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別名蒼子、牛蝨子、豬耳、菜耳、老蒼子等,是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90釐米,根紡錘狀。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的莖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圓柱形,直徑4-10毫米,上部有縱溝,被灰白色糙伏毛。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葉三角狀卵形或心形,長4-9釐米,寬5-10釐米,近全緣,或有3-5片不明顯淺裂,頂端尖或鈍,基部稍心形或截形,與葉柄連接處成相等的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有三基出脈,側脈弧形,直達葉緣,脈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糙伏毛;葉柄長3-11釐米。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雄性的頭狀花序球形,直徑4-6毫米,有或無花序梗,總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狀,託片倒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端尖,有微毛,有多數的雄花,花冠鐘形,管部上端有5寬裂片;花葯長圓狀線形;雌性的頭狀花序橢圓形,外層總苞片小,披針形,長約3毫米,被短柔毛,內層總苞片結合成囊狀,寬卵形或橢圓形,綠色,淡黃綠色或有時帶紅褐色。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在瘦果成熟時變堅硬,連同喙部長12-15毫米,寬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刺極細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幾不增粗,長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點,或全部無毛;喙堅硬,錐形,上端略呈鐮刀狀,長2.5毫米,常不等長,少有結合而成1個喙。瘦果2,倒卵形。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的種子要求不大,只需將種子清洗,然後進行風乾即可播種。如果需要貯藏一段時間,可將種子放入溼沙中進行貯藏,不過由此種子的發芽率會逐漸下降。貯藏時間不宜過長,不僅不利於發芽,出苗也會不整齊。蒼耳一般在每年中秋節前後進行播種育苗,播種前做好育苗床,挖好育苗溝。然後將種子放入育苗溝中,施足基肥,覆好地膜,等到出苗率達到80%左右時將其揭開。出苗後15天左右及時追肥澆水,做好田間管理,當幼苗長至65釐米左右時即可移栽定植。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種子出苗後不僅要根據幼苗生長情況移栽,還要觀察天氣,通常最佳移栽時間在早春。在移栽前要澆足水,挖出幼苗後將殘根剪短,帶土移栽,移栽不宜過深,移栽後將土壤踩實然後澆足定根水。控制好定植密度,挖好定植穴,因為蒼耳是雌雄異株,有價值的部位為果實,因此要保證有足夠數量的授粉樹與結果數。防止授粉不均,影響結果率,導致產量下降。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移栽後做好肥水管理,根據土壤的含水量及時澆水,但是水分不宜過多,因為蒼耳根部較淺,容易產生澇害。肥料可使用農家肥,記住要充分腐熟,否則會燒壞根部,營養吸收運輸受阻,影響生長。並且要及時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結,雜草橫生,對蒼耳的生長造成威脅。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蒼耳以全草、根、花和帶總苞的果實入藥。

蒼耳生長在平原、荒野路邊、田邊,果實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

此植物的總苞具鉤狀的硬刺,常貼附於家畜和人體上,故易於散佈。為一種常見的田間雜草。種子可榨油,蒼耳子油與桐油的性質相仿,可摻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氈的原料。

蒼耳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生長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