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记倒在抗疫一线的好院长张勇


3月6日的长道镇西团村,疫情防控还远没有解除。但人们还是从各地赶来,加入送别张勇院长的行列。从仿古街张勇院长家门口到蟠龙山的墓地,一路缓行,尽管大家戴着口罩,但肃穆惜惋的表情依然通过目光流露出来。

“今朝忠魂去,闻着泪涟涟。”张勇,男,中共党员,西和县洛峪镇喜集卫生院院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2020年3月3日晚饭后,与同事们总结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因脑干大面积出血,侵占脑室,抢救无效并于3月4日凌晨逝世,享年49岁。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记倒在抗疫一线的好院长张勇


谢建军是张勇妻子谢香兰的哥哥,这几天他一直在帮助妹妹料理张院长的后事。他说,张勇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谈吐,但做事认真。自学校毕业,先后在大柳卫生院、喜集卫生院工作,常常住在单位上,平时很少回家。所以,家里的一应事务基本上都落在了妻子谢香兰肩上。2019年,张勇母亲因为车祸,不幸截肢,张勇也是单位、医院两头的跑,“说实话,出于心疼妹妹我当时很气愤”,但看着一边安慰老人妻子,一边接打电话,跑的满头大汗的张勇,“攒了一肚子的话,我就是说不出来”。

张勇很爱他的家人,不论是妻子,还是年近70的父母,7岁的小儿子,他都记在心里,装在心上。但是,他是一个严谨、认真、负责的人,他一心都扑在了工作上,“怎么说?其实他的心里是很苦的!”谢建军哽咽着告诉笔者,在张勇发病的前一刻,妹妹谢香兰还跟他打过一次电话,但张勇说自己“正在开会”,我不知道他们在电话里说了什么?总共说了几乎话?“但至少说明他们俩(夫妻)是恩爱的,心灵是相通的!”谢建军说,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张勇的两个孩子,年龄太小,少不更事。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眼看着父亲就要出殡了,还一再的吵着说,“爸爸还没有给我买蛋糕!”“我要吃爸爸买的蛋糕!”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记倒在抗疫一线的好院长张勇


谢建军摸了摸湿润的眼睛,接着说:“其实,我还是很爱我这个妹夫的!”现在,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兄长,我还要挺一阵子,直到妹妹和小外甥缓过神来。

有一句话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记倒在抗疫一线的好院长张勇


从1994年参加工作起,张勇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24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慈悲心肠和人间大爱,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动了身边的人。张勇干防疫专干那会儿,基层卫生院实行60%的差额工资,真正是工资低,责任大,面对儿童基础免疫、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病免疫防止,等等,张勇一年四季忙的连轴转,但为了做好工作,他愣是凭着一辆摩托,走遍了大柳卫生院服务区的每一户人家,碰到雨雪天气,经常步行为群众接种疫苗、就诊。在健康扶贫的路上,张勇和他所在的卫生院送医上门、送药上门,送人就医,宣传健康扶贫政策,让群众挽回了不少的损失。

洛峪镇喜集卫生院副院长王海平回忆说,2018年7月,蒲宋村一脑梗患者,突感不适,张院长听到消息后,立急赶往患者家中,检查后,亲自驱车把患者送往县医院,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为后期康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袁坝村一位乳腺癌患者,6年来一直在卫生院取药治疗,因费用太大,心生放弃治疗的想法,张院长知道后,急忙赶往患者蒋忠,耐心详细的讲解新农合报销、大病救治等健康扶贫政策,直接打消了患者的顾虑。

“一袭白衣勇向前,敬业奉献为人民”,张勇,虽然离我们走了,但他踏实工作、一心为民、乐于贡献、勇担重担的精神永存,他40多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神永存,他24年坚守医疗一线,全身心投入工作,舍己为人的精神永存。

“张院长是一名出色的好大夫,更是一位好领导和好兄长。”

“他还年轻,他不应该这么早就离开人世!”

“他尽职尽责,突然去世,我们感到非常难过!”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每一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人奋勇前行。”

愿张院长一路走好!

(报道:余军)

@陇南西和发布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