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雲南教師資格考試常見知識點“商鞅變法”--高中歷史

轉眼間就踏入了3月份,有部分小夥伴已經開始為2020下半年雲南教師資格考試

做準備了,那你開始了嗎?下面,雲南中公教育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商鞅變法”中常考知識點,大家可以記一記,為2020年考試做準備!

一、考情介紹

“商鞅變法”是初中教師資格考試中歷史學科的常見知識點。這一知識點的考查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及材料分析題,考查的角度主要為商鞅變法的原因和具體措施。重點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難度適中。在此,我們精選了部分習題,幫助各位考生複習備考。

二、典型例題

1.熱播電視劇《大秦帝國·裂變》講述了秦孝公大膽起用商鞅進行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的故事。電視劇中,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農民想獲得爵位最好的途徑是( )。

A.努力耕田織布 B.在戰爭中建立軍功

C.努力開墾荒地 D.經商發財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對商鞅評價很高,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幹年”。商鞅的變法內容中,直接促進封建經濟發展的措施有( )。

①改革土地制度 ②推行縣制 ③獎勵軍功 ④重農抑商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3.據記載: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這反映了( )

A.孔子的弟子注重務農 B.當時牛耕開始出現

C.牛耕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D.當時牲畜是財富的象徵

4.戰國時期的各國改革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成效最為顯著。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獲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D.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願望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科一 宗至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無刑也。而民莫敢為非。是一國皆善也……

——《商君書·畫策第十八》

材料三 商鞅變法則是戰國變法運動中的最輝煌篇章。作為戰國各國變法中最為全面、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商鞅變法規模大、措施全、歷時久、推行力度大,從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幫助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正確道路,為秦國日後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面貌。

——《中國古代史資料》

問題:

(1)有人說,商鞅變法通過限制特權,來追求社會的公平與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體現的?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保障這一思想實現的方式。

(2)材料二中反映了商鞅治國思想是什麼?其出發點是什麼?你如何評價?

(3)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和經濟的角度說明商鞅變法哪些措施“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面貌”?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商鞅變法中規定獎勵軍功,凡是在戰場上殺敵立功的人,不論出身,按功勞大小,賞給爵位或官職,故B項正確;商鞅變法中獎勵耕織,並不是最好獲得爵位的方式,AC項排除;商鞅變法中對商業是採取重農抑商的,D項排除。

2.【答案】D。解析:商鞅變法在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重農抑商,重視農業的發展。故①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建立縣制是在政治層面的內容;獎勵軍功是在軍事層面的變革內容。排除ABC項。

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司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牛耕已經出現,故B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名字的特點,未體現務農風氣,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牛耕的廣泛推廣,排除C項。材料無法說明牲畜在當時作為財富的象徵,排除D項。

4.【答案】C。解析:判斷一個改革成功與否的標誌不是看改革者的結果,而是看改革是否順應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故C項正確。秦孝公的支持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A項排除;商鞅變法是符合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需要,並不是人民的利益,B項排除;商鞅變法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願望是商鞅變法的性質,並不是根本原因,D項排除。

5.【參考答案】

(1)體現: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思想:以法治國;出發點:維護秦國君主統治;評價:有利於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嚴刑酷法會激化社會矛盾。

(3)措施:政治上,廢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權制;經濟上,廢除井田制,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