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1、採購以價格為導向,壓死!


採購每次下單前,幾乎都要拿三份不同供應商的比價表給老闆,以支撐自己下單的合理性,這是很多企業採購每天必須疲憊卻不得不幹的事情。


以價格為導向的採購是典型的“掩耳盜鈴”行為:價格僅僅是採購成本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獲取成本”,而採購成本除了價格之外,還包括質量成本、運輸成本、儲存成本、會計成本、稅率、產品不兼容、交期成本(國際物流屆:採購交期每延長一週,採購成本增加1.5%)、服務成本等等。


僅僅以價格為導向的成本必然強迫採購在工作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結果,獲得了“好的價格”、輸掉了競爭總成本。


而且很多公司不管供應商原材料上漲、人工成本上漲、CPI上漲......採購肩膀上還抗著一個KPI --- “供應商年降率”指標,直接壓死!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2、跟供應商直接競爭火拼,乾死!


每次提及企業與供應商是什麼關係關係?很多采購張口就說“戰略協同”、“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利益雙贏”的詞彙來表達美好期待,但實際的合作過程中,幾乎卻是“競爭火拼”局面。究其原因缺乏供應鏈合作思維。


想分享一句話:世間沒有一家企業是因為火併供應商而獲得巨大商業成功!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3、內部數據不準確,氣死!


作為企業外部資源的整合者,最怕緊急插單或變更採購,不但擾亂整體調度計劃,也打亂供應商正常的生產秩序。


當然有時候是市場變異帶來的不得已行為,但仔細探求公司每年度的緊急採購統計,並非所有問題都是所謂外部客戶所致,而且相當部分是內部管理數據不準確、部門數據不共享、管理決策隨意所致,而這些問題最後落到由採購部門暴露並埋單,最後氣死。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4、採購工作日常事務纏身,累死!


國內大多企業的採購工作中,缺乏戰略性設計,系統規劃較少,大量精力和時間基本落入日常事務,且繁雜眾多,包括下單、催貨、處理發票、品質協調、訂單協調、倉儲入庫、電話、會客......最後,一個字“累”死。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5、供應商管理等於來料管理,吵死!


供應商管理是一個戰略系統工程,涉及從戰略採購分解、供應商開發、評估、篩選、輔導與發展、關係維護與優勝劣汰,但很多企業對供應商缺乏前置工作,於是管理幾乎落入物料品質與計劃跟進管理,一旦出現問題生產、品質、採購、供應商吵罵一頓,昏天暗地。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6、採購無效流程多耗時長,拖死!


“柳榮老師,完成這個採購只要2個小時,但走公司流程需要2周甚至更長”,經常聽到學員的抱怨。


企業決策是規範的,採購組織流程也自然需要規範有效,但由於很多企業採購組織與企業流程出現衝突、流程打結,再加部分企業OA系統信息化與職位替代制度不完善,無效審批和審批時間過程嚴重影響採購效率和成本,影響調度與生產。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7、臨時變更或取消訂單,罵死!


市場的變化日新月異,企業的預測不準確,有時為趕工期產品邊研發邊生產,產品結構和功能不斷修改和調整,供應商剛開始也很配合,但折騰和來來回回的修改,難免有點怨言,採購人員好言相勸,但何時是個頭採購自己也心裡無底。


更有甚者,折騰了大半年客戶或公司研發不成熟說取消合作,採購此刻被狗血淋頭地“罵”死。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8、職業懷疑頻轉崗,憋死!

採購崗位的特殊性和歷史認識,往往會把採購當成肥缺崗位。沒錯,採購崗位遭遇誘惑確實比較多,而且也出現眾多腐敗案例,包括採購制度森嚴的沃爾瑪、富士康等等。


但不能因為小部分採購違法行為就否定了整個採購團隊,不客觀也不真實。於是,很多公司也採用不同的方法預防腐敗,如轉崗。

從工作經驗和專業來看,對採購的產品對象和行業時間越久,對行業趨勢、生產工藝、產品價格等把握愈加準確,但企業的轉崗制度不容許這樣,而且還不好向老闆提不轉崗,於是只有“憋”死。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9、先期採購策劃弱,急死!


在研發型企業裡面,研發人員幾乎確定了自己認定“合格”供應商,縱然採購人員準備了N家儲備可選供應商,也因為研發一句“項目失敗你負責?”直接擋在門外,直接讓採購“急”死。


企業採購人員的十大“死法”?

10、採購沒機會學習,愁死!


歷史原因,一直認為採購崗位僅僅是一個買東西,而這個技能是日常技能,幾乎不需要訓練和培養就可以勝任。


殊不知,企業採購的價值性和財務貢獻性,市場的差異性、產品的綜合性、技術的完整性、技能的需求性,導致很多采購明顯感覺力不從心,但企業這方面支撐比較少,無論是對企業業績的要求還是個人的職場提升要求,怎能一個“愁”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