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本文由公眾號舵海宏盤(kdj601138)整理,歡迎散戶朋友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每天都將給您帶來最新的熱點資訊和大盤分析以及個股操作建議避開風險,直達盈利。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

短線什麼90%股票交易會虧錢?

統計結果表明,90%的交易者處在虧損狀態下,5-7%的交易者持平,而只有3-5%的交易者能夠持續盈利。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近一段時間,我對交易心理很感興趣。所以,我想從交易過程的心理變化,結合自己的失敗經驗,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

據國外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從根本上講,都是分裂的人。呵呵,這麼聽起來有點嚇人啊!都是精神分裂嗎?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因為,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其中一個處理信息,另外一個處理情緒。簡單點說,一個理性的處理各種現象,一個則情緒化的處理包括價值觀在內的問題。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而且,關鍵的在於:這兩個半球的工作是在同時運行的。所以,從根本上說,每個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理性的,一個是情緒化的。最簡單的舉幾個例子就很清楚了。比如,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想戒菸,可是戒不掉啊!”“我想戒酒,可是又喝上了!”“我想減肥,可是無法堅持啊!”等等,諸如此類,都說明人有兩個。一個會非常理智的說:我應該這樣做,因為什麼什麼理由;如果這樣,我就如此這般;如果那樣,我就這樣應對。而另外一個,考慮的就複雜了,他是從價值評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太累了,何必虧待自己呢?我太棒了,已經持續減肥5天了;我太糟糕了,總是做不好;今天是世界盃,破例一回,喝酒慶祝吧。等等。

聯繫到交易過程,我們的表現也是一樣的

在交易之前,我們會非常客觀的分析趨勢;計算阻力、支撐;觀察價格形態和均線系統;設置好止損,盤算好各種可能。於是,開始交易。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到交易之前,我們的工作都是由我們大腦的一半在進行。可是,一旦持倉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開始介入了。換句話說,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變為另外一個人了。這個時候,我們關心的往往不在是客觀的現象了,而是我們對於結果的評估。出現浮動盈利的時候,我們沾沾自喜,哇!我多牛!又做對了;看來很快,資金要翻番了,我可以買汽車、買房子;快!我把交易結果公佈出去,讓大家都知道,我是天才!我太有面子了,我太有自尊了。呵呵!朋友們,請恕我直言,估計有這樣心態的人,不在少數吧!!!

而出現虧損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兩眼緊盯住電腦屏幕,心裡翻江倒海,完了完了!爆倉了!我要破產了,怎麼辦啊!怎麼跟老婆孩子交待啊;我從此抬不起頭了;我太失敗了;我怎麼又錯了;砍嗎?不砍!還是砍吧?那就砍吧!不!再等等,我如果砍在最低價,不是更慘!呵呵!慚愧的很,我自己曾經有一次,幾乎覺得頭腦一片空白,似乎供血不足了,自己都感覺到額頭冒汗呢!(如果我們看運動員比賽,也經常可以發現類似的現象。到賽點的時候,心理非常容易波動。結果勝負顛覆。)做交易,說到底,其實都是我們的心理活動。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所以,瞭解我們自己,尤其大腦內部的結構、運作模式,對於交易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如何讓這大腦的兩個部分統一起來,互相不吵架,一起為我們的交易服務呢?我自己的做法是:

一、制定計劃

這是最基礎的工作。這裡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制定的詳細,而且合理。我們無法執行計劃,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計劃本身有問題。自己都不相信這個計劃,怎麼執行呢?

所謂計劃,就是一個進口——進場點,兩個出口——止損和目標。

二、輕倉操作

什麼叫做輕重呢?這是主觀的標準。我覺得,要輕到就是虧損了,也不會讓你手心出汗!換句話說,完全以你自己承受能力的範圍來決定。輕倉的意義,在於使你關注點始終落在研究行情上,而不是賬面的盈虧。也許有人問:輕倉,還有交易的必要嗎?做期貨,不就是牟利嗎?輕倉能夠有利可圖嗎?這是一個策略的問題。輕倉當然可以盈利,關鍵在於,輕倉做短線,這是第一;第二,重要的在於複利。這才是交易獲利的安全法寶。而決不是靠一次、兩次、N次的暴利。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三、轉移角度

換一個視角看待交易。每天晚上睡覺前,不是問自己:今天盈利多少?或者虧損多少?而是問:我錯了嗎?錯在哪裡?我對了嗎?對在哪裡?把快樂的基礎,建立在成長的概念上。每天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和進步,這是快樂的源泉。於是,虧損的痛苦、盈利的喜悅,不再佔據你頭腦的主要位置。這一點非常重要。習慣以後,你會自覺地看盤面走勢,而偶爾才會看看賬單了。因為你知道,賬單,不是你生命的意義所在。虧損,無傷於你的自尊;盈利,不代表你的輝煌。


中國股市主力機構真正面目曝光

主力行為學分四種

一、跟隨趨勢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上圖是某股和大盤的疊加走勢,看圖,很明顯的上面從上市初期到現在始終保持中長線上漲趨勢。問大家幾個問題:

一隻股票能夠從2004年開始長期上漲,那表明是誰做出來的?大盤下跌,股價上漲,有多少人敢跟進該股?一隻品種從1元漲到42元,翻了42倍,那麼是誰敢的?

根據主力行為學我們知道,市場中有兩種角色,一種是散戶,一種是主力。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

散戶資金少,動作不能整齊劃一,個股能夠長期上漲,散戶是難以做到的,那剩下一種可能,就是主力在拉昇。所以跟隨趨勢跟風就好了。

大盤下跌,大部分散戶是不敢進,都是撤退為主的。因為散戶都不知道跌到什麼時候才會停止,而主力有自己的理由,所以進行拉昇。隨著散戶撤退就不斷進行接盤,吸籌,為以後的拉昇做準備。所以行情下跌逆勢看莊。

二、看清主力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久盤必跌”,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因為任何個股根據主力行為學都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有主力,一種是沒有主力。也就是俗話說的“有莊的品種是塊寶,無莊品種像根草”。我們散戶是跟隨趨勢的,做不到創造趨勢。跟主力是我們賺大錢的不二方法。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中線大牛一共有兩種,一種是放量上攻的,一種是縮量上攻的。

上圖示:

每一波上漲都伴隨著放量。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都伴隨著至少大於3%以上的換手率,和縮量上攻的牛股相比,這是相對較高的。上漲的換手率必高於下跌的換手率。

解讀市場意義:

放量上攻的中線牛,上漲期間主力會不斷注入資金。所以上漲伴隨放量+相對高換手率,換手率高說明資金正在快速進場。

縮量上攻的中線牛股,上漲期間主力並不會不斷注入資金。上漲伴隨縮量+極低換手率,換手率低說明資金流動緩慢。

放量上攻的中線牛股,下跌洗盤時散戶會獲利出逃,因為10%~30%是大部分散戶的盈利區間。

縮量上攻的中線牛股由於漲幅慢,時間長,所以洗盤下跌幅度一般是30%,時間是1~3個月。因為主力要想出貨不是短時間的事。

主力行為學【三】逆勢看莊

叛亂方顯忠臣,亂世才出英雄,雖然大盤最近連續下跌,但該股連續抗跌,但是並不能顯示該股主力的強勢,他裡面的主力還沒有發力!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一週在下軌道線下持續震盪,短線逐漸抬高,這樣的個股怎麼做,主力是在想什麼?

首先不賭漲跌,近期是縮量調整,說明空頭殺不動了,沒人出。

如果第二天站穩下軌道線17.4,還沒進入的繼續進入。下軌道線支撐作用還在,就是進場點。加上大盤跌,它在漲,這顯示主力的強勢。

如果跌破下軌道線17.4,等待收盤走勢,再次突破回來繼續持有,如果收盤跌破下軌道等到第二天按照5%止損走人。

及時走人後,他再次站穩下軌道線繼續進入,說明只是一次洗盤,主力仍在。

主力出貨時盤面通常會呈現以下幾種現象:

1、穿頭破腳大陰線

這種形態通常是,第一天出現一根大陽線,第二天出現一根大陰線將第一根大陽線實體全部吃掉。這種圖形出現在高位,是提示賣出的信號,在第三天股價將要收陰時投資者便可以確認。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2、跳空放量大陰線

一隻股票在連續拔高之後,已經接近主力的目標價位,這時候如果有重大利好消息出臺,這隻股票會跳空高開,繼續衝高,甚至漲停,但漲停板被不斷打開,在強大的賣壓下節節退守,最終會以大陰線報收。之後,股價一路下跌,隨後是漫長的調整期。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孕線形態也會變形,所以投資者應注意。只要出現孕線,不論兩根K線是陰線還是陽線,都是種反轉信號,在底部可以伺機買進, 在高位可以逢高出貨。

3、烏雲蓋頂

這種形態是由兩根K線組合而成的,通常是第一天出現一根陽線,第二天出現一根陰線,這根陰線實體切入前天陽線實體50%以上,成交量相對比較大。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這種形態出現在相對高位時,表明空方的勢力比較強大,股價隨時都有可能反轉,投資者應該及時退出。

4、黑三兵

這種形態由三根中陰線組成,每一根陰線的開盤價都切入上一根陰線,上下影線越短越好。這種圖形如果出現在高位,表明大勢可能要反轉或股價要下跌,投資者應該減倉離場。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5、島形反轉

這種形態如果出現在高位,標誌著中級以上的調整行情開始。股價處在上漲的最後階段,多方力量消耗殆盡,在做最後一搏,因此股價向上跳空,高開高走,但很快股價在空方的打壓下向下跳空,在上方留下一孤零零的小島形態。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出現這種形態後,投資者即使割肉也要堅決減倉,因為,大的調整行情來勢洶洶,並且回調幅度極深,如果投資者動作遲緩,很可能會被套牢,從而受到重大損失。

以上六種K線形態是非常典型實用的逃避被套的實用技巧,後期如果遇到相似的走勢,則宜及時規避。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圖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1、股市導圖總綱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2、k線基礎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3、均線基礎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4、切線基礎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5、指標分析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6、選股方法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7、板塊輪動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8、統計分析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10、遊資高級戰法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由於系統自動壓縮圖片,想免費查看本文高清原圖和遊資戰法秘籍,可以找我領取)


股市中只要靜下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別!

股市本來是個充滿利益的場所,這種特點決議了股市歷來便是個喧囂不止、喧嚷不斷的地方,又何來“安靜感”之說呢?其實,咱們要辯證的來看,正是因為股市這個地方歷來喧囂不止、喧嚷不斷,所以,反而更需求自己有一種安靜感!

首先,這種安靜感,來自於對各種噪音的屏蔽。比方,一些經濟學家們的互懟之聲當屏蔽;一些股評家的剖析當屏蔽;一些媒體的熱門炒作當屏蔽;一些大V的定見當將一個耳朵屏蔽。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這樣,通過自己的屏蔽或許半屏蔽,出資的國際就一會兒喧囂許多,剩餘的也就多與情投意合的同仁們在一起商討了,出資是個孤單的行當,實際的國際真實的同路並不多,所以這種溝通也多是藉助於互聯網的便當。在出資上,與這些同路之人溝通商討,不只不是噪音,有時反而是種享用,儘管許多的網絡同仁竟未謀面,但是卻會讓人常常生髮出“網絡存至交,天涯若比鄰”的感覺!而此刻,天然自己的出資國際就平添了一份安靜感。

其次,這種安靜感,來自於對企業的專心研討。專心於這些成功企業的研討,還常常讓你生髮出一種難以名狀的出資自信。而有了這種自信,你天然會在雲波詭譎的股市之中看淡風雲,堅持定力,從而讓自己在出資之中獨享一種安靜感。

第三,這種安靜感,來自於對出資進程的享用。一個人的出資長時間結果,其實是他廣泛智力活動與豐厚人生履歷的副產品。具有許多錢天然是咱們所期望的,但是,真實的美好還是在於享用這個出資的進程。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如何在股市裡鬥智鬥勇?

良好的交易習慣是在股市交易者和市場的長期運行中形成的。它是交易者適應市場變化規律自律的產物,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炒股是另一種生活,雖然痛苦,但如果你想在市場上生存,你必須學會站立和行走,養成習慣。

盈利的秘訣是一樣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這兩句話:

第一是隻抓屬於自己的特定的行情,放棄其他所有的,哪怕是看起來觸手可及的機會。

第二是習慣於“主動虧損”和“被動止盈”。

這兩句話在一般人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所以說沒人能做到。

股市裡最“博傻”的一種人:明明是主力出貨,卻還傻傻的買入

交易是一個需要高度自律的行業。自律是被動和痛苦的。只有當一切都成為習慣,你的交易才會變得自然和合乎邏輯。

一個成功的交易是多次停盤的結果,而不是一次,匹配的賠率和輸贏比。換句話說,在你進行交易之前,你應該做一個統計計算,以確保你的多筆交易的結果是積極的,這樣你就可以進行交易,而不是盲目的猶豫。

交易中的大部分損失都是由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造成的,如貪小利等。這些壞習慣與股市的生存規律背道而馳,是交易者總是落入同一條河的根本原因。

當你覺得自己無法在股市中賺錢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先把錢握在手中,用模擬賬戶,把自己的十分之一資金投資,賠完了之後再拿十分之一,直到你可以穩定盈利。心如止水了在慢慢加大資金,不要著急的把錢全部投到市場裡,因為錢不是容易好賺的。

如果想學習方法,改變長期虧損現狀的股友,關注筆者公眾號:舵海宏盤(kdj601138),掌握系統操作方法,在股市長期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