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這不是一部講述童話的電影,而是一部告訴我們如何創造童話的電影。只要有愛,只要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夢幻島。

《尋找夢幻島》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半自傳體電影,改編自亞倫·尼舞臺劇《那位曾經是彼得潘的男人》。這部影片當時曾包攬了二十幾個獎項提名,但似乎一直不溫不火,豆瓣評分也只有7.8分。或許是因為這是一部味道很淡的片子,人物刻畫很淡,故事情節很淡,甚至主題也很淡。但我卻覺得它是送給每個心中有“童話”的人最好的禮物。

如果把這部電影看成愛情片,那註定會失望。這部影片沒有什麼煽情的畫面,故事平緩卻溫暖人心。我很喜歡彼得潘這個故事,一個人獨自看完這部電影,在大家的笑聲中默默流淚,感受每個細節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想,不管是怎樣長大的孩子,內心深處,都應該有一個“彼得潘”。

電影劇情可以說非常簡單,故事發生在1903年,講述的是彼得潘的作者詹姆斯·巴里創作不朽名著的歷程。詹姆斯是一個已經成名的戲劇作家,在新劇失敗靈感枯竭時,無法在家找到靈感的他在公園邂逅了寡婦西維婭和她的四個孩子。他加入了孩子們的遊戲,玩的不亦樂乎,像一個大孩子。這段經歷,成了詹姆斯創作的靈感源泉。最終《小飛俠》完稿上演,在大家的質疑聲中大獲成功。

很多人看這部影片都期待詹姆斯和寡婦西維婭的感情線,但我卻覺得這更多的是一部關於教育,關於成長的故事。安徒生曾經很悲傷地大聲說:

我的童話不是寫給小孩子看的。

沒錯,我們長大後,不再相信童話,不在尋找夢幻島,也丟失了屬於自己的精靈。我想影片更多的是想要告訴我們,一邊長大,一邊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

本文我將拋開影片的感情線,來分析一下影片中的童話創作帶給“長大的”和“沒長大的”孩子的教育意義和成長意義。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不是劇情,而是一個個溫暖人心的細節畫面,所以,我會在文章後半部分分析一下這部影片的細節特色和獨特的拍攝手法。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01、只有有過童年,才會真正長大:詹姆斯·巴里的內心一直住著一個沒長大的孩子,經歷這次創作,他才開始學會長大

影片一開頭,詹姆斯的出場就為人物性格做好了鋪陳。他是個已然成名的戲劇作家,但是卻像個孩子,緊張地躲在幕布後面,偷看觀眾的反應,逼迫工作人員說他的戲劇很糟糕, 接著就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喊叫:“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影片一直在說一個次“假裝”,我想正是在說詹姆斯,在別人面前假裝大人的他,內心還住著一個沒長大的孩子。沒有童年經歷的詹姆斯,其實一直拒絕長大。直到他遇見了西維婭一家,才開始真正學會了成長。

①寡婦西維婭的相信和了解,讓詹姆斯找到了丟失的自己

影片中詹姆斯和妻子瑪麗幾乎沒有夫妻感情,他們住在不同的房間,而每天陪著詹姆斯睡覺的是一條大狗。在詹姆斯心底,最美好的地方是夢幻島。他有一個天馬星空的童話世界,而瑪麗卻來自於現實,對詹姆斯餐桌上幼稚遊戲嗤之以鼻。瑪麗沉浸在成年人習以為常的世界裡,為詹姆斯打點一切,每次出席他戲劇的開幕,但是卻無法走進他的內心。這也就註定了兩個人漸行漸遠,最後分道揚鑣。

有人覺得瑪麗太可憐了,被丈夫冷落,精神出軌。這部電影看到這個層面,不免覺得有些膚淺。我想,一對夫妻不在一個精神層面生活,才是一種悲哀。我記得廖一梅有這樣一句話:

人這一輩子,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瞭解。

而瑪麗恰好這一生都無法瞭解詹姆斯,所以詹姆斯選擇告訴她,這個世界沒有夢幻島。

可是,在西維婭家中,詹姆斯卻感受到母親對孩子天性的保護與愛,因為在這裡,他才讀懂了親情和理解。他終於打開自己的內心,向西維婭傾訴自己年幼時,哥哥大衛意外去世,母親一蹶不振。為了討母親歡心,詹姆斯穿上了哥哥的衣服,走到母親面前,直到這時,母親才第一次真正抬眼看他。於是,令人悲傷的是,從那天開始叫做詹姆斯的小孩消失了。他覺得真正的自己去了夢幻島,而西維婭相信他,所以詹姆斯會分享自己內心中的夢幻島,甚至願意帶著她一起去看看。

我想,現實的妻子無法走進詹姆斯的內心,可是作為母親的西維婭有著天然的母性,這種母性的光輝讓詹姆斯感到溫暖,感到被理解,也才更願意傾吐自己的心聲。

影片結尾,詹姆斯真的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西維婭病重,他在西維婭家中創造出一處夢幻島,一個有仙女、精靈、森林和大海的地方。在我看來,與其說是詹姆斯圓了西維婭臨終的夢,倒不如說是西維婭圓了詹姆斯童年的夢,讓他終於找回了丟失的自己。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②四個孩子喚醒了詹姆斯的創作靈感,也彌補了他缺失的童年

如果說電影裡詹姆斯的創作《小飛俠》的歷程是一條主線,那麼詹姆斯與孩子們和諧相處過程中尋找自己的童年就是一條暗線。看似詹姆斯是在尋找創作靈感,實則是在彌補自己缺失的童年。

一次公園相遇,讓詹姆斯在四個孩子中找到了創作的靈感,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久違的快樂,他的想象可以在孩子們中間肆意流淌。拉起大狗,在他眼中,就是和一隻馬戲團的大熊共舞;戴上有羽毛的帽子,臉上畫上油彩,就是印第安人。在度假的叢林玩耍,戴上眼罩,就是海盜船船長,彷彿和孩子們一起來到狂風暴雨的海面。看著四個不睡覺的孩子們在床上歡騰,他想象著孩子們如同精靈般飛出窗外,翱翔夜空,此時此刻,他的心似乎也長出一對翅膀。

在我看來,當外界流言蜚語傳來,詹姆斯好像做錯事的孩子,他生氣別人總是破壞他的快樂,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只是個孤獨的孩子忽然找到了一群可以一起遊戲的玩伴而已。

我們逐漸長大,無奈看到自己的純真被世俗而瑣碎的現實生活湮沒,甚至開始無法理解別人心中的童話世界。詹姆斯的世界美好而夢幻,可是別人都無法理解,所以只有在孩子們的世界裡,詹姆斯才能為自己為孩子們營造出一個溫暖的角落,找到一份屬於童年時候的快樂。

詹姆斯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自己又一次會回到了童年,對於他的事業,他找到了創作的靈感;對於他的童年,他得到了療愈;對於責任,當西維婭去世的時候,把一半的撫養權交到詹姆斯手中,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責任;我想,經過這次經歷,詹姆斯才真的開始成長。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02、失去父親的孩子彼得,在詹姆斯的童話世界裡學會了真正的成長

西維婭的四個孩子中,有兩個已經長大,他們已經學會判斷;有一個還太小隻知道享受快樂。而彼得這個憂鬱的孩子,他因為父親的去世,無法走出陰影,他不相信大人的話,也無法享受遊戲的快樂。這個時候,詹姆斯出現了。

①父親去世之後,彼得像個“小大人”一樣,拒絕相信大人所有的話

父親重病的時候,媽媽告訴他,爸爸過幾天就好了,結果父親卻去世了。彼得開始懷疑大人的話,他表現的像個成熟的“小大人”,詹姆斯和狗狗波索在公園跳舞表演馬戲團的"與熊共舞“,其他孩子哈哈大笑,只有彼得堅持說,太荒謬了,明明只是一隻狗;詹姆斯和孩子們玩印第安人遊戲,別的孩子不亦樂乎,只有彼得質疑印第安人怎麼可能會飛?他完全無法融入遊戲,失去了一個孩子應該有的童年和想象。

②在詹姆斯的鼓勵下,彼得開始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心

面對鬱鬱寡歡的彼得,詹姆斯給予他真誠的鼓勵和關懷。在野外放風箏時,我們看到一開始封閉自我的彼得,從坐在樹下一動不動到慢慢也開始加入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議。看著明黃的風箏飛上天空,彼得也開始露出笑臉。

後來,詹姆斯送給彼得一個專屬的日記本,彼得甚至在小木屋度假時寫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戲劇《艾麗拉小姐傳奇》。此時的彼得,一定是慢慢找回了屬於孩子世界的童真,我想,真正擁有過童真的孩子才能在以後的日子裡學會成長。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③從詹姆斯的戲劇《小飛俠》中,彼得明白了死亡的意義

對於彼得來說,現實生活似乎是不幸的。當他剛剛準備邁出相信的腳步,媽媽病重了。他再一次失望了。

詹姆斯以他們的故事創作了《小飛俠》,那場表演因為媽媽病重,除了彼得大家都沒有去。可是也正因為彼得去了,他明白了死亡的意義—死亡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影片結尾,彼得和詹姆斯坐在公園,他緊緊抱著詹姆斯輕輕喚出那句“我能看見她。"

我想,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不應該是像個大人一樣眼中全是現實世界的黑白灰,而應該是能打開自己想象的大門,活在孩子天真的世界裡,這才是屬於他們的成長。

我記得奇葩說中有一場關於“是否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這樣的辯論,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就像是剪斷了孩子天馬行空想象的翅膀。就像傅首爾說的,孩子們終究自己會明白童話是假的,他們會自己長大,會知道責任。可是在生活、工作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的時候,還可以永葆想象力,樂於冒險保持好奇,對生活充滿熱情。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03、電影中打動人心的不是劇情,而是一個個溫情的畫面

一部影片,好不好不在於它投入多少製作成本,不在於請了多少名人,不在於片中有多少高大上的技巧,甚至不在於它產生了多高的票房,而在於它是否帶給觀眾一點思考,一點感動,一點改變。而《尋找夢幻島》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它沒有那麼多衝突刺激的場景,沒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沒有轉折起伏的劇情,但卻留給我們一幅幅唯美且溫情的畫面。

片中獨具風味的英倫建築,令人陶醉的田園風光,美若油畫的鄉間小屋,古典美麗的服裝,似乎隨便一停,就是一幀美好的畫面,停留在我們的腦海。

  • 詹姆斯和西維婭一家在戶外放風箏,一望無際的綠濃得像化不開的顏料,明黃的風箏在天空飄揚,鏡頭漸漸拉遠,留在這一片綠色中的只剩下遠處一個溫馨的家庭。
  • 去小木屋度假的路上,曲折的小道兩旁依舊是大片的綠色,偶有吃草的羊群,還有一路孩童天真的歡聲笑語和充滿童話色彩的鄉間小木屋。
  • 影片結尾詹姆斯給西維婭的夢幻島,幕布拉開,一片淡淡的紫色,真的給人神秘夢幻的感覺,有仙子,有精靈,有美人魚,有笑聲,有鳥鳴......一切的美好都在這裡,西維婭慢慢走向了夢幻島的世界,死亡只是一場偉大的冒險,不是嗎?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美得不染一絲塵世喧囂的文藝片。是一部寫給孩子更寫給大人的童話,太多美好的細節,讓我們為之觸動。我想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正是喚起了每個成年人的童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造夢者,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童話世界,綠綠的深林,飛舞的精靈,蔚藍的天空飛揚著一個風箏,最重要的是,還有愛和相信。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04、影片虛實鏡頭的轉換,童話與現實的交疊,讓童話更加真實,也讓觀眾更加動容

要說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就要說影片虛實鏡頭的轉換,讓現實與夢幻進行了無縫的銜接。讓我們覺得童話世界就在眼前,真實的令我們為之動容。

①在現實世界切換詹姆斯想象的畫面

詹姆斯緊張地站在帷幕後面,看著臺下的觀眾,有的打瞌睡,有的在無聊的閒談,鏡頭一轉,劇場就下起了雨。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及富想象力的畫面。顯然,劇場是不能下雨 的,雨不過是當是詹姆斯看到觀眾對於戲劇反應的一種想象。無論你用失望還是消沉,似乎什麼樣的形容詞什麼樣的表情都不如用這樣一場雨來詮釋當時的心情。

作為戲劇作家,詹姆斯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如果用蒼白的語言去描述,觀眾就很難走進他的童話世界。然而導演將詹姆斯的想象用畫面的形式呈現給觀眾,這樣詹姆斯這個人物性格在我們的心裡,立馬變得立體起來。

②兩扇門,一扇門進入現實,一扇門走進童話

影片中的詹姆斯是一個戲劇家,更是一個熱愛幻想的孩子。而他的妻子卻只屬於現實世界,兩個人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處於分居狀態。

影片中有這樣一幕,兩個人在客廳就晚餐的失禮爭吵完,各自打開房門回房間。妻子的門緊緊關上了,而詹姆斯的門後卻是綠樹鳥鳴。

這樣一個簡單的虛實切換,就把夫妻兩個人的狀態表現的淋漓盡致。兩個人,兩扇門,兩個世界,足以顯示出妻子對詹姆斯幻想世界的不理解,兩個人的心早已漸行漸遠。

《尋找夢幻島》:一部“成人”童話的背後是兩個“孩童”的成長

③現實的遊戲與幻想中的場景平行相接,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影片當中,詹姆斯常常和四個孩子游戲,他們扮演印第安人,扮演海盜,扮演馬戲團的角色,導演採用現實與幻想相切換的方式表達詹姆斯與孩子們遊戲世界的真實。

在公園中,詹姆斯和自己的狗狗跳舞,鏡頭一轉,音樂響起,畫面由現實的公園一躍變成色調鮮紅的馬戲團,詹姆斯摟著熊在舞臺中央旋轉,周圍的小丑也在翩翩起舞。畫面不斷在公園和馬戲團舞臺切換,似乎讓我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孩子們在床上嬉鬧,詹姆斯站在門口幻想,一瞬間切換,孩子便飛出窗外。這種現實與夢想的切換,似乎異想天開,但卻銜接的自然流暢,讓我們沉浸在似真似幻的童話世界,彷彿進入了一副色彩斑斕的圖畫,捲入虛虛實實的童話世界,打開了自己童話世界的大門,每個人都被這種幻想震撼。


結語:

影片最後有這樣一場,讓我記憶深刻。詹姆斯給劇場各個方位一共空出25個座位,他安排25個孤兒在戲劇院不同位置觀看《小飛俠》。我認為這些孩子,也是戲劇成功的一部分,孩子們看到舞臺上的場景情不自禁笑了起來,隨後那些板著臉的大人們在孩子們的情緒帶動下,漸漸也開始笑了。

在人們的笑聲中,我哭了。是啊,不是成年人不愛童話,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封鎖了自己天真的心。感受不到童話世界的快樂。我想,每個人最好的狀態不就是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嗎?但願我們每個人都童心未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