一米線”,對不符合復工規定的員工進行“勸返”……為了保證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從1月31日上班以來,黃月初就沒閒著。

他負責的金源國際公寓和吉友大廈相隔一公里,單程需要走上20分鐘才能到,但他每天都要在這幾個地點之間往返好幾趟。對於一名將近70歲的老人來說,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身體好著呢,沒事。”能在這種關鍵時刻為國家出份力,讓黃月初真正感受到了老有所為的成就感。

“疫”線故事丨有了他們,商務樓宇疫情防控才更有信心

非公黨務工作者 蔡亞(左一)

這位90後年輕黨員,從入職第一天起就堅定了為人民服務、服務基層群眾的信念。如果不是母親突發疾病要做手術,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牛頓工作站的蔡亞母親平時就身患重病。

2月4日晚,北京下了春節後的第一場雪,蔡亞的母親突發急性胰腺炎,需要緊急手術。因為需要陪護,牛頓工作站站長賈緒燕等領導積極協調工作交接事宜,蔡亞這才放心回家照顧母親。

而此前,從1月31日開始上班以來,作為非公黨務工作者,入戶企業瞭解信息,及時與街道進行信息溝通,蔡亞一直加班加點忙碌在牛頓辦公區。

即使是在醫院陪護母親期間,蔡亞也沒停下手中的工作,利用網絡遠程把自己所負責的樓宇和工作站的疫情防控信息進行整理,儘可能地幫助工作站分擔工作。

“我想把牛頓那些好的經驗分享給給更多人,讓咱們曙光街道的樓宇防控做得更好。”這就是這位年輕的非公黨務工作者,在這場疫情中,最真實、最樸素的希望。

“疫”線故事丨有了他們,商務樓宇疫情防控才更有信心

非公黨務工作者 覃玉平

55歲的覃玉平曾是一名軍人,所以在他的身上,多了幾分雷厲風行的幹練勁兒。作為一名非公黨務工作者,在這場疫情期間,他總是早出晚歸,常常離開負責的海青大廈時,已經是晚上九十點鐘。

為了加強商務樓宇內的疫情防控宣傳,時間緊、任務急、人力緊,覃玉平一個人抱著100多張宣傳品,一直忙活到凌晨三點多,這才完成了海青大廈的宣傳品張貼工作。

“這沒什麼,這都是我應該做的,還有好多同事做得比我更好”。


曹煥臣、黃月初、蔡亞、覃玉平,他們是曙光街道所有非公黨務工作者的縮影,他們甘冒風險,堅守崗位,努力做好商務樓宇疫情防控工作,為創建“零感染”樓宇獻出一己之力,共鑄曙光“銅牆鐵壁”。

患難見真情,國難當頭方顯英雄本色,我們每個人盡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就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敞開懷抱迎接美好的春天。


整理編輯:曙光街道黨群工作辦公室 王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