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一杯清茶,萬種滋味,不同的人能從茶裡喝出自己喜歡的味道,而不同的人開出的室,也是各有風味。或一間竹屋,或一棟小宅,不論大小,不拘地方,只要有心,茶便香。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寒冷的冬日裡,愛喝茶的人總希望有茶有院有陽光,或許你理想中的陽光茶坊都在這裡。


北京·竹屋茶室

與大自然共飲一杯茶


地址:北京G6京藏高速公路53號長城腳下的公社

特色:隈研吾、竹屋、光線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你還記得電影《志明與春嬌》中出現的竹屋場景嗎?它就在長城腳下,還是一間由日本著名設計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名為“竹屋茶舍”。竹屋是「長城腳下的公社」十二座住宅當中的其中一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隈研吾以“讓建築消失” 的設計理念,營造人在自然中的感覺,就地取材中國特色的竹材,打造了這間竹屋。遠觀若即若離,讓人分不清是竹屋還是竹林。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門隔出的“茶室”有十多平方米,六面被竹環繞,架於水上。有一條石橋通向茶室,四周被淺水環繞。竹形成的“牆”或疏或密。仔細一看,竹竿隔斷有兩層,卻並沒有插入水中,而是輕輕巧巧地圍住4個角落。屋頂竹竿架在玻璃下,稀疏一層,正好讓陽光透過空隙灑落。一張方桌,一枝玉蘭,三個蒲團,如此通透、清靈。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坐下來,日頭隨著時辰漸漸移動,陽光透過竹縫一寸一寸挪移,好似自然的光影魔術,變幻莫測。喝茶在於品,在於享受難得的恬靜。天大地大,還有比大自然更適合的茶室嗎?竹屋茶室,便勝在自然。


北京·拾一區

琴棋書畫詩藝茶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西街11區37號樓2層

特色:品茗、賞器、讀詩、繪畫、學手藝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北京的拾一區有450平方米的開闊之地。幾個大空間經過巧妙地規劃設計之後,根據喝茶、說茶、賣茶等功能分區。從十幾張簡潔的原木茶桌,到日式的榻榻米茶座;從溫暖明亮的燈光,到蒼勁古樸的盆景。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充滿禪意的茶空間,又不失現代審美的簡潔時尚感。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拾一區,主要以巖茶為主,與武夷山志同道合的茶人合作而制。與好看的動作和茶藝表演相比,拾一區更願意分享多年喝茶的經驗,讓大家懂得如何識茶、品茶、沖泡好茶。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除了喝茶,拾一區會定期舉辦茶會茶課、國學古琴書畫手藝等文化雅集及各類展覽,老師都是各路行家,若有興趣前來體驗,30元即可品茶讀人生,當然你也可以在這裡和你的團隊邊吃茶邊進行一場思想碰撞或者與友人開一場屬於自己的分享茶會。


北京·般若堂

禪茶一味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四惠大廈1025W

特色:禪意、生活茶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般若 ( bō rě ),梵語,意為“辨識智慧”,小婉希望能夠通過禪與茶學會感知萬物本源。

大約70平米的店鋪,被小婉打造成一間茶室、一間展廳的樣式。踏進去的第一眼,便看見正前方一排綠意盎然的翠竹。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對宗教文化稍有了解之人,只聽“般若”兩字便知店主小婉信佛。店鋪內,掛著多幅慈目威儀的佛像。佛教講究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小婉便講究“生活茶”,不把喝茶當作儀式,而是一種融入言行舉止的生活方式。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不教茶的週末,小婉便組織一場精緻的手作活動,插花、畫畫、刺繡,或是欣賞自己收藏的茶器。小婉愛收藏,店鋪內左邊一面牆的壺、碗、杯、碟,各式茶器被鑲嵌在多寶閣內,錯落有致。於她而言,此生能夠嘗玩遍茶,賞千隻杯,收百把壺,便再幸福不過。


上海·尋芳園

喝茶就要自由自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進賢路169號3樓

特色:古今混搭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尋芳園在3樓,樓下是璞素設計工作室。茶室四四方方,看得出是露臺改造而成。東、北二牆以玻璃圍合,並由地面砌了一面齊胸高的“紫竹牆”。竹杆端直挺秀,竹節星羅棋佈,盤坐其間,若置身竹林。

茶室榻幾架櫃、書畫瓷皿等一應俱全,卻並不拘於古代陳設定勢。左邊宜家博古架,安放茶器,右邊明時木製櫥櫃,安放茶葉;窗臺上既有不鏽鋼榨汁器,也有古董石刻匾額“尋芳園”。古今中外,配得肆意瀟灑。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店主陳燕飛在研究了中國古代茶席典籍,體驗了日本茶道後,他愈發反對那種拘謹的喝茶方式。

低矮茶几置於大塊毯上,席地而坐,可茗茶品香;及手之處,可玩瓷賞石;起身俯瞰,樓下小院盡收眼底。喝茶,就要這麼自在。


上海·茶之路

閒庭養花 路上尋茶


地址:上海市富民路156弄盡頭的小院

特色:枯山水、庭園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推開弄堂盡頭小院的門,一個小小的庭院,樹木長勢喜人,山茶、南天竹各自茂盛。地上鋪滿青苔,幾枚鵝卵石鋪就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頗具禪意。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步入室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壁龕中的照片。“沒有用傳統茶室的掛軸,而是採用了具有禪境的當代攝影作品,作為‘畫’的元素。”夏楠說。室內同樣很小,一方茶桌、一個田字櫃、一張博古架,灰牆灰地,幾分清冷,倒是個喝茶的好地方

為什麼叫茶之路?源於媒體出身的他們做了一期《茶之路》別冊,“探訪茶山茶人,追尋茶之真味”很受歡迎,繼而成書出版,茶室念頭由此誕生。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養護庭園時常會有驚喜,不時冒出幾株蕨草,或一株彼岸花,或一根綿棗兒。”開幕日飲茶,便在園中折了一隻南天竹、一根蕨草用作插花,算是他們澆灌的收穫。


重慶·碧溪山房

不圖錢 只圖樂


店址:重慶市渝中區大坪龍湖時代匯九號樓0707

特色:不收茶錢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江畔的碧溪山房,就開在商業街裡,鬧中取靜,自成天地。開茶舍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能喝到各種好茶,正好在廣告公司待得久了,想換個生活方式。從喝茶到尋茶到最後開間店,江畔的生活慢了下來,每一天都在學習,每一天都很有規律。

開茶舍,卻不收茶錢。她更欣賞和喜歡那些真正愛茶的人來店裡小坐,一起互動聊天,交流喝茶的經驗。如果來者帶著好茶來喝,江畔也自然拿出好茶來應,這是很有趣的方式。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除了茶,在碧溪山房還有各種杯子、飾品等小物,江畔喜歡收集,更喜歡經過人手的物件,手工捏製的茶杯、手工雕刻的飾物,全都被江畔收集在自己的茶舍:“只有經過人手的東西,才是有溫度和靈魂的。”


上海·閒月茶館

飲一杯時髦茶


地址:上海徐彙區的高郵路36號

特色:AR科技、獨家拼配茶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一棟老洋房,帶著些許民國的歷史感、些許海派的風姿,透著老上海的風情。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灰加黑的外觀,中式月亮門,步入大廳,除卻地板,牆面、懸浮式鋼構樓梯、天花板,包括放茶的博古架,都是一水的黑色。這大片的黑色並不給人帶來壓抑感,反增添了幾分寧靜。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打開一樓盡頭的包房,感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桌面上流動的畫面栩栩如生,花與葉漫天飛舞,給人一種身在電影大片裡的真實感;優美的漢字,《清明上河圖》緩緩略過,彷彿步入故宮博物院。這般觸動心靈的全息影像,如此美輪美奐的視覺聽覺盛宴,此間,真的是一家茶館?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入座後,茶管家仔細詢問口感、喜好。在光與影的交織中,茶桌上山水筆墨,花捲花朵繽紛呈現。伴隨著光影、音樂,茶管家端上茶具,開始沖泡,同時介紹茶葉的沖泡方式和口感特徵。伴隨著AR影像,我們開始獨自沖泡的悠閒時光。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茶空間由一個國際團隊打造,就是想顛覆傳統茶館給年輕人的距離感。館主燕燕請專業團隊尋訪各地產茶區,針對不同消費者推出近100種單品茶、季節性量產茶和獨家拼配茶。配上精心打造的茶具、天然食材製成的茶點,還原純正的茶飲體驗。


臺灣·九份茶坊

藝術與茶兼得


地址:臺灣新北市瑞芳區豎崎路21號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九份,一個擁有獨特的舊式建築、坡地以及懷舊風情的小鎮。以畫者自居的洪志勝先生是來到九份開茶館的第一人。1991年,28歲的洪先生獨自來到九份寫生,並在這裡置辦房舍,於閣樓上開起了憑海臨風的茶室。

“賣茶是為了生計,畫畫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洪先生坦誠地告訴我們,他經營茶室的大部分收入都供自己到各地畫畫寫生所用。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隨著九份的走紅,大大小小的茶館慢慢遍佈這裡的每一個角落。但洪志勝,將“翁山英故居”這棟曾經見證九份百年滄桑的老建築,以“茶、陶、畫”為主軸的經營理念,從保存的角度整建修成充滿人文氣息的藝術空間。


有茶,有院,有陽光,這才是茶人的生活

洪先生的經營從賣茶到九份藝術館、陶工坊,並出售自己設計和製作的茶器。但二十多年來,茶客300Nt/位的收費標準從未變過。很多人問他,“物價漲了那麼多,你不會虧本嗎?”洪先生笑而不答,這是他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