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4月份後才開工,大概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經濟的壓力?

如果單單看個人的存款,全國不說90%,最少80%的人撐到四月份開工應該沒有問題,畢竟2個月的收入,對於愛儲蓄的中國人而言,存下2個月收入的存款並不算是一件多難的事情。但是現實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簡單的。

如果4月份後才開工,大概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經濟的壓力?


如果真的4月份在開工的話,那麼最少三分之一的人撐不住,當然這個不是指他們的存款撐不住,是他們就業的單位撐不住,單位撐不住,個人就要失業,而短時間裡大批量的失業人員,要想再就業,難度就大大增加了,所以當4月份開工時,會有很多人發現自己寂靜無工可做了。

按照2020年2月6日清華大學團隊的調研預計:受疫情影響,我國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也就是說只要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超過2個月,全國近三分之一左右的企業都得拜拜。

很多人或許不理解,認為企業以往賺錢這麼多年,怎麼短短兩個月就會撐不住呢?很多企業確實不是沒錢,只是沒有資金流,而資金流斷裂是最恐怖的,這也就是財務上為什麼會有一個:“現金為王”的概念來說明現金很重要。

如果4月份後才開工,大概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經濟的壓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企業經過前幾年的努力發展,到今年共賺了1個億,但這1個億並不是都在公司賬戶裡的,其中4000萬元體現為存貨、3000萬元為應收賬款、2000萬元投建各類固定資產、500萬元為預付賬款,企業賬戶上目前的現金實際僅有500萬元。假設企業每個月的固定開支為800萬元【不算原材料成本】,以往企業每個月銷售可以回籠資金3000萬元,假設原材料成本為2000萬元,扣除原材料成本後,可以一直維持穩定的1000萬元/月的收入,再扣除固定開支,每月還能節約200萬元,那麼企業經營沒有任何問題,但一旦企業停工失去收入,賬面上的500萬元連一個月都撐不過去。這就是資金鍊斷裂。現實中很多企業可能經營本身沒問題,但是因為資金鍊斷裂(一般都是盲目快速擴張所致),導致企業逾期、欠息,最終引起供應商全部追討貨款,企業被迫倒閉。

很多人會說企業為什麼不多留點資金在賬戶上,當你做到老闆你就知道,大部分人都會有野心,想著繼續做大,所以會一直在投資,當然並非說企業都不在賬戶上留任何資金,一般90%以上都會留足1個月所需;70%會留足2個月左右的所需;50%左右的企業才有可能留足3個月,留足6個月的基本不會超過5%。因為企業主們的信念就是錢放在賬戶上是最傻的,只有再投資才是明智的。

如果4月份後才開工,大概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經濟的壓力?


4月份在開工的話,單單看存款的話,80%的應該不成問題,但是考慮到後續的影響,估計最多就60%的人可以撐住,所以並非越晚開工越好,不是每個人都是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央企、國企員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