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十萬大學生共上戰“疫”思政課

“無論是哪一代的人,在困難面前,都如同勁草,不畏懼不低頭,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眾志成城,用無數雙手撐起了我們的國家,而我們青年,則正在學習如何撐起國家的未來!”

觀看完“知行新說”活動兼職思政導師們奮戰疫情一線的講述,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學生劉許純寫下了自己的想法。

近日,“知行新說——寧波百名兼職思政導師進高校”2020第一課開講,為了方便大學生在疫情期間也能聽到“有營養”的思政課,寧波市教育局創新課堂形式,採用直播的方式和大學生進行現場互動。

這次來到臺上的兼職思政導師,是來自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導師中,有第四批寧波援鄂醫療隊領隊阮列敏,寧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董紅軍,有鄞州區下應街道海創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徐波平,還有奉化龍津實驗學校201班班主任周嫵芳,寧波財經學院18級學生茅作東。

在屏幕外,超過十萬名寧波高校大學生共同聆聽了這堂不一樣的思政課,感受戰“疫”一線的寧波力量。“這支隊伍僅用了一天就集結完畢,雖然科室不同、年齡不同,但他們有著共同的使命、共同的信念——救死扶傷、抗擊疫情!她們靠著這份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力挺了過來,令人敬佩。”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2018級護理專業17班桑潔婷感動地說。

寧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董紅軍作為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分管領導,自1月以來深入調查基層疫情、新增病例的臨床治療和流行病學史等情況,快速提出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並對防治一線工作進行專業指導。

鄞州區下應街道海創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徐波平所在的社區,共有6056戶居民2萬餘人,其中65%來自省外。在這樣一個“超級社區”,徐波平與物業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24小時聯防聯控。

現場,還視頻連線了奉化龍津實驗學校201班班主任周嫵芳和寧波財經學院18級學生茅作東,他們也在此次戰“疫”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周嫵芳在得知學生李卓時的父母均是抗疫一線人員時,主動提出將李卓時接到家裡來照顧,成為了“臨時媽媽”。

寧波財經學院18級學生茅作東,在疫情期間自告奮勇,成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發熱門診病人的擺渡車駕駛員,近距離接觸病人,送往CT室進行新冠肺炎診斷。

她們的講述,讓不少觀看直播的大學生深受感動。一位觀看了直播的大學生說,他也有在社區志願服務的經歷,最令他敬佩的,是茅作東同學的毫不畏懼,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我從他們的眼裡看到的是必勝的信念,是勝利的曙光!”

據瞭解,“知行新說——寧波百名兼職思政導師進高校”活動於 2017年10月啟動,聘請了100位來自各行各業、德才兼備的優秀人士為“兼職思政導師”,他們結合自己的經歷感受,現身高校講述中國故事、寧波新事和身邊好事,為青年學子成長提供方向。開講2年多來,“知行新說”共舉辦92場活動,覆蓋寧波16所高校。

不僅如此,寧波還讓思政課走出教室,走到港口、工地、鄉村和紅色革命基地,在生產生活的火熱現場,向青年學子零距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生動案例。以社會大課堂帶動思政小課堂擴容提質,寧波已經建立了30個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陸靈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