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作者|寧鏡誠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泰坦尼克號》

如果你問我,有哪部電影值得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第二遍?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你這部影片的名字一一《泰坦尼克號》。

這部上映於1997年12月19號的影片,經過3個月的口碑發酵,北美票房就達到了驚人的4.7億美元。不僅如此,“泰坦尼克號”沉沒之時激起的海浪,即便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仍泛著陣陣漣漪。

《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彼時響徹了我國的大街小巷,貌似人人都能哼兩句裡面的歌詞,人們被影片中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所感動的同時,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份刻骨銘心的愛。

影迷對於《泰坦尼克號》到底有多鍾愛?

當時一位在時代廣場正排隊買影片錄像的女孩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在影院已經足足看了14遍。影片的原聲大碟在未獲奧斯卡之前,也已經賣出了百餘萬張。

隨著票房和口碑的持續高漲,《泰坦尼克號》的全球票房最終達到了驚人的18億美元,這個記錄在11年後才被打破,堪稱影史上的一大奇蹟。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在第70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泰坦尼克號》作為新王登基!

它不僅奪得令人咂舌的14項提名,最終還拿走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11項大獎,導演卡梅隆當年上臺領獎時意氣風發,他模仿傑克在船頭的那句臺詞,對著全世界高喊:

“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

眾所周知,“泰坦尼克”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泰坦”,泰坦向宙斯發起挑戰後慘敗,最後被打入大西洋底。有人說,看泰坦的結局彷彿就能知曉,《泰坦尼克號》講述的終究是個悲劇。

影片中的故事對於大家來說早已耳熟能詳,它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第一次啟航時,不幸撞上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來自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他們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露絲的感人故事。

魯迅曾說:“悲劇就是將人生之中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單論傑克最後魂歸大海,《泰坦尼克號》彷彿就是一部愛情悲歌,但如果我們細細咀嚼,除愛情之外,其實影片告訴了我們更多。

01

自由,是人類鎖鏈中最粗的那條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泰戈爾曾說:“你若愛她,那就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她,並且給她自由。”

很明顯,露絲和未婚夫卡爾的愛,本身就帶有束縛性。

為了免於家道中落,露絲的母親不得不將露絲許配給富二代卡爾,以此來挽救自己那早已搖搖欲墜的家族事業,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一一犧牲露絲的幸福。

露絲喜歡讀書,喜歡當時尚未出名的畢加索的畫作,這一切只不過換來卡爾一句:“以後應該少讓你多點書”,在這個傲慢的貴族眼裡,露絲只要安安靜靜地做好他的陪襯就好,其他的想法應該越少越好。

當露絲的母親警告露絲和傑克保持距離時,她略帶埋怨地說:“如果你不和卡爾結婚,難道你忍心看到媽媽去做別人的女傭麼?”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所以,犧牲掉你的幸福,換來家族的長久,這件事簡直再合適不過。

儘管露絲剛開始選擇了屈服,直到當她看到一位小女孩正在和母親學餐桌禮儀時,這才悲哀地意識到:如果現在不反抗,自己的人生其實一眼望到了盡頭。

於是,就出現了整部影片最經典的那一幕:

露絲張開雙臂,像鳥兒一樣在船頭盡情伸展,傑克與她相擁,我相信在那一剎那,露絲聞到了自由的味道,為了自由,她寧願捨棄一切和傑克在一起。

他們的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我的思緒卻飄到了肖申克的高牆內:安迪在成功出逃的前一天,對摯友瑞德說:“人這一生,要麼汲汲於生,要麼汲汲於死。”

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對於自由的渴望,我想也是露絲最後能夠吹響哨聲並逃出生天的原因。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紀伯倫曾說:“自由,是人類鎖鏈中最粗的那條”,而這條鎖鏈如果被愛所包裹,我想它必定頃刻即斷,轉而成為我們手裡的武器,用它來鞭笞那束縛的牢籠。

02

要想顯示一個人的本質,就讓他試著承擔責任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導演卡梅隆曾說:“這個故事不只是一個永恆不變的寓言,它提醒人們抵制貪婪和魯莽,也是對人類精神的慶祝,倡導承擔責任、心懷憐憫和自我犧牲。”

當得知船體還有一個小時就要下沉的時候,泰坦尼克號上的船員可謂把“責任”二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據日後統計,由於沉船事故死亡的人群中,百分之76%的船員都犧牲了,他們本來是最有機會活下來的一群人。

除了緊張而有序地下放救生艇和組織人員撤離外,在面臨死亡時,他們選擇把生的機會留給了乘客。當二號和六號救生艇有船員跳進去後,馬上被那裡負責調度的上級發現,上級命令他們把位置讓給乘客,後者二話不說,當即服從命令回到甲板上。

談到責任,筆者在這裡要談兩點:

1.傲慢的愛德華船長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泰坦尼克號的愛德華船長,他號稱“安全上尉”,擁有26年的海齡,但卻在功成身退之時釀成大錯。

說到底,他還是對自己的經驗過於自負,當對航海知識一竅不通的伊斯梅鼓動愛德華全力加速,以保證泰坦尼克號提前上岸時,泰坦尼克號的悲劇就此產生。

為了博得虛名,愛德華沒有延續自己一貫老成持重的作風,反而傲慢地下令提速,最終不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船上1500多人也因此無辜喪命。

我們不能說愛德華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船長,但在負責之前,他早被對岸如海潮般自己幻想出來的鮮花矇住了雙眼,還未成功靠岸便想著光榮退休,因而被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左右了他對於事實最基本的判斷。

2.船之將傾,仍然撥弄琴絃的樂隊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那支在災難面前,仍然穩住心性彈奏樂曲的樂隊印象深刻。

我想,除了對死亡的淡然,這支樂隊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小提琴手說得那句話:“情況很糟糕,船長讓我們彈走一些歡快的曲子緩解氣氛。”

儘管大難當頭,早已無人有此閒情逸致去欣賞樂曲,但是出於責任,他們還是讓歡快的曲調響徹在了泰坦尼克號上空。

最後一首樂曲結束,其他三人轉身離去,剛走出兩步,身後又傳來了小提琴悠揚的聲音,三人回頭看著自己的夥伴,復又聚作一團,重新演奏。

音樂讓他們釋懷,責任讓他們駐足,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樂團。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作家毛姆曾說:“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泰坦尼克號船沉的那一個多小時,責任二字卻一直漂浮在浩瀚的星空。

03

以彼之姓,貫汝之名

最後,我又不可免俗地談到了愛情。

影片中最讓筆者感動的並不是傑克和露絲的生離死別,也不是二人在船頭擁吻,而是當露絲下船時,船員問她叫什麼名字時,她說:“道森,露絲·道森。”

道森,就是她心愛之人的姓氏,露絲不僅將它刻進了自己的名字,還將他融入了自己的靈魂。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有人說,最好的愛情不是“you jump,i jump”(你跳我就跳)而是“i will never let go”(我決不放棄),筆者深以為然。

當傑克第一次身穿華麗的服飾,和名流把酒言歡的時候,面對露絲的母親對自己四處漂泊的質疑,他說:“生命是上天的饋贈,我不願虛度年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手牌會是什麼,所以要學會接受生活。”

私以為,這成了露絲日後的座右銘。

君不見,在露絲去哪兒都要帶的那幾張照片中,她學會了騎馬,去體驗了過山車,還到威蘇塔湖破冰釣魚,她帶著傑克的祝福,幸福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在傑克看來,愛情就是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讓露絲擁有幸福的人生。 儘管那人生他無法參與,那幸福不是他來給予,但確是他畢生的心願。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騎馬的露絲

筆者由此想到了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錢鍾書曾寫給楊絳一段文字:“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他們的愛情不禁讓人動容。

在《圍城》一書問世後,錢鍾書在為《圍城》作序時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裡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這樣幸福而又高度契合的愛情,我想是大多數人的夙願。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我們感動于傑克和露絲驚天動地般的愛情,但是回首自己的經歷,誰又能說平平淡淡的愛不令人動容?它可能表面上看波瀾不驚,其實在雙方的心裡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適合自己的愛情,才是最偉大的愛情。

最後,我想用《上邪》一詩作為結尾: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鏡頭拉回到1912年4月的泰坦尼克號,傑克正和朋友在甲板上打鬧,他一回頭,只見二層甲板上有一長髮披肩的女子,海水一映,燦然生光。

傑克沒想到,這一眼回眸,便是永恆。

豆瓣9.4分《泰坦尼克號》:愛情雖是主線,但自由才是影片的靈魂

一一END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