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就是活三個字:“愛、攻、守”


人活著就是活三個字:“愛、攻、守”


人活著其實很簡單,由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網絡上出現了很多理論和學說,有儒家、道家和佛學;有國內哲學和國外哲學;再加上專家、學者和作家們一插手,再加生網絡作者的熱情參與,這樣,就把人們弄糊塗了,在溫飽的前提下,越來越不知道應該怎麼活了。其實,人活著就是活三個字:愛、功、守。

1愛。所謂“愛”就是指先愛身邊的人。美國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得了癌症,在去世前所留下的遺言中有這樣一段話:

不斷追求財富,只會把一個人變成像我這樣扭曲的行屍走肉;

失去的物質能夠找回,唯一一件找不回的東西就是生命;

像愛寶貝一樣愛你的家人、配偶和朋友;

善待自己,真愛他人。

所以,愛應該貫穿我們的一生之中,在任何一個階段都離不開愛自己的家人、朋友和他人。


人活著就是活三個字:“愛、攻、守”


2 攻與守的關係

前半生以進攻為主,以防守為輔。我們每個人,從記事起就開始攻,努力學習,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大學;從大學畢業到參加工作,工作之後還是一直不斷地“進攻”……有的人的進攻比較成功了,要麼地位升高了;要麼轉了大錢;要麼出了名,成了名人。但絕大多數人則是“半成功”,說成功不確切,因為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說不成功也不確切,因為自己有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把老人贍養了,把子女教育成人了,這也算是小成功,因此,絕大多數人屬於“半成功”。


人活著就是活三個字:“愛、攻、守”


後半生,以防守為主,以進攻為輔。

人到了五十歲之後,大勢已去,終於知道了“鋼是鐵打的了。”自己根本沒有那個“金剛鑽”,所以,很多“瓷器活”幹不了了,只能乾點“零打碎敲” 的活了,“磨剪子搶菜刀”還可以,複雜點的事情幹不了了,所以,到了這個年齡,就應該以防守為主了。

我們要防守的內容有很多,比如:

防守住自己的家庭的穩定性和牢固性,不再出現分崩離析,當然有名、有地位的人就不在此列了,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老牛啃個嫩草”的事例,但,那畢竟不是普通人的經濟能力所能承受的,還是老實本分點好。

防守住自己的身體。正如作家賈平凹所說:“不讓身體得病,不讓情感得病,不讓靈魂得病”。

防守住自己的情操和名聲。人奮鬥一輩子,如履薄冰,謹小慎微,怕別人說三道四,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自己的名聲,到了晚年,更要精心呵護,凡事長個心眼,不要落入別人的圈套。人年輕時沒有爭來的東西,到了老了更沒有希望了,還爭什麼?防守住老年的晚節和名聲很重要,否則,餘生將在悔恨與羞辱中度過……

3 歷史上或文學名著中的攻與守的例子

西漢:張良與蕭何既善於攻,也善於守;韓信只善於攻,不善於守,所以不得善終。

《三國演義》中:曹營中司馬懿與賈詡既善於攻又善於守;西蜀陣營中,諸葛亮既善於攻,也善於守,關羽不聽招呼,諸葛亮略施小計,讓劉備把關羽派到了荊州,斷送了性命,諸葛亮為自己掃清了障礙,這是主動守的例子。吳國中的魯肅,既善於攻也善於守,壽終正寢,無論本國還是在敵國都留下了好名聲。

唐朝:郭子儀既善於攻又善於守,他家的祖墳被掘,他還替仇人辯解,讓小人無孔可鑽。高黑狀也找不到門了,他晚年既保全了家人,也保全了自己的美名。

北宋:岳飛只善於攻但不善於守,結果令人唏噓;秦檜既善於攻又善於守。

明朝:劉伯溫只善於攻不善於守,與實權派胡惟庸劃清了界限,結果被毒死;李善長既善於攻又善於守,不幸的是:他遇上了一個沒有人性的主子---朱元璋。

《水滸傳》中,只善於攻的有:晁蓋、林沖、李逵等;既善於攻又善於守的有:宋江、吳用、武松、魯智深等

《紅樓夢》中,既善於攻又善於守的有:賈政、王夫人、賈雨村、薛寶釵、襲人……;只擅長攻不擅長守的有:王熙鳳、鴛鴦、林黛玉……

《西遊記》中,不需要守,只喜歡攻也沒有事的是孫悟空,從這裡看,只要你的本領十分大,你完全沒必要畏首畏尾,但這樣的超人太少了;不能攻但能守的是沙僧;既不能攻也不會守的是豬八戒。

大清:既善於攻又善於守的有: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從個人角度,不從國家角度);大臣有:曾國藩、李鴻章……只善於攻不善於守的有:多爾袞、鰲拜、隆科多、還有晚期的吳三桂等,他們的結局都很悲慘。

總之,人活一世就是活三個字:愛、攻和守。

愛要貫穿人的一生;在前半生要以攻為主,以防為輔;後半生要以防為主,以攻為輔,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不攻,守住自己的果實,不讓它爛掉就不錯了……

不倒翁 2020,3,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