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15部夢境哲學神片


看看電影 · 鍛鍊邏輯思維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01《盜夢空間》2010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影片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被歐美媒體喻為“劃時代的概念神作”。

而《盜夢空間》的難懂性也已經被影迷口口相傳。


02《紅辣椒》2006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改編自日本著名科幻小說家筒井康隆的封筆之作《夢偵探》。在原作中,現實與夢境層疊交織讓人難辨真幻,那些奇異複雜的夢境成了電影化的一大難點,因而這部作品遲遲未被搬上銀幕。

如果看明白了《紅辣椒》,那就一定不會被諾蘭的新片《盜夢空間》繞暈。因為《盜夢空間》雖然號稱是諾蘭原創故事,(思廬哲學編輯)但概念和故事重點很神奇地與《紅辣椒》相 似。看明白《紅辣椒》只需要瞭解一點:那就是千葉墩子出現的世界是現實,紅辣椒行動的世界是夢境,最後千葉和紅辣椒一起出現的時候,那是現實和夢境混在一 起。千葉和紅辣椒的形象、性格差別很明顯,所以這個不難分。


03《童夢失魂夜》1995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大個子是個大力士,父親被殺,弟弟被一群有著詭異信仰的戴詭異鋼鐵眼獨眼人掠走,在智慧冷靜的小女孩美雅和得了失憶症的水下怪人的幫助下戰勝不會發夢未老先衰的卡古,救出弟弟。影片幽默、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體現在每個細節。

04《夢》1990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是一部十分特殊的短篇集,由八段夢境所組成,時年八十歲的黑澤明經歷過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也經歷過職業生涯的幻滅重生之後,他終於有機會再一次為我們展現 了他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黑澤明在本片中用他一貫的視聽風格和哲學思考,通過八段寓意深遠的夢境,展現了他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和對人類種種愚行的譴責,既有 老者的諄諄教誨,也有青年人尖銳的批判。八段夢境相互獨立又有機聯繫,構成為黑澤明晚期對世界的整體思考。


05《魔域煞星》1984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好萊塢經典科幻恐怖電影。講述美國總統受良心折磨,經常夢到核戰爭之後的慘景,精神壓力極大,以致於想與蘇聯談判廢除核武器。


06《猛鬼街系列》1984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經典的美國恐怖電影,第一部於1984年11月9日在美國上映,成功地營造出劇中的主角-變態夢中殺手弗萊迪與一眾演員的鬥智鬥力血腥遊戲,往後更拍出七部續篇,成為一系列電影作品。本片的特色在於現實與夢境的混淆不清,導演成功地創造出令人迷茫而又恐怖的緊張氣氛,在夢中被弗萊迪殺死的人在現實中同樣會死亡,演員們一個個地逃不掉所製造的“惡夢”而被殺。


07《十二猴子》1995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故事創作靈感來自1962年的經典法國短片La Jetée,講述在公元2035年,世界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剩餘的少數人類只能生活在地下,苟且偷生。為了改變這一情況,科學家們設計出一個計劃去改變這一切並最終找到了釋放病毒的罪魁禍首:十二猴軍團的故事。


08《深海圓疑》1998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當夢成為現實——可怕的不僅僅是海洋本身,在太空船中的巨大球形物體成為考察組踏入死亡線的真正開始,完美的球形因為完美本身就是最強有力的吸引和信息, 膽顫的是一旦進入球體人的無意識便開始由蠢蠢欲動變身夢想成真,進入過球體的人一旦害怕什麼或者想象什麼現實就會呈現什麼,誰都成為了恐懼的源點,誰都是 最可怕的殺手。比死亡更無奈的便是自己就是死亡的導致者,不斷的帶來災害並且渾然不知。


09《潘神的迷宮》2006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魔幻現實主義戲劇電影。銀幕上展現了魔幻世界中的奇異情境,虛構出一個冥王的女兒“奧菲利亞”去漫遊世界。以1944年為時代背景,法西斯謀殺游擊隊戰士作為現實世界的故事。


10《記憶碎片》2000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記憶碎片》曾經讓影迷大呼過癮,因為之前很少看到用諾蘭這種方式講故事的方式。《記憶碎片》顯示出諾蘭對非線性敘事的熱愛,也預示了他拍出《盜夢空間》 這樣一個層層深入的故事的必然性。《記憶碎片》中蓋·皮爾斯飾演的連納患有短期失憶症,他受傷之前的記憶沒丟失,但腦裡無法儲存新的記憶。在這種情況下, 他要靠著文身、寶麗來快照、字條來喚起自己的記憶,找出姦殺自己妻子的歹徒。這樣一個故事,諾蘭兄弟打亂了時間線,時不時給出線索,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集 體化身為連納,與他一起收集這些零碎的線索,最後拼出整個事情的真相。一般習慣好萊塢大片直線型敘事方法的觀眾,如果沒有適時讓頭腦轉換到另一個觀影模 式,很容易就會漏掉一些線索,最後拼不出整個故事,也就是會造成所謂的看不懂了。

然而,其實要拼出連納追兇的故事其實不難,因為諾蘭兄弟為該片設置的時間線並不亂,只是很簡單的倒敘。不過,如果要了解整個電影更深層的一面,那就要更加 細心觀看了。因為片中的主角除了患有短期失憶,其實諾蘭兄弟還為他設置了類似妄想症之類的精神疾病。他會將自己的故事安放在別人身上,或者相反,最後導致 整個故事有虛實交替出現的場面。還好諾蘭兄弟很貼心,給了足夠的提示,只要觀眾留意畫面顏色黑白彩色的轉變,基本就能破解這一問題了。


11《黑客帝國》1999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1999年,《黑客帝國》的出現使很多人非常激動,關於Matrix的設定幾乎提供了改變世界觀的可能性,絕對是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思廬哲學編輯)《黑客帝國》的主旨是人類生活在矩陣中而不自知,《盜夢空間》進入的是人類內心的深層夢境潛意識,並且談到夢和 現實的真假這樣的哲學命題,兩片都用非常商業的手段來討論哲學話題。

《黑客帝國》三部曲的系列簡單來說,就是世界被超級大機器Matrix所控制,整個世界的人都按照Matrix編寫的程序生存。而未被Matrix控制的 少數人類組建了Zion世界,Matrix將Zion世界的人類視為病毒,試圖將他們和諧掉,而以尼奧為領導的Zion世界人類則進行反抗。《黑客帝國》 敘事脈絡很清晰,觀眾觀影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物大概就是認識片中所說的兩個世界以及各種瞭解各種術語的定義。


12《恐怖遊輪》2009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其實“難懂”並不是文藝片和小試驗片的專利,一項被視為智慧含量較低的恐怖片,現在也可以變得很高級。去年的美國片《黑暗鄉村》和英國片《恐怖遊輪》就是這類型的代表。

《恐怖遊輪》講述單身媽媽傑西有一天和五個朋友駕駛遊艇出海,中途遇到強烈風暴,遊艇翻船,當中失去一位朋友。剩下4人隨後被一艘名叫艾爾洛斯的遊輪所救。登上艾爾洛斯之後,傑西發現似曾相識,而油輪上找不到任何船員。漸漸的,傑西身邊的朋友一個個被殺,而他們都指認兇手是傑西。相當不解的傑西最後發現自己陷 入無盡的恐怖輪迴中,原來所有朋友被殺光,又有一批“他們”登上游輪,當中還包括自己……

故事從一開頭就提到了希臘神話西西弗斯故事,艾爾洛斯的兒子西西弗斯被打入冥界後,向死神請求給予3天時間讓他回到陽間埋葬自己的屍體。但西西弗斯回到陽 間後背棄承諾,留戀陽間不肯赴死,最後被神出發,要他無休止地把一塊石頭推上山,然後再把石頭滾下山……

《恐怖遊輪》就是從這個故事誕生的,傑西在油輪上 會不停經歷救朋友,最後殺光朋友,然後一切又在輪迴一次。該片比較難懂的點是同一時間內,油輪上會出現N個傑西,要分清楚每個傑西的究竟是屬於哪次輪迴的 比較有難度。但這畢竟是個恐怖片,所以導演也很貼心地將難度降低,觀眾只需要緊盯著一個貫穿整部電影的傑西就行了。剩下的觀影樂趣,就是尋找任何和那個希 臘神話有關的細節了,譬如傑西究竟怎麼得罪死神的……


13《穆赫蘭道》2001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大衛·林奇這部電影的故事,不是一兩百字的簡介能講明白的。這是部公認的難懂的電影,因為電影本身有不少虛的地方,而這些虛的地方,又是女主角戴安娜的精 神投射,都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對應的實體。所以,要想弄明白這片究竟在將什麼,觀眾還需要有足夠的精神分析學知識,目前網上有關該片的各種分析中,最受追 捧的文章都是要搬出弗洛依德《夢的解析》這類著作來論證的。

試想一下,當你看一部電影,看了90分鐘,儘管在這一個半小時中片子裡出現的故事斷裂,人物神秘古怪、氛圍詭異,但這些內容又散發出獨特的氣息,吸引著你 看下去。90分鐘,你已經慢慢習慣了片子營造的感覺,運用自身對電影的知識以及邏輯判斷,讓這些斷裂的故事慢慢理出一套你自己認可的理路。這時候,影片剩 下的40分鐘向你展示,其實前面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女主角的一場夢,真實故事才剛剛開始講。我想遇到這種情況,觀眾多半都會有被導演玩到淋漓盡致的感覺 吧。《穆赫蘭道》就是這樣的電影。《穆赫蘭道》是喜歡玩觀眾的電影,《盜夢空間》的開頭和結尾的相扣,也會帶來這種感覺。《盜夢空間》最後那神秘陀螺,也 為影片留下了一個虛實難分的結尾,和《穆赫蘭道》難有定論的故事又有相似之處。


14《再生號》2009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中國電影非線性敘事的作品不多,因為這是相當有難度的。《再生號》講述一個因車禍失去父親的女孩Melody,十年後與媽媽、弟弟一同寫有關爸爸的小說, 讓爸爸在小說中重生。小說中設置爸爸在車禍中生存下來(思廬哲學編輯),然而,媽媽和弟弟卻死了。這時換爸爸寫小說,他創造了一個有鬼的小說世界,讓妻兒以鬼魂的形式和自 己團聚。整個故事虛實難辨,小說、現實、陰間、陽間,各種穿越交織在一起,觀眾混亂到不行。基本上可以說這是最難看懂的華語電影。

《再生號》是表達世界有兩面性的作品,它的複雜程度應該說不亞於《盜夢空間》,不過華語導演的敘事實力還是不如好萊塢導演。但在哲學這個層面,韋家輝的深度應該不輸於諾蘭。


15《蝴蝶效應》2004

15部高智商哲學類電影

好萊塢的編劇都知道,要讓一個普通的故事看起來稍微有點內涵,打亂時間線是個不錯的選擇。在穿越題材還 不算蔚然成風的時候,《蝴蝶效應》也算是有意思的電影。片中的主人公伊萬通過閱讀自己小時候的日記,幾次穿越回到過去潛入自己兒童時期的身體裡,在一些時 刻一些事件上做出一種小的改變,試圖將所謂那些會釀成大悲劇的小錯誤修正。但伊萬每次穿越修正一次,都會使得事件往另一個悲劇方向發展。

在穿越題材大行其道的今天,觀眾應該會很容易看懂《蝴蝶效應》。所以大家討論的點都放在如果有些選擇真能重來一次,人生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蝴蝶效應》給觀眾提供的這種代入感更有意義。而《盜夢空間》的進入夢境植入想法,是更深層次地改變他人人生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