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先進重型多用途戰機蘇-30,為何俄羅斯還要額外開發蘇-34?

曾經看到這樣一種觀點:

我沒有查過蘇30和蘇34在造價、機身結構和其它軟、硬件方面的不同,但兩者載彈量都達到8000kg,航程方面蘇34略大,如果有空中加油,蘇30略大。對地攻擊方面用蘇30搭配航程更遠的圖22M更加經濟實用。感覺蘇34對俄羅斯空天軍來說意義不大。

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如下。

首先要明確的事實是,雖然今天的蘇30(俄軍自用的蘇30SM也好還是其他國家購買的蘇30系列戰機也好)和蘇34看起來功能與性能有諸多重合之處,但是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相當程度上要歸因於一個超級大國的解體及其帶來的連鎖反應。倘若我們回到這兩個編號(或其前身)誕生的年代,我們會發現這兩種飛機在一開始並無交集。2018年蘇30與蘇34看似尷尬的定位重合,只是因為時滯效應而已。




A.

1986年,為滿足國土防空軍的需要,蘇霍伊設計局對一架蘇-27與一架蘇-27UB進行了改裝,測試後決定留下雙座的蘇-27UB繼續發展,改裝後的蘇-27UB被重新給予了蘇-27PU的編號,工程編號為T-10PU-2。

1988年,代號為“藍色05”、工程編號為T-10PU-5的首架原型機開始裝配,第二年首飛,1991年年初完成所有試飛工作後,部長會議軍事委員會和

國土防空軍總司令部賦予其編號蘇-30

按照蘇軍原計劃,蘇-30是要裝備國土防空軍,與米格-31搭配使用,取代蘇-15/米格-25的

但是,蘇聯解體,一切崩塌,從零開始,沒錢買,自用轉出口,30跑航展。

這段時間之內俄羅斯空軍的作戰單位是沒有裝備蘇-30的,俄軍自用的具備多用途能力的蘇-30還沒影子吶。蘇-30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出口型號,用戶包括中國、印度等等。

注意這張蘇-30族譜,除去最初的少數幾架截擊型蘇-30,俄軍接收第一批用於測試的題主所指的、具備多用途能力的蘇-30SM和蘇-34正式服役的時間正好在同一年,換而言之,蘇-34比蘇-30SM更早。


坐擁先進重型多用途戰機蘇-30,為何俄羅斯還要額外開發蘇-34?

蘇-30族譜




B.

蘇-34最早型號為代號蘇-27IB試驗機,其試驗機在1990年4月首飛,預生產型於1993年12月18日首飛。原預計在2002年全面列裝,但是因為蘇聯解體導致的資金不足,直到2007年7月俄羅斯國防部才宣佈正式接收蘇-34。

注意下圖中原型機的工程代號,不是蘇-30系列原型機的T-10PU系列。

坐擁先進重型多用途戰機蘇-30,為何俄羅斯還要額外開發蘇-34?

蘇-34原型機側視圖

1993年,蘇-34的第二架原型機首飛,同年,編號為蘇-30MK(K代表商貿)的戰鬥機出現在迪拜航展上

1994-2000年間,蘇-34後續原型機陸續試飛,期間,中國、印度陸續訂購蘇30MK系列飛機,俄軍未接收任何同型飛機。

2006年,俄羅斯空軍接收早期生產型進行測試,2012年蘇-34正式進入俄羅斯空軍服役,2013年接收19架,2014年接收18架,截止2015年底,俄羅斯空軍約裝備了87架蘇-34。




A.B.雙線彙總

1.蘇-30(蘇-27PU)與蘇-34(蘇-27IB)的研製基本同時開始,但是最初面向的用戶完全不同。

2.蘇-34(蘇-27IB)緩慢發展期間,蘇-30(蘇-27PU)轉向外銷,海外用戶需求促使多用途化。

3.俄軍於2007年開始接收蘇-34,2012年開始接收蘇-30SM,2012年前俄軍序列中無此型號。

4.蘇-27家族譜系簡圖


坐擁先進重型多用途戰機蘇-30,為何俄羅斯還要額外開發蘇-34?

5.蘇-30SM似將與蘇-35搭配作戰。



在2016-2020年間,蘇-34將陸續替換如下一些部隊的蘇-24M:俄羅斯遠東地區胡爾巴的第277轟炸機團的兩個中隊、車里雅賓斯克州沙戈爾的第2轟炸機團的兩個中隊,摩爾曼斯克州蒙切戈爾斯克的第98轟炸機團的一箇中隊。

事實上,俄軍接收的蘇-34的確裝備於轟炸機團,替換的對象是蘇-24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