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都洛陽為什麼會錯失副省級城市?

我國的四大古都指的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從城市級別來看只有洛陽的級別最低。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城市級別與歷史關係不大,與當初的經濟發展和戰略地位關係巨大

四大古都洛陽為什麼會錯失副省級城市?

我國15座副省級城市分佈圖

圖上所示是我國15座副省級城市分佈圖,可以看到在中部地區只有武漢一座城市。也就是說在四大古都中洛陽市所在河南省都是普通地市,包括鄭州的行政級別也僅僅是普通地市掛了省會而已。但是在一把手的任命上,鄭州和洛陽都是屬於高配的情況(一把手都是副省級),這點也算是對於洛陽這座城市的特殊照顧吧。至於為什麼當初河南省沒有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有所瞭解,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經濟發展基礎來決定的。

四大古都洛陽為什麼會錯失副省級城市?

古文化風味在洛陽隨處可見

第一、入選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的城市無疑不是當時的重工業基地、科研重地和經濟發展高地。無論是共和國的長子長春和東北三雄,還是中部的武漢,西北的西安等地當時都是國家重點工業建設單位,幾乎我國的五年計劃大部分建設都集中在這幾個城市;東部沿海城市本身承擔著改革開放和重任,自然會得到經濟權限方面的照顧。雖然說洛陽當時工業發展尚可,但是距離這些城市來說無疑還是有巨大差距的,包括如今也是如此,這點不用迴避。

四大古都洛陽為什麼會錯失副省級城市?

洛陽龍門石窟

第二、一個改革開放為背景的市場化改革,當時的河南經濟還很不起眼(包括洛陽和鄭州)。不僅僅是省會鄭州包括洛陽市在內,1994年以前GDP總量從來沒有進入過全國前20名的行列,也就是說當時的經濟發展條件鄭州或者洛陽根本入不了眼。一組1994年的數據跟大家分享,武漢GDP為409億左右,鄭州為288億左右,洛陽為193.8億,差距已經很明顯了。或許經濟發展不好是當時洛陽和鄭州雙雙落選副省級的主要原因吧。

歷史已經鑄成,洛陽需緊緊抓住副中心城市的發展機會

看到很多洛陽朋友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洛陽如果是省會,洛陽如果是副省級等等。這些個人覺得除去多點茶餘飯後的談資外,對於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毫無用處。還是腳踏實地的去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的回擊,幾點愚見:

第一、洛陽本身就是屬於一把手高配的地市可以說已經受到重視了,應該抓住機會。

以臨省湖北省為例,目前已經有襄陽和宜昌兩座城市的一把手為副省級了,然而在河南省內地市一把手為副省級的只有洛陽一個城市。難道真的是其他地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如襄陽和南陽?恐怕不是吧。

四大古都洛陽為什麼會錯失副省級城市?

正在崛起的洛陽城

第二、城市群副中心的定位將會是洛陽唯一的機會。相比於其他城市群有幾個副中心不同,中原城市群只有洛陽一個副中心不得不說明國家對於洛陽的偏愛,甚至今年兩會主要領導對於洛陽也有殷切的期望。洛陽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努力發展,做出彩,要爭做城市群建設的排頭兵,打造豫西地區的核心地位。

綜上,我一直說一句話:沉浸於歷 史榮光的城市註定是沒有前途的。曾經的古都文化和沉澱只能作為歷史來見證先人的偉績,後人還需繼續努力,加倍努力讓洛陽這座千年帝都在手中更加出彩才行。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城市發展和房產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