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7年愛情,熬不過3年婚姻

朋友曉玲離婚了,她和對方,相愛7年,從校服走向婚紗,從懵懂走向成熟。那年冬天南京很冷,男生在宿舍樓下等了她一個多小時,等她終於收拾好下樓的時候,從羽絨服裡掏出一瓶巧克力奶,曉玲接過去,那瓶巧克力奶,還是熱的。

他們在相愛的第4年結了婚,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向對方說“我願意”。

結婚的第3年,相愛的第7年,他們離婚了,沒有第三者插足,沒有經濟糾紛,只是再也無法一起生活。

結婚之前,一切只和感情有關;結婚之後,感情在生活的瑣碎裡逐漸淡化。

婚後的生活不再是坐在先鋒書店裡的陽光午後,而是變成了飯後的一隻碗、洗完要晾乾的衣服、忘記沖水的馬桶。

畢業後,曉玲在一間律師事務所裡穩定下來,接的案子一年比一年多,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每天的工作很忙碌,但又很充實。


丈夫先是在移動公司上班,沒幹多長時間,又跳槽去了其他地方,一來二去,三年時間裡換了4份工作,收入越來越低,整個人越來越喪。

曉玲平時接觸的對手或者合作對象,都是同行裡的精英,她也想和他們一樣,在法庭上毫不怯場、邏輯清晰、無懈可擊。


但是丈夫卻覺得,只要有一份收入就夠了,無論多少,窮有窮的過法,富有富的生活。嚮往的生活不一樣了,誰都看不慣誰。

都說婚姻質量如何,就看廚房和衛生間。曉玲加完班回到家,廚房水池裡又堆著沒洗的碗筷,水漫上來,油漬和菜渣漂浮在上面,看上去髒兮兮的。丈夫就躺在沙發上,遊戲的聲音開得很大。曉玲嘆了口氣,一言不發地把碗洗乾淨。

她習慣了下班回來先洗臉清醒一下,抬頭的時候,剛好看見鏡子上隨時都有的牙膏沫。這衛生間裡,永遠都有難聞的煙味,牙膏口總是髒兮兮的,馬桶上也一直都有擦不掉的汙漬。

回想起沒結婚的時候,這家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這生活,彷彿已經不是曉玲自己在過了。

沒有書房,曉玲就在客廳裡準備材料。這次的案子比較棘手,曉玲有些焦慮,在客廳裡來回踱步。丈夫先是把遊戲的聲音調大,但是曉玲已經習慣了屏蔽。


後來他輕咳幾聲,曉玲滿腦子都是案子,根本就沒有聽見。最後他“騰”地站起來,摔門而出。那聲巨響告訴曉玲,在他看來,這不是在為明天的訴訟做準備,而是在用實際行動嘲笑他的所有失意。

曉玲只覺得,那年冬天的那瓶巧克力奶,似乎已經涼透了。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無法繼續下去的婚姻,

離婚前是拉扯,離婚後是割斷

離婚的那天,南京豔陽高照,曉玲和丈夫沉默著走入民政大廳,沉默著簽了字,出了門,沉默著分開走了。

所幸還沒有孩子,也沒有經濟方面的糾葛,這場婚姻,很果斷就結束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一次專題講座上講了關於“離婚”的話題。按目前的數據來看,男女雙方提出離婚最多的是女方,佔74%。過去說婚姻有“七年之癢”,如今離婚的夫妻中,婚姻的“平均壽命”為三年。

走過婚姻的第三個年頭,新婚的甜蜜就會漸漸消退,留下的是生活的雞零狗碎。

越來越多的女性,敢於提出離婚。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婚姻已經無法繼續下去。

無法繼續下去的婚姻,離婚前是拉扯,離婚後是割斷。

一個大學同學離婚了,他的婚姻看上去一切都好,與愛人契合,三觀一致,門當戶對,工作穩定,孩子可愛。但他說,他快喘不過氣了。

每天都因為一些不涉及原則問題的事情而產生矛盾。去ATM取錢,用了需要花手續費的卡,妻子會說他半天,但手續費也不過一兩塊錢;出行的路上買甘蔗,他買了十元一根的,妻子會問他為什麼不買十五元兩根的;孩子一感冒就說是他換衣服換的,孩子一拉稀就說是他菜沒洗乾淨。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天要發生無數次。

這些細如牛毛的小事,每天都在一來一回的爭論中消耗著他們的感情,一方覺得不滿,一方覺得憋屈,互相拉扯再沒意思,說再多,都是一言難盡,不如就此割斷。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婚姻與生活融合,

對雙方來說是漫長的合作

在生活的重壓下,我們常常會只想要對方的陪伴、溫暖和付出,越來越個性化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忽略了我們是一個“整體”。出軌、家暴、冷暴力,這些橫亙在親密關係中間的問題越發擴大,沒有一味的忍受,也沒有包容與寵愛。

隨著女性越來越獨立,社會地位、受教育水平、思想層次越來越高,對婚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已經不再只想要“過日子”,而是想要高質量的婚姻生活。我們對生活細節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對彼此的包容度也越來越低。

生活的忙碌和細碎,讓我們經常忘記了是如何開始的,也忽略了親密和溫存。當兩個人之間不再只有風花雪月,佔上風的,就是利益所得。

看似很功利,但卻是生活本質。當我們決定結婚的時候,就是選定了一個合作伙伴,搭夥過日子,誰都想要這筆生意獲得共贏。

浪漫的愛情與雞零狗碎的生活如何兼容,這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合作解決的事情。

奇葩說裡,薛兆豐說,結婚,就是辦家族企業,籤的是一張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雙方拿起自己的資源辦企業,彼此能提供不同的資源,比如身體、生育能力、容顏、家庭關係,以及自己未來的增長潛力。

資源與潛力,握在自己手中,如何輸出,如何轉化為優勢,正是這婚姻的學問。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婚姻的正解是除去感情因素,

兩個人也能取得所需



美國一位法官說,“我們把婚姻看作一個商業合同,我們關心的,是雙方怎樣才能締結一個比較公平的合同,這合同怎樣才能更好地履行下去,從而促進婚姻雙方的幸福”。


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張欣與潘石屹兩夫婦,談了4天戀愛就結婚了。張欣第一次見到潘石屹的時候,他穿著一件藕荷色的西裝,很土,頭頂還有點禿。


婚姻的終極殘酷真相:各取所需

他與張欣身邊那些穿著得體、談吐大方的男人都不同,但身上那種泰然自若的氣質,讓張欣有一種想要靠近他、瞭解他的慾望。

潘石屹的思路很奇特,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經常讓張欣覺得很新鮮。還有他骨子裡的厚道和樸實,奉行“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讓張欣覺得,就算這段婚姻失敗了,她也能從中受益。

他們也有“婚姻到頭了”的想法,也會大吵、離家出走,但他們有對婚姻的考量,有冷靜的取捨,最終決定不浪費已經磨合的前兩年,而是各退一步,準備生孩子。

兒子出生後,張欣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很多人惋惜“才女被埋沒”,張欣卻覺得,事業可以彌補男人很多方面的缺憾,但是女人,有愛才會快樂。

有多少女人,會以這種角度取捨問題?愛情與婚姻,是婚姻滋養愛情,不是愛情浸潤婚姻。

兒子上幼兒園以後,張欣與潘石屹開始分工合作,張欣負責建築藝術、空間設計,潘石屹負責商業談判、銷售、與政府打交道,他們一起創造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SOHO中國,在一方婚姻的聯繫下,一起打造了另一方事業王國。

2012年,面對網絡爆料的潘石屹婚外情,張欣說:“每一次的考驗都讓我們的婚姻更穩固。”潘石屹說:“在我摔倒的時候,張欣總是把我扶起”。


知乎上看到一句話:“婚姻最大的本質,要不雙贏,要不雙輸,沒有中間態。”


人無完人,沒有人天生就會處理親密關係。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輸出了陪伴與支持,贏得的是穩固與信任。婚姻的正解,是除去感情因素,兩個人也能取得所需,互相成就,合作共贏。

當“共贏”產生,滋養的,就是我們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