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時期,我們正好反觀內心,歸納自己


新冠時期,我們正好反觀內心,歸納自己

新冠時期的攝影愛好者


飛越新冠

徐玉財|文

年前蓄謀的歡天喜地,來不及歡愉。誰會想到,新冠肺炎來襲,這個庚子鼠年春節,就這麼匆匆而別?

“戰疫情”命名了被迫囚禁的春節。除夕夜開打的新冠肺炎阻擊戰,成為檢驗世道人心的一面魔鏡,成為泱泱中華的一次集體修行,也成為彰顯民族磅礴之勢、力促禍福反轉的一個契機,必將為國家後續發展和社會治理改良,積累經驗,儲備力量,改錯矯枉。

其實,宅在家,或在文化館值班,沒有更多事情打擾,難得的修身養性,正好反觀內心,歸納自己。於是,梳理自己十二年城居時光,反思人生得失,是進亦憂,退亦憂;於是,默默蓄力積攢,為新書付梓敲擊鍵盤,清理空間,完善電子文案。戰勝新冠疫情,遠離主戰場的我們,除了隔離防控,還可以出實招,碼字即是一法。

因為《富順文藝》編輯工作的緣故,收到諸多文朋詩友發來抗擊疫情的文藝作品,詩歌散文、舊體詩詞、謎語兒歌、原創歌曲、說唱曲藝、繪畫書法等,琳琅滿目,不一而足,記錄平凡個體在非常時期的心路歷程,表達文藝屬性裡固有的精神力量。於此,既是責任,又是擔當,我因之而樂此不疲。躲過海量正負信息的轟炸,潛心閱稿之餘,心緒總有起伏,也為文友們的真誠抒寫而感動,而幾度潤目。

網絡滾滾,流言蜚蜚,病毒洶洶。彼此隔離的日子,每個人都是遠方。白居易有詩云: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隔著口罩,我依然能讀懂你內心的嚮往,讀懂你渴望春天的眼神。調節心理緩解壓力,增強身體免疫力,重拾那些特別瞬間。躲進小樓成一統,與朋友隔空分享,以增進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飄雪。在川南,在富順,難逢好幾年,才會遇見一次雪花飄飄。2008年元月,寒假前,中國南方遭遇冰寒地凍。就在那個上午,第二節課開始,雪花竟紛紛揚揚地飄起來,越飄越大越密集。下課了,課間操暫停。難得如此美景,校長詩意來潮,腦筋一轉,在學校大喇叭裡通知,請同學們都走出教室,欣賞一場雪花的快樂。同學們徜徉在漫天雪花裡,很多人都是平生第一次,當然收穫了非同尋常的快樂與想象。一些同學把他們的快樂寫進作文裡,讓雪花繼續在方格文字裡飄揚。

說說麻煩不斷的“鑽石公主”號郵輪。“鑽石公主”,多高貴多華美的名字,在民間疫情統計公報欄,這個“多國部隊”的超級郵輪,竟赫然並排於國家地區之列,高貴到必須獨立門戶,確實有點別樣。然而,因為“鑽石公主”疫情事件,網絡上竟有人無恥叫囂,居然質疑來之不易的“把權力關進籠子”的號召,匪夷所思啊,這也敢叫“最美逆行”?就在我們的戰疫情迎來轉機之際,牽動世界目光的“鑽石公主”疫情被徹底引爆。飛越新冠肺炎疫情,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構建命運共同體,儘早讓“鑽石公主”號郵輪再一次遠航。

宅在家的日子,難得充實自己,便把紀錄頻道幾個節目再次完整閱讀,希望有人一起分享。《園林》《玄奘之路》《西南聯大》,有味,有品,耐看。《西南聯大》,展示名校師生救亡圖存的愛國壯舉,彰顯知識與人格的雙重魅力。《玄奘之路》,關於信仰與堅韌的勵志故事,關於靈魂修行的跋山涉水。《園林》,自然的人化,心靈的物化,是夢想的仙境,更是安放靈魂之所。其中的第三集《桃花源有多遠》,更是越看越過癮,桃花源寄託著文人對人生境界的極致嚮往,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心中最美的園林。迴歸自然的園林,是一種審美的精緻存在,更是對自我的覺醒與昇華。多次回看,直看得七竅通透,看得替古人分憂,看得人立馬想搬到鄉下隱居。

特別的年,特別的愛。“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從年近6歲、不茍言笑的王恆屹,到兩季“中國詩詞大會”的亞軍彭敏,直至彭敏最後蟾宮折桂喜極而泣,讓我們看到了堅持夢想的力量和回報。戰疫情期間,歐洲足球帶給我們超越足球的感動,大巴黎球星們胸前“中國加油”的字樣,以及諸多球場的暖心之舉,無不顯示出人類共通的悲憫情懷,超越國界,超越新冠肺炎。

飽含真情的良心寫作“方方日記”,以其生死邊沿的身臨其境感,激起我們對苦難和責任的追悔與反思,那是切膚之痛的真實表達,所以心有慼慼,所以引爆網絡。還有家鄉醫生護士馮敏們的逆行之美,在疫情滔天的湖北武漢,留下了川南富順的足跡,牽動家鄉人民的濃濃感情。山川異域,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這一次宅家戰疫情,實實在在讓人體會到“睡累”的無趣,體會到“無聊”的可怕。恍惚間,很多人和事都變得渺遠起來,而一些荒蕪的思念,卻慢慢變得有意思,乃至迫不及待。人的本質是孤獨。但是,人的社會屬性召喚著大家聚眾合群,關心別人,哪怕是談些無關緊要的天,也能確認彼此的存在。“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張岱告訴我們,總有性情中人值得一交。大數據智能時代,萬物互聯,每個人都要扮演好自己這個“物點”。生活不易,等疫情解放,大家多多來往。別以為幸福和諧必須是理所當然的事,至少你要懂得珍惜。

疫情終會過去,社會必然發生一些變化。比如,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健康與財富的關係?推進公筷公勺分餐制?文明進步了,則我們可以從災難中汲取更多教訓,推動現代治理結構改進,將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誠然如是,乃不幸之萬幸。

盼望著,盼望著,疫情早些過去吧。窗外已是桃李芬芳,光芒萬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