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跑出“加速度”園區摘得全國高新區排名第五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近期,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發佈對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的最新一輪評價結果,蘇州工業園區摘得綜合排名第五,其中,作為一級指標之一的國際化和產業全球競爭能力位列全國第一,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高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指標均名列前茅。

創新發展跑出“加速度”園區摘得全國高新區排名第五

園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把開放優勢與自主創新實踐有機結合,大力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構建特色創新生態體系,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在特色產業發展、創新主體培育、創新人才引進和創新生態營造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突破,多項創新指標保持省市領先,走在了全國高新區發展的第一方陣。2019年,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新興產業分別實現產值900億元、840億元、290億元,生物醫藥領域高層次人才數量、創新型企業、新增生物一類新藥批件均佔全國20%以上,產業競爭力在全國高新區中名列第一。  在國際化和參與全球競爭能力這一指標的考評中,園區憑藉全球佈局的產業創新鏈躍居高新區首位,成為全國範圍內海外人才和創新資源雙向互動的重要平臺。2019年,新加坡科研局A*STAR在園區法人機構落地,成為在新加坡以外設立的首個分支機構,成功承辦科技部火炬中心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座談會,舉辦冷泉港亞洲會議等系列產業高規格會議,吸引高端創新資源。此外,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在園區設立研究機構,作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園區目前累計集聚“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計劃”158人、創業類佔全國7.5%,海外歸國人才6000餘人,外籍人才7000餘人。  堅持以開放促進創新發展,帶動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的跨越。園區加速推進《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聚焦新興產業培育、國家高企、知識產權、研發投入、孵化器、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等核心內容,聚力攻堅突破。《計劃》自實施以來各項指標超常跨越,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展。2019年園區新認定國家高企650家、淨增高企360家、有效高企突破1400家,園區新認定省級研發機構81家,較去年增加5倍多。作為國家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國家專利導航示範區,園區尤其注重知識產權體系建設,不斷從政策引導、服務支撐等角度提升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能力,截至2019年底,發明專利授權量累計1902件、PCT累計超1000件,萬人有效發明162.28件,均位居全市首位。  今年以來,園區的科技創新工作已然豎起“開放再出發”的旗幟。在近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誓師大會上,園區發佈了《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規劃(2020-2035)》,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定位,重點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策源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打造國際知名的創新企業集聚區、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雙創首選地、打造開放共贏的區域創新共同體、打造接軌國際的創新創業生態圈,聚焦“一區四高地”,聚力“五個最前列”,爭第一創唯一、勇當改革探路尖兵。  提振精氣神,砥礪新作為。2020年,園區將以“穩”的態勢、“轉”的信念、“改”的力度、“質”的提升,繼續搶抓自貿區發展機遇,制度再創新、開放再出發、產業再攀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主陣地,奮力走在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時代最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