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偉大品牌源於無數細小但令人動容的瞬間,跟老於一起,聊聊愛車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

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衝掉了一塊岩石,

歐洲就減少。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約翰·多恩《喪鐘為誰而鳴》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4月15日這一天,全世界都在為巴黎聖母院的燃燒而悲鳴。

標誌性的哥特式塔尖在火焰中散架,玫瑰花窗在高溫中融化,某種神聖和不朽都在我們的注視中無力凋零。每一寸的消失,都是人類建築史和文化藝術瑰寶的一塊隕落。

我們惋惜的同時,法國在汽車領域的故事也值得我們好好聊一聊。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不知為何國人一提到法系車就會由內而外的產生一種強烈的偏見感。當大家在討論德系的嚴謹、美系的肌肉、日系的舒適時,如果把話題扯到法系車時就會就會有一種強烈的偏見。

DS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外汽車品牌,法系車卻沒有享受到大眾進入國內後的待遇,但是如果你有興趣翻看下法系車歷史的話你會驚訝的發現法國人在汽車工業發展上那豐富的底蘊,並且還會驚訝的發現如今汽車工業上那些我們常見常用的配置居然都是法國發發明。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如果說是上帝創造了女人,那法國人則創造了“女神”DS。空氣動力學在當時的汽車設計領域算是一個時髦的話題,

雖然早有人嘗試,但能兼顧氣動造型和美學需求的卻並不多。

所以當時的汽車造型多為“盒子”型造型設計,更偏重實用, 對美感的追求則放在其次。

1955年巴黎車展DS19的出現讓汽車造型設計在此之後受到了相當大的重視。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去掉4個輪子就是一架UFO”,這是在1955年巴黎車展首秀上觀眾對於DS19最多的評價,也是在這次巴黎車展上DS被媒體冠以“公路女皇”的稱號。DS19也是傳統法國“老爺車”的典型代表,在電影《變形金剛5》中,DS19作為女主的座駕出鏡也是讓人過目不忘。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僅僅依靠夢幻般的造型,DS便大獲成功,在巴黎車展首次亮相15分鐘內便接到了743份訂單,24小時內,訂單數已達12,000臺。從1955年首發到1975年停產,DS總計售出了150萬輛,並且在1960-1973年間這13年間,DS更是保持了每年80,000輛左右的訂單數。以當時一輛DS汽車 93萬法郎的售價來說即使放眼如今的豪華車市場都已是相當恐怖的數字。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DS19刺破空氣的尖頭造型,保險槓與車身融為一體,這在當時是一項極具顛性的設計理念,而如今市面上銷售的汽車也多采用一體式車身設計。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對於DS所裝載的氣液式聯動懸掛相信對於稍有資歷的車迷來說一定不會陌生,

當初憑藉著大膽的廣告創意和該懸掛本身獨有的優勢讓DS一夜聲名大噪。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並且由於DS汽車氣液式聯動懸掛的誕生,加速了美國通用汽車集團在空氣懸掛小型化路程上的研發,可以說如果沒有DS的氣液式聯動懸掛,或許空氣懸掛小型化並不會如此之快的來到我們的身邊。

“巴黎情調”在聖母院大火前也從未消失

如今早已成為多數車廠標準配置的自適應照明系統,最早可以追溯到DS23上。

當時法國人注意到不管車燈照射範圍有多廣,在某些環境下依然會有照明盲區出現,並且在夜晚極易發生事故。

為此聰明的法國人發明了一項改變汽車行業的技術,

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AFS自適應照明系統。比起現在的自適應照明系統只有15~20度的調節範圍,

當初DS23所搭載的自適應照明系統可以使車燈進行最大80度的轉向,幾乎完全避免了夜晚燈光照射盲區的出現。

世界首款裝配前輪碟剎的汽車

世界上首款採用全鋁材質引擎蓋的汽車

世界上首款採用輕量化設計的汽車

世界上首款大批量搭載電噴系統的汽車

世界上首個全系產品採用環保無瀝青阻尼墊的豪華汽車品牌……

從當初的一個車型到現在的一個獨立豪華汽車品牌,DS在這60多年的生命週期中創造了諸多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