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緊張的空氣,尷尬的空氣,輕鬆的空氣,渾濁的空氣,凝固的空氣,甜美的空氣……大島凪,總是能夠“讀出”空氣中的氣氛,敏感的就像狗一樣。

但更多時候,處處察言觀色,時時討好別人的她,其實活得還不如狗兒自在。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原本早上已精心準備了便當,可同事們中午要外出吃飯,為了不破壞氣氛,她不敢說自己帶了便當;每天晚上,將同事們發的所有朋友圈,微博挨個打開點贊,即使合影時把她拍的像小丑一樣;

上司發現文件中的錯誤,大發脾氣。為了緩和緊張氣氛,她就主動背起別人的“黑鍋”;在當事人沒啥誠意的道歉後,還微笑著說“沒關係的,我懂我懂”;

同居幾年,男友不肯對外公開兩人的戀人關係,也遲遲不提結婚的事,為了避免尷尬的氣氛,她乖巧的避而不談,隱忍不語。

職場人際和戀愛關係共同碾壓下,終於,大島凪爆發了:她扔掉家中所有舊物,刪除所有社交軟件,摔碎手機,騎著自行車逃離東京和一切舊關係。而迎接她的,將是MUJI般的鄉間生活,田園夜蟬,竹筒涼麵……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被戳中爽點的觀眾們嗨起來了:這不就是我最嚮往的嗎?甩掉所有不堪,搬到嶄新的地方,按下人生重啟鍵,想想都會開心到起飛。於是,第一集結束時,豆瓣評分飆升至9.4分。

但是,隨著劇情的開展,大島凪的“新生活”漏洞百出。恢復理智的觀眾們,逐漸對大島凪的人設開始吐槽和不滿,豆瓣評分最低時曾掉落到8.3分。

欸?這是為什麼呢?


大島凪的“新生活”暴露了什麼問題?


如果你有一部老款手機,總是出故障,不是崩盤死機,就是內存小到連照片下載都保存不了。

按照正常思路,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直接換一部內存大的新手機。如果有人用【將手機上的舊APP卸載,再重新下載內存小的APP】當作解決方案的話,我們大概會笑他白費力氣。

但如果套到人生呢?

人的思維模式,好似不同手機型號。8G和256G之間的差距,你我心知肚明。

因此,當大島凪不升級內存設置,而是強行以8G的思維模式,試圖啟動重啟256G的人生時,失敗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遇到男二,又變回那個過度依賴別人,失去自我的大島。

-遇到新工作,又變回察言觀色,唯唯諾諾的職場習慣。

-回到家裡,原生家庭的陰影再次覆蓋,分分鐘變回任人宰割的孬種。


新生,是突破舊我,內存增容變大,產品升級迭代。而不是換個地方,和陌生人再過一遍原來的生活。


從大島凪劇中表現來看,她屬於典型的僵固型思維——刻意維持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害怕袒露自己的真實想法。當無法接納或接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時,會向內攻擊,產生內疚和自我指責。

她的新生,真正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切換為成長型思維——關注自己內在成長,而非他人觀點。遇到挑戰,會視為成長的機會,從批評中學習,從別人的成功中得到啟發的思維方式。

思維模式不改變,換哪也沒用。雞血喝完,腦熱期一過,就會打回原形,回到原來的舊習慣中,週而復始。所以,曾有人說,如果我們把人類所有的財富打亂混合後,再重新公平分配的話。不出幾年,所有人的財富狀態仍會恢復到現在這樣——因為決定你此刻狀態的,不是外在的境遇,而是你內在思維層次的水平。

因此,不改變思維模式下的努力就像在跑步機上飛奔,貌似健步如飛,實際上一直是原地踏步而已。

這是大島凪“新生活”重啟失敗的關鍵,也是讓觀眾越看越不爽的原因。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如何改變才算新生呢?

面對生活的一萬點暴擊,除了逃避或者硬懟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作為相貌普通,沒有家世,智商一般的大島凪,如何自處呢?


一、建立人生的全景地圖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人生的際遇,成功與否,很多時候,並不只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它很大概率是家族努力,與當下時代的化學反應物。

因此,想改變的時候,不能只聚焦自己和當下,而是需要建立人生全景地圖。

在這張地圖上,你屬於哪個級別的玩家?你的終極Boss在哪?一共有多少關級?你擁有哪些資源和武器?有沒有時間限定?有多少條路徑可抵達?你的敵友都是誰?


只有建立並細緻分析地圖全景之後,所制定的攻略和行動,才有可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

大島凪缺的不是勇氣,不是夢想,更不是執行力。她缺少的正是這樣一套對自己,對社會全局化的,系統化的全景認知。這個問題不解決,那無論她多學多少溝通技巧,PPT做的再美都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空中樓閣,終有一天會坍塌。

就像梁寧說的,“我們都是附著於生態系統生活的,對於自己附著在什麼樣的生態系統,其實是要仔細打量一下的。因為它會決定你的高度,甚至生死。“


二、突破核心關卡

成長,就是遇到了核心關卡,你各種努力把它打通,然後就能快走幾步或提高几級。找不到核心關卡或者突破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成長失敗。

比如,找不到自己核心關卡的大島凪。

為自已能在買菜算錯帳時,勇敢說出來而激動;為自己夜行騎自行車去大海邊扔前男友鑰匙而亢奮,為自己成功拒絕了陌生人的街頭推銷而喝彩,為自己改變個髮型而振奮不已……

姑娘,這輪攻堅戰沒打到實處啊!只炸掉幾個沒用的小山頭,敵軍的司令部依然杵在那兒呢。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不過,這也正是編劇的細心之處。

大島凪的人設,是一名從北海道小鎮來到東京的女孩,在東京過的是兩點一線的打工仔生活,每月薪水除了繳納基本房租和生活費,其餘的要郵寄給媽媽。所以,她真的是沒有空餘時間和閒錢去增加個人見識的。而見識,恰恰是大島凪最應該攻克的核心關卡。

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意味深長:

小麗媽鼓勵有駕照的大島凪開車出去,見識外面廣闊的世界。大島凪卻說,開快車什麼的就不用了,我走路去或者騎自行車去就夠了。小麗媽這樣啟發她說,

“正如同有些地方只有走路才能去到一樣,同樣也會有些地方只有開車才能去到。你這樣會錯過很多風景的。選擇變多了,你難道不會覺得內心澎拜嗎?就像火山爆發一樣。“


結果,一直到全劇終,大島也沒邁出這一步。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見識的侷限,是大島凪這個人物最大的悲劇。

如果大島凪增加見識,升級思維,她就能夠發現解決問題,不是隻有AB選項,還有第三種甚至第N種選擇。


例如,賺錢的途徑不是隻有打工、開店這樣的傳統方式,還有很多種。凪特別擅長節約之道,懂得如何省錢又過的舒心健康,一雙巧手不僅能夠自制各種醬汁,燒的一手好菜,還有祖傳醃製醬菜的秘方,偏又生得一張昭和顏,尤其懂得挖掘生活種的小確幸……這樣的她,成為日版李子柒指日可待啊。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這讓我想起魯迅打過的一個比方。

“鄉下人常常誤認為一種硫化銅為金礦,空口和他說,是說不明白的,或者他還會趕緊藏起來,疑心你要白騙他的寶貝。但遇到一點真的金礦,只要用手掂掂輕重,他就死心塌地的:明白了。”


年輕時,儘可能多的增加見識,自然具有辨別優劣真偽的能力。

見識不足,不但會導致選擇受限,還極易使人內心侷促,總要疑心自己被世界怠慢。其實呢,有些怠慢,或許是無心。人見識多了,格局大了,心裡的大事多了,自然就無暇顧及雞毛蒜皮了。


寫在最後

雖然沒抓到人生重啟的重點,但最難得可貴的是,大島凪有勇氣去開始改變。僅憑這份勇氣,就已經甩掉世上90%的人了。只要始終帶著這份覺察上路,相信她遲早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現實中的我們呢,手裡也握著一份或長或短的《問題清單》:

職場人際關係中的明槍暗箭;走不下去的婚姻關係;陷入財務困境的難題;職業晉升路上的天花板;與家人長期齟齬不和的冷戰;老是不開竅的孩子;一個恐怕只能進法院才能解決的麻煩……

問題越多,像凪一樣的姑娘們,越須銘記愛因斯坦的話:

人們不可能用製造問題時的思維水準來解決問題。


看遠一點,生命才有無窮可能。


《凪的新生活》:搬個家,換個城市就能新生嗎?別搞笑了



關於本文

作者:RubyWuu. 複雜人生的簡化人,苦悶生活的解悶者。專治各種不高興。願碼字千文,與君暢懷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