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無知執善促發的危機?這不是恐怖片的劇本

在漫長的繁衍生息進程中,人類經歷了無數的遷徙、動盪,善與惡的對立,愛與恨的交織,並且以神話、美術、文學、音樂等形式凝縮、記錄下來,而電影在情節與影像的共同作用下,總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體驗和思考。


《瘟疫》是丹麥著名導演拉斯·馮·特里爾在1987年創作的電影。影片圍繞一個電影導演和一個編劇的創作過程展開。他們正在編寫一部描述傳染病肆虐全球的恐怖片劇本。然而,戲劇中的主角卻沒有發現,真實的狀況是,有一種瘟疫正在他們身邊擴散……

雖然電影中兩位主人公正在寫作的是“恐怖片”劇本,但從電影類型上看,它本身並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文藝片”或“藝術片”。它踐行了導演的藝術主張,而這些主張都曾經在“Dogma95”的藝術規則《純潔誓言》中有所體現。


陳濤:無知執善促發的危機?這不是恐怖片的劇本

拉斯·馮·特里爾

拉斯·馮·特里爾是北歐道格瑪(Dogma)95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常客,同時也是眾多文藝青年喜愛的導演。代表作包括《黑暗中的舞者》《狗鎮》《破浪》等。

電影《瘟疫》的畫面具有明顯的風格化特點,顆粒感強烈的黑白畫面具有一種粗糙感,16毫米和32毫米膠片的混合,區分了所謂的“真實”和“虛構”。主要場景使用手提式拍攝,晃動感強烈。另外在音樂方面,採用現場收音,配合一些詭異的音樂和戲謔的對白。從畫面到聲音,都具有強烈的先鋒性和實驗性特徵。

來自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的主題靈感

電影《瘟疫》是這樣開始的:“某國發生瘟疫,政府處理不當而解散,一班醫生接管了這個國家,其中接任教育部長的,將是一位麻醉科醫生。”

這個片頭令人想起一部古希臘著名悲劇的開篇。由索福克勒斯創作的經典悲劇《俄狄浦斯王》同樣是以一場瘟疫開始:祭司和百姓來到神壇前求告俄狄浦斯王,此時在忒拜城正遭遇一場可怕的瘟疫之災,而根據阿波羅的神諭,消除瘟疫的方法只有找出殺害先王的兇手,並將其驅逐出城邦,於是這部悲劇便圍繞俄狄浦斯追殺真兇的過程展開。最終,俄狄浦斯發現,他竭盡全力所追查的真兇,也就是這場瘟疫的根源,就是他自己。

電影《瘟疫》與《俄狄浦斯王》有類似的情節和相同的悖論:電影中的梅斯梅爾是一位希望利用自己所學去消除瘟疫的醫生,但最後他卻發現,自己就是這場瘟疫的始作俑者——病源的攜帶者,就是他傳播了這場瘟疫。

“無知的執善,是促發邪惡並令其不朽的推手”——這是拉斯·馮·特里爾“歐洲三部曲”(《瘟疫》《犯罪分子》《歐洲特快列車》)一以貫之的主題。


陳濤:無知執善促發的危機?這不是恐怖片的劇本

源自經典文學作品《鼠疫》中的風格色彩

電影《瘟疫》在風格上部分借鑑了法國作家加繆的存在主義小說《鼠疫》。《鼠疫》發表於1947年,通過描寫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城市在突發鼠疫後人們奮力抗爭的故事,一方面表現了人類生存的困境和荒誕性,另一方面歌頌了反抗絕望的意志與堅守正義的良知。加繆小說中強烈的存在主義色彩,也在影片《瘟疫》的敘事和影像中得以彰顯。


陳濤:無知執善促發的危機?這不是恐怖片的劇本

瘟疫背後的文明缺憾

電影《瘟疫》啟發我們重新認識“瘟疫”的性質。電影中有一些重要的跡象,不斷提醒觀眾“瘟疫”可能會到來,例如地下室的黴斑、牆壁上凹凸不平的疙瘩、枯萎的田野和莊稼、腐爛的河道和水生植物等。

此外,這部電影中包含了對於“瘟疫”的“轉喻”,例如腐爛、枯萎、斑駁、坑窪等。正如隱喻強調深度和相似性,轉喻則強調過渡和相關性。《瘟疫》中的“轉喻”,其實是自古以來同人類的生產和文明相對的“耗費”。在人類文明演變過程中,“瘟疫”其實是並不罕見,無論是被斯巴達打敗而喪失領導地位的古雅典、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近乎滅絕的美洲原住民,或是曾作為古人類發祥地之一的非洲,傳染病均曾通過大幅削減人口的方式在其文明演變中引發過連環效應,這讓人類始終對於瘟疫充滿忌憚和避諱。

在現代科學誕生之前,人們主要訴諸神明與宗教,驅逐對傳染病的恐懼——正如《俄狄浦斯王》中的描寫。而現代醫學誕生後,人類一度以為傳染病是可被根除的,依靠科學技術人類似乎能夠控制和改造自然。然而事實證明,我們對於人類科技的信仰有些過高,反而成了人類文明的重要缺憾。人類越是用理性、知識和科學來壓抑它,它或許反彈得越厲害。

陳濤寄語

從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到小說《鼠疫》,再到電影《瘟疫》,一以貫之的主題便是苦難、荒謬和絕望中人類良知與意志的力量。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在動盪的戰爭、劫難的命運、悲慘的瘟疫等處境下,只要敢於直面慘淡和殘酷,做一個善良的人,並不斷以自己的力量來奮起反抗,便是作為人類存在最重要而偉大的意義。



《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第二十期

主講人:陳濤


陳濤:無知執善促發的危機?這不是恐怖片的劇本

陳濤,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影視與新媒體藝術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城市電影和新媒體藝術。著有《穿城觀影:中國當代影像的空間生產與體感》(2020)、《城市與現代性:重繪早期歐美電影》(2019)、《電影導論》(2017)、《底層再現: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城市遊民》(2015),譯有《時尚研究理論讀本》(2020)、《讀懂繪畫:從喬託到沃霍爾》(2020)、《再見,西方文化》(2008)等作品。


探尋藝術之美,擴展文化新知,

增加理性思考,感悟生命力量。


《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

總監製:趙薇 魏勝利 尹亦誠

總策劃:莫曉芳

策劃統籌:王菲 張昊

片花錄製:張潔 小釗

片花製作:張昊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