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愛風塵,似被風塵誤,從風塵到凡間的俠女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對於這首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作者是南宋才藝雙馨嚴蕊,同時她也是一名營妓。說到營妓,其實就是軍妓,軍妓的出處最早來自於越王勾踐。

“營妓之設,說者謂蓋以慰籍軍士者,始於春秋時代越國。”

嚴蕊,本名不詳,根據百科上原名叫周幼芳,出身於貧寒之家,卻自小聰明伶俐,能歌善舞,熟讀詩書,剛剛步入花季就成了一名“營妓”,因善操琴、弈棋、歌舞、絲竹、書畫,填詞作曲而四方聞名。嚴蕊只是她在出道時所取的藝名。


不是愛風塵,似被風塵誤,從風塵到凡間的俠女


嚴蕊本是台州營妓,除了在軍營上班以外,凡是州內有重要官府賓客宴會都需要前去參加,而她的命運就在一次例行公差中出現了偏差。

一日,宋朝詩人陳亮到台州拜訪太守唐仲有,於是太守召集了幾個文學之士和歌舞陪伴,因嚴蕊名氣很大,也在應召之內,但是宋朝有規定,官妓只能陪酒不能侍寢,經過這次相聚,陳亮看上了其中的一個官妓想要為她贖身,於是委託太守幫忙去協調辦理。

本只是一個簡單的外派出差,結果被捲入了一場學派矛盾當中,不過,經過這一事件也改變了江蕊的人生。

第二天,唐仲有因受其委託單獨來到妓官,找到那天陳亮所相中的那位官妓。順便告知,詩人陳亮雖然在官場上有點名氣,有時也會稱為官家的座上賓。但卻是一個落魄之人,無論仕途還是是家境,都很寒酸的。官妓生活在花館柳巷,錦衣肥食,自然不願意與一個落魄文人去受罪,還是這裡生活舒適,就明確表示願意留在臺州,接著幹她的“本職”工作。


不是愛風塵,似被風塵誤,從風塵到凡間的俠女


陳亮這邊一直在等著好消息,希望抱得美人歸,後來知道是唐太守在其中耍詐,內心不由怨恨起唐仲友。

陳亮深知一個太守不是自己一個學士能夠對抗的,但是他深知唐仲有與理學大學朱熹在學術上歷來不和,剛好朱熹奉命到台州巡查,受陳亮檢舉太守的種種罪行,其中有一條就是與官妓有染,已損官員德行。於是下令通判抓捕嚴蕊,先後關押在臺州和紹興,想對她用刑,逼其招供與唐仲友有染。


不是愛風塵,似被風塵誤,從風塵到凡間的俠女


先在臺州大牢被施以鞭笞之刑,但是嚴蕊不肯招供,因台州太守的關係,多少會照顧一下嚴蕊。隨後又被押送往紹興。紹興太守是一位研究學問,同時也是朱熹的好友。嚴蕊初到時,紹興太守見嚴蕊十指纖細,掌背嫩白。太守道:“若是親操井臼的手,決不是這樣,所以可惡!”又要將夾棍夾他。當案孔目稟道:“嚴蕊雙足甚小,恐經挫折不起。”太守道:“你道他足小麼?此皆人力嬌揉,非天性之自然也。”著實被他騰倒了一番,要他招與唐仲友通姦的事。

令朱熹和陳亮意想不到的是,嚴蕊這個風塵女子竟然非常剛強。“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嚴蕊寧死不肯招供,並說道:“我就是一個卑賤的妓女,如果我承認自己跟太守有染,對我不過是小罪而已,更不至於會死。然而我不能說謊損害唐太守的名譽,所以即便被你們打死,我也不會誣陷太守。”

隨後,無奈只能先收監押後再審。但是經過上層的博弈,最終唐仲有案被開釋,放出嚴蕊時,已經氣息奄奄,幾番欲死,將息杖瘡。但是因為其義氣不畏強權,不懼生死反而使嚴蕊名氣大勝,前來看望的人絡繹不絕。

其名氣傳到了皇帝孝宗耳中,便安排交代給了新的台州太守嶽商卿。到任之時,妓女們都前來拜賀。商卿問:“哪個是嚴蕊?”嚴蕊上前答應。商卿抬眼一看,見她舉止異人,在一班妓女之中,卻像雞群內鶴般獨立,卻是容顏憔悴。商卿知道她因朱熹彈劾唐仲有案受過折挫,甚覺可憐。因對她道:“聞你長於詞翰,你把自家心事,做成一詞訴我,我自有主意。”嚴蕊領命,略不構思,應聲口占《卜算子》道: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商卿聽罷,大加稱賞道:“看來你是真有心從良了。這是好事,我應當為你做主。”立刻取妓籍來,把她從上面劃出了名字改為良人。

此時被市井所知,都爭先恐後的過來想娶嚴蕊。但是嚴蕊都沒看上,恰時有一皇帝宗親,剛剛死了正妻

悲哀過切,百事俱唐。朋友們為了不讓其傷心,帶他到伎館散心。說著別處多不肯去,直等說到嚴蕊家裡,才肯同來。嚴蕊見此人滿面戚容,問知為苦喪耦之故,曉得是個有情之人,關在心裡。那宗室也慕嚴蕊大名,飲酒中間,彼此喜樂,因而留住。傾心來往多時,就答應納了嚴蕊為妾。嚴蕊也一意隨他,遂成了終身結果。一根一蒂,立了婦名,享用到底,這也是嚴蕊心性正值所得到最好的福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