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一聲“ 到 ”, 一生“到”,在中雲街道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上,轄區內的退役軍人、黨員紛紛湧現,用行動詮釋軍人本色,用言行擦亮胸前黨徽,全力守護轄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站在這裡,我覺得踏實!”

——50後黨員、退役軍人張名俊

“你怎麼不帶口罩,抓緊把口罩戴上,來測量一下體溫。”在中雲街道隔村村進村道口的監測點,69歲的黨員志願者張名俊正在對進村車輛人員進行詳細詢問,測量體溫。張名俊是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在得知疫情之後,主動找到村委會,想幫忙做些什麼。知道村口要設卡,順利說服子女和村幹部成為一名志願者。

“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每天早上8點張名俊便準時出現在村頭檢測點。一直到晚上6點,他都堅守在路口設卡處,做起了紀律嚴明的“攔路虎”。被問到每天執勤會不會辛苦,張大爺樂呵呵地說:“辛苦啥,我不只是黨員,我還是軍人。國家有難,我年紀大了,能做的也不多,與其待在家裡心慌,還不如站在這裡,我覺得踏實!”

“有我在,我就不會讓病毒進村”

——70後黨員、退役軍人金同光

“沒有帶口罩,趕緊回家!”“防疫期間,沒事請不要出門!”一大早,金蘇村退役軍人金同光就來到了金蘇村卡口。金同光今年43歲,黨齡20年。這次防疫,他了解到形勢嚴峻,村裡的人手也比較缺乏,於是他義無反顧走出家門,主動申請到村頭卡口站崗,加入到金蘇村疫情防控隊伍。在卡口對每一位進入金蘇村的人都進行體溫測量,嚴格禁止非金蘇村村民進入,不厭其煩地對每位村民進行防疫宣傳。

“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金蘇村共有1500多名村民,金同光和其他執勤人員一刻不敢鬆懈。“剛開始也有村民不理解,覺得我們在小題大做,不過後來隨著事態的嚴峻,大家都能理解了。”金同光說,後來還遇到了很多暖心的事情。“有熱心群眾給我們送口罩,還有愛心人士捐款的,還有企業給我們送來吃的,很感動,很有動力。”

“我要為村裡站好崗、值好班”

——90後黨員、退役軍人張明傑

“大姐,請您登記一下信息”“您好,沒有通行證請您繞行”“大爺,您沒事不要出門了,外面不安全”.....在中雲街道江莊村疫情防控卡口監測點,張明傑耐心引導過往車輛、人員測量體溫、信息登記。同樣的話語,一天下來張明傑得重複說上700多遍,但這個90後小夥依然是那麼熱情、那麼耐心。

“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若有戰,召必回”!中雲街道退役軍人“請戰”抗疫一線


張明傑是江莊村一名黨員,因為企業延緩復工,他第一時間到村委會報名當了志願者。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在村口駐守,張明傑總是站得筆直。面對上班人員來往出入頻繁,還有一些村民的不理解、發牢騷、不配合,張明傑從未抱怨過,一遍又一遍地宣傳疫情危害性。細心的他如果發現有群眾沒有戴口罩,也會第一時間為他們送上。在連續主動要求值守了幾個大晚班之後,村書記讓他回家休息,然而沒一會,他又跑了回來。他總是說:“我還年輕,我要保護江莊村村民。”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是每一名軍人在告別軍營時的莊嚴承諾。這只是中雲街道退役軍人、黨員志願者中的縮影,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用責任踐行了軍人的擔當本色,為轄區群眾築起了一座座抵擋病毒的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