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下一站是幸福》裡有這樣一個情節:元宋在和同學拍畢業照,賀繁星和閨蜜大學老師宋雪坐在長椅上聊天,遠遠地看著這群青春洋溢的孩子們。他們聊的有一個話題特別細吸引我,大概意思那就是“如果讓你回到十年前,你願意嗎?”沒想到賀繁星和宋雪都不想到回到十年前,原因很簡單:經歷了這麼多才擁有了現在的級別和裝備,沒有什麼非練不可原因誰願意從頭開始再練一個新號?

拿這個問題問自己,我居然也不願意回到10年前,非要找一個時間點回去的話,反到寧願回到20年前。因為那個時候正在準備參加高考,人生閱歷告訴我唯一能改變人生的不是該選擇哪份工作,而是在高考前應該更加努力。如果能有機會選擇不同的學校和專業,也許我的人生才有可能跟現在不一樣。當然,要帶著現在的心智回到20年前,就跟夏洛一樣,不然的話再回去根本沒有什麼意義。就像當年高考結束後,雖然沒有考得很好,卻不願意去復讀,因為當時的我就知道,即使復讀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的心智就是那樣,人啊根本做不出超出心智水平的選擇和努力。就像一個沒有見過故宮的小孩,根本想不出故宮的樣子。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很多年前,從一本雜誌裡看到對周迅的採訪,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問當時30歲的周迅對年齡的感覺。記得當時周迅的回答就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年齡以及年齡所贈於的一切。那個時候我就想如果自己到了30歲是不是也能有如此坦然接受的心態?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發現每當我問自己是否最喜歡現在的自己的時候,結果都是肯定的。雖然歲月讓我長了白頭髮、贅肉、皺紋……但是也讓我經歷了很多之後長了豐富的經驗。不能說長了智慧,因為現在依然會做傻事。

年輕的時候,做年輕人該做的事情,瘋過、狂過、哭過、鬧過……淋過雨、頂過風、冒過雪、看過景……等年齡到了,就會享受現在時間所贈於的一切。

想著曾經還算年輕的時候,從英語學渣到參加公共英語口語考試;從專科畢業到一年半拿到學士學位(學制本來是兩年);從想到要考一個導遊證到用半年時間就考到導遊證……當然這中間也走過彎路,受過打擊,經歷過失敗。

回想起,曾經自己一個人開著車去北京聽相聲、看話劇(那個時候手機還不能導航,到現在家裡還有好幾版北京紙質地圖),在前門住小旅館(住了之後才發現有點兒不正經);夜裡的高速公路中在無數量大貨車和塵埃中穿行;自己跟團去華東旅、香港;去三亞、湖南、內蒙古自助遊……反正,現在看來覺得該享受的人生,一點兒也沒有荒廢。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所以現在在家洗衣、做飯、收拾屋子;帶著孩子上補習班;跟老公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吵架……雖然也覺得辛苦和不滿意,但是從來也怎麼不抱怨,因為我知道人在什麼階段就該幹什麼事情,有什麼好抱怨的?!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好好且努力的過好現在的生活吧!別竟想那些沒用的……(這是一篇用省略號堆砌的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