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過年看《囧媽》,頭遍好玩,兩遍常嘆,三遍淚滿眼。

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哪個孩子不是他們膝下長不大的“媽寶男”、“爸寶女”呢?

01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去年九月,母親急性腦梗住院。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雖然行動和語言思維受的影響都不十分明顯了,但總覺得腦袋沉沉的,眼睛也十分乾澀難受。

雖然出院後一直堅持複查和用藥,但母親感覺本地的治療方案對病情恢復似乎沒有多大幫助。所以就想到外地醫院檢查檢查。

我勸她到濟南看看看看。

定好去之前先來我這裡住上幾天。一方面今年換了新房子他們還沒看到。另一方面我也好陪他們一起去。

02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父親母親來的時候,搞了個突然襲擊。

原本是約好週日坐高鐵先到淄博,我從濱州開車去接他們。

沒想到週六給我打電話的時候,他們已經從淄博打上出租車,在來的路上了。

從小區門口接上他們,我埋怨為什麼改變了計劃也不和我說。

母親說:“開車去接太麻煩。打個車,雖然花了點錢但很方便。”

我拉著箱子在前面走。不一會,就聽到母親在後面開始和父親算出租車費比坐客車多花了多少錢。

剛到家,母親就指揮著我和父親把拉桿箱、手提袋裡的東西拾掇出來。

除了幾件換洗的衣服,裡面都是帶來的生的和熟的食物。七、八個裹著包裝袋的萊陽刺梨、六包手擀麵、攪好的驢肉餡、兩包黃花魚……

我說:“你到兒子家來,還自帶口糧嗎?”

母親說:“這些東西,咱家裡買的便宜。”

五點多,我哄著閨女,父親母親開始和麵拌餃子餡。六點,熱氣騰騰的驢肉餃子就上桌了。

從那天起,我的這一段媽寶男生活也就開始了。

03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週一早上,當我六點多起床要去準備早飯的時候,母親已經在廚房忙碌開了。

才洗漱完,熱氣騰騰的飯菜就端上了桌。連筷子也佈置到位了。

吃完飯,我正要把碗筷收拾到廚房洗刷刷,母親的人和話同時到了:“你放在那,上班去吧。一會我們吃完了一塊收拾。”

於是,本該八點簽到的,那天提前了一個小時。

下班後,不用再風塵僕僕的趕到菜市場了,回到家也不用急急忙忙進廚房了。

卸下行頭,洗洗手的功夫,菜和飯就擺上桌了。

週二晚上,因為一個臨時會議,下班晚了2個小時。妻發來信息:“媽寶男,什麼時候下班啊?媽等著你回來吃飯呢……”

回到家已經八點多了。妻和孩子在臥室玩。父親母親在客廳看電視。

我說:“以後你們就先吃飯,不用等我”。

母親說:“晚上吃火鍋,還用成分兩撥麼?”

04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妻自己開的輔導班。每週五晚上上課,週六週日白天加晚上全天。一般都是晚上八點半下課後回來吃飯。

週五。我們吃過晚飯,母親就開始關注時間。隔一會看看牆上的鐘。

我說:“你們早點去睡就行了。她回來我做飯。”

母親沒說話。八點半進廚房,一會功夫,新鮮的菜和湯就做好了。

05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除了我不用下廚,孩子也過滋潤了。

那個星期,孩子因為感冒沒有去幼兒園,整天和爺爺奶奶膩在一起。

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飯量增加了。

之前我做好飯叫她吃,一直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吃不吃不管,只管做好了告訴她一聲。二是吃多少不管,她自己說飽了就可以。

這兩個原則被母親豐富的食譜外加成功的利誘徹底打破了。

第一頓餃子吃了七個皮。

第二頓餃子連皮帶菜完整吃了五個。

每天水果麵包小點心,嘴巴基本上忙個不停。

按母親的話說:“你們就是沒耐心,也不會換著花樣做孩子喜歡吃的。要不孩子哪能這麼瘦呢!”

06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週六,母親和父親正好來一個星期了。

上午,孩子和爺爺奶奶在客廳玩。我倚在臥室的床上看書。

一會兒,母親拿著一半削好的梨進來,放在床頭說:“給孩子削的梨,給你一半。”

我邊看書,邊應了一聲。

一會,母親又進來,手裡拿了個剝好的橘子,說:“給孩子剝的橘子,她不吃,給你吃吧。”

不知後面還有沒有,那一刻我忽然覺得母親有點絮叨,於是不耐煩的說:“行了,你吃吧,我不想吃了。”

母親已經轉身出門,客廳裡又響起和女兒嬉鬧的聲音。

放下書,我忽然想起了妻子發的信息中那句“媽寶男”。

07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我是家中獨子。

從17歲外出唸書,再到後來畢業、工作、結婚、養育孩子,離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印象裡,做媽寶男的時光只有每年過年的那幾天:除了吃飯,其他事情只要自己不主動去做,就都可以不做。

一旦假期結束回到自己的生活裡。就又變成了那個事無鉅細、親力親為的樣子。家裡家外,整天忙個不停的勤勞的“工蜂“。

有時我會想:“如果一直在父母身邊,我是不是會真的變成了一個又懶又不會做事的正版“媽寶男”呢?

有時,我慶幸自己逃離了這種被照顧的“媽寶男”生活。這可能源於我看多了那種事事被父母照顧產生的不喜歡。

但有時,我又會在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渴望過一過“媽寶男”的生活。

菜有人買,飯有人做,衣有人洗,孩子有人看。我能夠有自己的一點時間,讀讀書也好,追追劇也罷。該多麼幸福啊。

而天下的父母呢?

試問,又有幾個不是在自己還能動的時候,不顧年齡和身體勞累,忙前忙後,以讓膝下的孩子,能安然享受那段屬於媽寶男和爸寶女的幸福時光?

08

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我從勤勞的“工蜂”變成了一個“媽寶男”

我不願做一個媽寶男。

不願過終日被寵溺的時光。

我又想永遠有機會在父母面前做個自甘墮落的“媽寶男”。

那樣,他們就能永遠年輕,不會老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