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智取生辰綱》是初中的一篇文章,當時我們在學習時候,從各個方面分析了楊志丟失生辰綱的原因,可是多年以後從新再看這段故事時,想不到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大量的“帕金森定律”,也是這定律造成楊志投奔梁山,讓人更想不到的是,楊志本身就是一個“帕金森定律”。

所謂“帕金森定律”,是指高層領導人員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不關心群眾利益,只會發號施令,對於事情不進行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也被稱為“官僚主義”。

在面對生辰綱案件之時,每個人處理的方式都不同。梁中書只聽信眾人言語,濟州府尹竟不知道重要下屬的名字,何濤只會按照縣衙流程執行公務,楊志的官僚主義思想很嚴重,押送生辰綱時不聽信他人意見,只會辱罵跟隨者。

可是,他們的官僚主義是什麼樣子呢?又是如何在生辰綱案件中脫穎而出的呢?

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楊志在押運生辰綱時,只會打罵,不懂得體貼部下

在《水滸傳》中,楊志的武功很高強,可以和80萬進軍教頭林沖平分秋色;在大名府比武時,面對周謹和急先鋒索超時,也是沉著冷靜應對。

因種種原因,受到梁中書的重視,於是派他去押運生辰綱。

原本因丟失花石綱十分失意的他,這時彷彿又看到的明天希望,認真對待押送生辰綱的任務。

在出發前,楊志把一切安排得有理有條,五更出發,不走大路走山路,還有其他不少防範工作。

還向梁中書提建議:“在押送過程中,所有人必須都聽他的”,梁中書為了能成功送到,一一答應。

楊志還在梁中書面前發過軍令狀,倘有疏失,甘當重罪。

這時候的楊志是一個社會閱歷和社會經歷很豐富的人。可是,在押運生辰綱時,才知道他的官僚主義有多麼嚴重。

在行進過程中,楊志不用挑著擔子,身上帶著腰刀,手上提著一把朴刀。

另外的十一個跟隨者,各個身上挑著金銀珠寶的擔子,當時是酷夏季節,有些悶熱,每個跟隨者都流著小豆子般的汗,於是跟隨者看到乘涼的地方,都想要去休息,可是楊志根本看不到他們汗,他們的辛苦,依然不停地催促著,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

對於背行李的兩個虞侯,也被數落多次。老都管看不下去了,幫楊志說話,給大家做思想工作,你們不要埋怨楊志,等到東京,我自己出錢賞給你們。可是楊志毫不領情,繼續我行我素,打罵大家。最終造成生辰綱被劫。

古人有云,人要成功必備天時地利人和,就算事情安排再好,不懂得愛護和體貼部下,不去做任何解釋性的工作,對士兵只會趕著催促,這能成功嗎?尤其在團隊不團結的時候,不協調也就算了,還一味地貫徹和落實,如此嚴重的“官僚主義”,不失敗都難。

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楊志

梁中書的官僚主義,不進行調查研究案件,而是一味地聽信眾人言語

生辰綱被劫後,醒來後的楊志還罵跟隨者不聽自己的言語,擔心梁中書處罰自己,一走了之了。

可悲啊!楊志臨行前的軍令狀竟然是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

老都管和其他人醒來後,口裡接連叫苦,害怕回去無法交代,最後大家乾脆誣賴楊志和強盜是一夥的,誰叫他凌辱打罵眾人。

於是眾人向梁中書報告:“自離了此間五七日後,就被楊志和七個賊人把生辰綱截去看。”

梁中書聽了眾人的報告後,大驚,罵楊志是賊配軍,是犯罪的囚徒。罵完以後,立即寫了一封家書,連夜派人把信送給東京的太師。

對於丟生辰綱事件,梁中書想都不想就聽信了眾人的話。要是梁中書仔細想想,其中有很多細節問題。

首先楊志押送生辰綱是五月半天氣出發的,生辰綱被劫的日子是六月十五日,前前後後已出發一個多月,就算當時天氣炎熱,走走停停,也不可能是老都管一行人說的離此間五七日啊,這是騎馬送生辰綱啊!

其次,如果是楊志截獲生辰綱,還會放他們回來嗎?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還不如直接一不做二不休,這樣大家都不知道是誰幹的,大家會認為楊志因公殉職,這樣不更好。

最後,楊志是個有社會閱歷之人,在出發前就考慮了很多事情,單單最後一件小事情沒做,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想專門被通緝啊!

不管是什麼原因,梁中書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者”,不調查研究事情,反而急急忙忙寫書信,這是想找一個人替他背鍋嗎?還是想立即推脫責任呢?不管是什麼,都有“官僚主義”的表現形式。

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梁中書

濟州府尹的官僚主義,連自己下屬的名字都不知道

作為一個領導,最基本得知道自己下屬的名字吧!可是濟州府尹卻不知道。

因生辰綱案件發生在濟州府,蔡京要濟州府尹立即捉拿這夥賊人。濟州府尹把這件事情交給了下面的緝捕人。偏偏蔡京還不斷派人催問。府尹很著急,隨即便喚緝捕人等,只見階下一人聲喏,立在簾前。太守道:“你是甚人?”那人稟道:“小人是三都緝捕使臣何濤”。

府尹將壓力轉給緝捕何濤,要求限期捉拿歸案,並且在何濤的臉上刺下“跌配……州”,還要求十日破案,這給了何濤重大精神壓力。

一件如此重要的案件,隨隨便便交給了下屬,當上面的領導來追問結果時,竟然不知道調查的如何了,這時才想起去問捕快人,最重要的是,連自己最重要的下屬名字都不知道。可見,官僚主義到了何種地步。

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何濤

何濤,知道犯人藏身處後,不立即去抓捕犯人,卻在縣衙對面喝茶

本來這次是可以捉到截生辰綱的犯人的,可偏偏出來了一個倒黴蛋何濤。

自從何濤臉上刺下“迭配……州”字樣後,何濤很苦惱,上面又步步緊逼,要他十日內破案,要是再抓不到賊人,重罪決不饒恕!

他回家後悶悶不樂,直到弟弟何清來家裡串門,為何濤提供了一些重要線索,很快就知道截生辰綱是晁蓋等人,還知道他們如今住在東溪村。

按照正常人思維,何濤應該帶著兄弟馬不停蹄去捉拿犯人。可何濤不是這樣做的。

他首先按部就班地去鄆城縣衙,非要去縣裡處理。可是知縣等人去吃飯了,他不去找縣令,還坐在縣對門一個茶坊裡,泡茶,喝茶。最後碰到宋江,把本該保密的行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宋江,告訴也就算了,還聽信了宋江的一番鬼話,讓宋江贏得時間去通風報信。

何濤,本來有機會捕獲犯罪嫌疑人和繳獲贓物的機會,正是自己的官僚主義最後害了自己。要是知道犯人住所後立即去捉,不把最重要的行動信息告訴了宋江,結果肯定會不一樣。

帕金森定律:生辰綱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系列“官僚主義”

何濤

其實,在《水滸傳》中還有很多官僚主義之人,高俅、童貫和蔡京等,可是,他們不是最大的官僚者,而是宋朝老大哥宋徽宗,要是沒有他,怎會出現一系列社會問題,又怎會出現梁山英雄帶來的國家危機呢!可見,上樑不正下樑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