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疫情之下,家成了避風的港灣。

在我們大部分人響應政府號召宅在家裡的時候,還有一部分人沒能宅在家裡,有的令我們感動,有的令我們氣憤,有一小部分不應該呆在家裡卻待在家裡,有的令我們同情,有的令我們鄙視。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一,有人因為責任、使命和擔當,有家不能宅,逆向前行,衝向防疫第一線,令我們感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國家一聲令下,我們身邊很多人離開家,衝到防疫第一線,他們有白衣天使、公安幹警、政府工作人員、環衛工人,還有基層村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他們舎小家顧大家,忍飢受凍,堅守崗位,冒著風險,履職盡責,為儘快打贏防疫戰辛苦付出,甚至犧牲。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在重點疫區湖北武漢,從全國各自家中走出的人們,在抗疫的最前沿,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而又壯烈的畫面,讓我們熱血沸騰。

84歲的院士鍾南山,73歲的院士李蘭娟,他們不顧年事已高,奔赴武漢,衝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敢於直言,吹響第一哨,併為抗擊肺炎已染病去世的醫生李永亮。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響應號召,聞風而動,緊急集結,逆向前行,捨生忘死的幾萬名白衣天使。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堅守崗位,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的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在基層一線,忍飢受凍,履職盡責,為群眾提供服務的基層幹部和社區工作者。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在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加班加點、爭分奪秒趕工的建設者。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在這段難忘的日子裡,我們宅在家裡,總被一些不能宅在家的人所感動,熱淚經常模糊我們的雙眼。

吳小豔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病理科醫生,1月20號,她本來已登上返鄉的動車,可當她看到工作群裡,主任號召35歲以下的醫生積極響應醫院參加緊急救治隊時,她義無反顧地決定下車,重新買票返回武漢,病理科的崗位上很快就出現了這個年輕的身影。她說:“我沒有成家,也沒有照料孩子的負擔,大家都在戰鬥,只有在戰場上,我才能安心過好年。”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九六年女孩甘如意,2017年畢業後在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工作。本人在疫情發生時己回老家過年,她想到同事一個人連續上了很多天班,她決定回單位上班。1月30號他從家裡出發,因為家裡沒有私家車,他靠手機導航,騎自行車,輾轉四天三晚,從湖北公安縣老家回到江夏金口衛生院上班,一路共有300多公里。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今年20歲的佘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四病區的一名護士,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倖存者。她兩次請戰前往一線,給出的三個理由看哭網友:1,全院護士我年齡最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復肯定比年齡大的要快;2,我沒有談戀愛也沒有結婚;3,身為汶川人,我得到過很多的社會幫助,如果我有機會能夠去前線出自己的一點力,我一定義無反顧。兩次請戰後,她於2月2日隨四川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來到武漢,被分配到駐點酒店負責後勤工作,她又三次申請去醫院工作。2月11日,她進入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病區的清潔區。但佘沙還不滿足,又兩次申請得以進入汙染區照顧病患。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長唐莎在朋友圈發的一段話,感動了無數網友。“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是的,他們是白衣天使,他們是戰鬥英雄,但他們也是一個個平凡之人,他們為人之(父)母、為人之(夫)妻、為人之(子)女,他們的家人,也希望他們陪伴在家一起聊聊天,看看電視,刷刷手機,他們也渴望與家人宅在家裡共享美好的生活。但他們深知,國家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深知自己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必須逆風而行,衝鋒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人間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在這場沒有硝煙卻有生死的戰鬥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醫務人員感染超過3000多名,因公殉職的醫務人員已達到30多位,最年輕的26歲,最年長的86歲,犧牲的公安警察(含輔警)30多人,犧牲的公務員(含幹部)15人,村幹部(含村黨員)20多人,這些人成為我們銘記的英雄,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和愛他的人,再也回不了那個想宅的家。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二,有一部分普通人本可以宅在家裡,卻為奉獻愛心成為志願者,而選擇離開溫暖的家奔波在抗疫需要的地方,同樣令我們欽佩。

在疫情最重的武漢,本可以宅在家裡自我防護的人們,卻勇敢的走出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自願服務行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哪裡有需要,就奔向哪裡。

社區防控一線,有他們的身影;物資運輸保障,有他們的汗水;心理疏導支持,有他們的溫馨……他們就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廣大志願者。他們平時是普通的小老闆、社區居民、大學生、或者是公司的白領,還可能是快遞小哥和外賣送餐員,他們大部分生活和工作在這個城市,也有的以前從沒有來過。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何輝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在武漢疫情暴發之際,自己沒有選擇躲在家中,而是自告奮勇成為抗疫一線的一名志願者,他積極奔赴在各大醫院,義務接送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最終不幸感染肺炎犧牲。如果何輝選擇在家裡,他感染的機會就會降低,甚至不會感染病毒。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28歲的陳靈毓是服裝公司的一名銷售助理,一個地地道道的武漢姑娘。在這個特殊時期,她看到有人在群裡求助,便想辦法買了3000個口罩捐出去,後來他又主動加入了武漢專車志願者車隊,每天接送義務工作者上下班。她說:“我愛武漢,無論她好還是不好,能夠做一個自願者司機,讓我每天都能安穩地睡覺。”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付文傑是武漢科技大學的在職研究生,出生於1990年。武漢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籌錢捐贈物資。他稱自己賣掉了一套公寓和幾臺車,籌集近300萬元用於購買醫療物資,親自送到武漢各大醫院。但他自己卻不幸被感染,所幸是輕症。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如果我命數至此,死在了疫區,就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灑在長江裡,讓他漂回湖南,報答陪伴我的祖國、家人、老師、朋友,還有我的理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武漢抗疫激戰正酣時期,志願者鄭能量“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的悲壯誓言,令無數人淚奔。從大年初一至今的幾十天裡,這位來自湖南長沙的90後冒著隨時被感染的危險,奔波在武漢市區的大街小巷,義務接送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運送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的患者屍體,轉運各地援助武漢的抗疫物質,為有需要出行的市民提供幫助……成為疫魔籠罩下武漢街頭的最美“擺渡人”。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汪勇、華雨辰、喻俊、張帆、胡倩……象這樣的名字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在為武漢的抗疫奔跑出力。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不僅僅在武漢,不僅僅在湖北,不但在城市,而且在農村,到處都有千千萬萬志願服務者美麗的身影,盡其所能,服務抗疫,奉獻愛心,溫暖他人,哪裡有需要,就隨時出現在哪裡。

三,有些人本應該宅在家裡,卻偏偏出來遛達,給抗疫添亂,給社會添堵,受到應有的懲罰。

按照規定,從疫區回來的人員必須主動報告登記,並在家自覺隔離14天。少數人不報告登記也就算了,你自己在在家裡隔離也行,他偏偏隱瞞自己的行蹤,參加聚會,四處遛達,恨不得跑遍全城。結果不僅自己被確診,而且還傳染給其他人,有的甚至因為一個人,幾千人被同時隔離,給我們的抗疫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我們已經看到,這樣的人已經受到懲罰,有的頭天出院,第二天就被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刑拘。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根據政府的號召,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應該宅在家裡,既是保護自己,也是配合防疫工作。實踐證明,大部分人都做到了,但也有極少數人宅在家裡久了,就想四處遛達,對工作人員的善意勸阻不但不聽,而且惡語相傷,無理取鬧,甚至罵人和打人,給我們的工作人員帶來不應該的麻煩。說老年人年齡大了沒文化,不聽勸阻還可以理解,可我們發現一些年輕人也很固執,比老年人還更容易衝動。如果說我們的一般的老百姓覺悟低,不配合工作還可以理解的話,可是我們的一些工作人員甚至小小的領導,覺悟也不是很高。不知道這些人想過沒有,你宅在家裡呆膩的地方,卻是我們抗疫英雄奢望想回去而不能回去的地方。不怕你胡鬧,善惡終有報。這少數該宅家不宅家而胡鬧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有的被訓誡,有的被拘留,有的收到黨政紀處分,最嚴重的被刑拘。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四,有的病人本應該在醫院接受治療,卻被迫宅在家裡,我們為之揪心,有些病人不願去醫院卻願意宅在家裡,卻引起大家的公憤。

在武漢剛剛封城疫情暴發的時候,很多發熱的病人應該在醫院接受觀察治療,但由於醫療資源有限,醫院無力接收,這些病人只能在家隔離治療,等待床位入院。有些輕症拖成重症,有的在家隔離措施不當感染到家人。當我們看到這些消息時,為之同情,感到揪心,也暗暗地為武漢加油。好在後來國家和湖北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新建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改建十幾所方艙醫院,緊急徵用部分高校和賓館,加之調來更多的醫護人員和設備,武漢市很快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確診人數快速下降,我們才放下心來。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而在武漢普通感染者一床難求的嚴峻形勢下,一個退休幹部,官至廳級的原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陳北洋,已經確診感染,大家勸他住院治療,只是因為醫院沒有相應的廳級病房,拒絕入院治療,堅持在家。但在家期間在小區院裡四處遛達,大家多次勸阻無效,引起鄰里憤而舉報。在中央指導組和湖北省主要領導過問督促下,經多方勸說勉強同意去醫院接受治療,但拒絕乘坐醫院救護車,最終乘坐單位派出的公務車。此事持續發酵,引起網友公憤。儘管後來陳北洋向大家道歉,並且受到相應的處理,但仍難解大家的心頭之憤。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面對疫情,宅不宅家,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有人說,疫情是一面鏡子。那我說,面對疫情,宅家與不宅家,更是一面鏡子,演繹人間百態,折射人間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