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房地產是對現金流極度依賴的行業,傳統住宅開發商對銷售現金流嚴重依賴,商業地產則更依賴運營現金流。

2月以來,房地產銷售規模近乎腰斬,各大商場、購物中心的客流量和銷售情況同樣大幅下滑,部分開發商資金鍊出現危機,一大批房企選擇通過降薪、裁員等措施以自救,還有一些房企,則沒有撐過這次疫情“黑天鵝”。


幣資金或僅夠企業維持三個月運轉

40天99家房企破產

疫情期間,房企響應政府號召,暫停項目建設、暫停項目開工、推遲復工、關閉售樓處、暫停客戶接待,這一系列舉措也給房企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據全聯房地產商會的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企業須交付的項目佔全年交付項目總數的30%-50%。調研的72家企業中,46家房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受影響貨值超4400億元;

72家房企中,2020年上半年到期債務近5300億元,貨幣資金或僅夠企業維持三個月運轉。


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上週,萬科的財務部門對資金狀況做了次壓力測試。他們數了數自家糧倉,得出的結論是:現況再持續三個月,現金流會惡化;若持續半年,就斷掉了。


這是中國財務狀況最健康的房地產公司了。


融創也做了摸底。他們認為,只要五六月份能恢復秩序,今年融創就不會有大問題。潛臺詞,也挺明顯的。


另外,2020年以來,已有99家房企宣告破產。寒冬之際,最先扛不住的都是中小房企!

雖然數據看起來有些嚇人,但比較過2019年的528家房企破產數據之後,這10天有十幾、二十家房企破產的情況其實也還算正常。市場的發展,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但,房企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包括頭部房企。


2月銷售環比大降四成

房企業務壓力劇增


根據克而瑞數據,2月單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額3243.3億元,環比降43.8%,同比降37.9%,創下近幾年來單月銷售最低紀錄。

100家房企中,有23家單月同比降幅在20%至50%之間,近6成房企單月業績同比降幅超過50%。


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整個2月,只有恆大、碧桂園、萬科、保利、綠地、融創7家房企銷售額超過百億。


對此,融創表示,最苦惱的,不是融資,是銷售。


第一季度,融創賣房子受到了很大影響。虎狼的融創銷售團隊是地產行業裡一個可怕的存在,現在,連他們都賣不動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碧桂園方也表示:資金壓力不大,業務壓力大。


如果3月份不能恢復銷售節奏,那碧桂園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調整今年的銷售目標。


碧桂園所謂的資金壓力不大,也就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他們的財務狀況不會比萬科更好。疫情留給龍頭房企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龍頭房企的日子再難,還是要比50強開外的房企好很多很多很多!對於融資渠道小高度狹窄的50強開外的房企來說,現下的處境堪稱非常艱難。春節前兩天,一家排名50強開外的房企去找基金公司融資,所有的融資要素都交給對方後,基金公司的人說,增信差點意思,實控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嗎?


這家民營房企的融資負責人立刻回覆:連他老婆也可以一起無限(承擔)。


如此滿滿誠意,依然無法打動基金公司,並改變他們基本理都不理50強以外房企融資單子的殘酷現實!


地方政府開始扶救房企了?


此前,無錫、蘇州等城市陸續公佈了一些扶持房企等政策,但具體效果,還未顯現。


另外,近期的政策面和資金面確實比較寬鬆,2月至今已有超50個省市在供給側和需求端,出臺了房地產扶持政策。


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12年前的那次危機,四萬億的大水灌過去,房地產還是支柱產業。5天前,美聯儲緊急宣佈降息50個基點,很多房企心底隱隱期盼歷史能夠重演。但是現實距離預期,有點點偏差。


截止3月1號,13個省市區發佈的今年重點項目投資清單的總額大約34萬億。但中央媒體特意強調了,新基建的重心不是鐵路公路、港口碼頭,而是:5G、AI、物聯網。


其實,大家深知,摘掉房企頭上“限購”“限售”的緊箍咒,很多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於是,就發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嘗試:


本週二,廣州市政府發佈了一條通知,意思是取消2017年3月底開始實施的公寓限購政策。一天之後,這個文件就下架了。


再一天之後,廣州的新消息是:高校中職學生也可入廣州集體戶。


So~態度有點迷,但之於房企,卻是正在萌芽的希望。說不定推遲的“小陽春”會提前帶來。


誰家的兒子誰心疼?地方政府開始搶救開發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