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30萬大軍駐紮的青巖城


朱元璋30萬大軍駐紮的青巖城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的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是貴州最著名的文化古鎮之一。

朱元璋30萬大軍駐紮的青巖城

古鎮方圓3平方公里,鎮容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臺和木櫃臺。鎮內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共30多座廟宇祠堂,這批古建築氣勢雄偉、雕樑畫棟,工藝精妙絕倫,令人歎為觀止。其中不少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頗具觀賞價值。

朱元璋30萬大軍駐紮的青巖城

這裡還是一個儒釋道及基督、天主數教並存的地方。小鎮中除了眾多的寺廟,還保留著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中西方文化在此達到了空前的交融。

朱元璋30萬大軍駐紮的青巖城

青巖古鎮歷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設青巖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為了控制西南邊陲,於洪武六年(1373年)置貴州衛指揮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驛道,因青巖位於廣西入貴陽門戶的貴(陽)番(定番,今惠水縣)主驛道之中段,在驛道上設傳遞公文的"鋪"和傳遞軍情的"塘"。駐軍於雙獅峰下驛道旁建屯,史稱"青巖屯"。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萬大軍遠征滇黔,大批軍隊進入黔中腹地後駐下屯田,"屯"逐漸發展成軍民同駐的村寨,"青巖屯"演變為"青巖堡"。天啟四年至七年(1624-1627年)時領青岩土守備,領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貴在離青巖堡約1公里的"四隻把"坡(地名)建土城,時人稱為"王城",音譯漢語為"兵城"或"營盤"之意,這是今青巖城的雛形。土城居高踞險,原青巖堡內寨民為避兵禍,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漸具規模,成了南下定番(今惠水),北上貴陽,西入平壩(縣),東走龍里(縣)的十字交通要塞。經數百年曆史滄桑,多次整修擴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牆、石砌街巷。於今青巖城成了一座明清風格的文化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