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古木蔥蘢,奇葩芬芳,青原名山。

望​諸峰華蓋,生嵐幽谷;群巒屏畫,噴雪流泉。

鷓嶺騰雲,梅林緲霧,水庫清溪繚繞煙。

名橋臥,迎風悠待月,萬善結緣。

沁園春-青原山


陽明書院文涵,淨居寺、晨鐘暮鼓傳。

憶顏真卿寫,黃庭堅贊;文天祥嘆,楊士奇歡。

解縉詩吟,李綱碑刻,霞客登攀遊記篇。

欣來覽,喜心靈淨化,眷戀情牽!

沁園春-青原山


注:青原山為江西文化名山,位於江西吉安青原區河東鎮東,是集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秀麗風景於一身的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青原山海拔 320米,峰巒連綿。青原山10餘公里,山上古木蓊鬱,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峽共30餘處,噴雪,虎跑、珍珠、水三疊等飛瀑流泉,並瀉於密林之中,攀天嶽、芙蓉、翠屏、華蓋諸峰,挺拔巍然,秀色如繪。。這裡古木參天,景色秀麗,環境幽靜,氣候宜人,被譽為“山川江西第一景”。萬善橋、待月橋、迎風橋是橫跨在青原溪上的三座名橋,橋下溪水清澈見底,魚蝦在水裡追逐戲嬉。青原溪源於青原山巴茅坑,經淨居寺、滸崗、雲崗、穿青石橋而入贛江。山由人興,人由山名。唐代開元二年(714年),佛教南宗六祖惠能派弟子行思從廣東韶關曹溪山南華寺到這裡開闢佛堂,廣收僧徒,宣揚南宗的“頓法”。一時間,這裡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佛教聖地。青原山又是一座馳名四海的文化名山。與淨居寺並立的青原會館,是吉州郡最早的書院之一,一度是全國著名的理學講壇。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或遊山玩水,或探奇防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自唐朝至今,歷代名人來青原山遊覽名勝、探奇訪古、講學授徒、讀書勵志者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名臣大儒。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宋代詩人黃庭堅、楊萬里,宰相李綱,學士胡銓,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學士解縉、楊士奇,理學家王陽明、鄒元標,地理學家羅洪先、徐霞客,以及學者方以智、施閏章等,都在青原山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和膾炙人口的詩文,僅《青原山志》中就收集了500多篇文章,至今仍熠熠生輝。其中顏真卿的“祖關”字碑、黃庭堅詩碑、李綱詩碑和文天祥書寫的“青原山”匾額,成為青原山著名的墨跡四寶。就連乾隆下江南時也曾兩度“飯僧青原,下榻淨居寺”。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沁園春-青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