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千年羊城正青春

【特寫】千年羊城正青春

現階段,“三舊”改造正在千年古城廣州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市委和市政府統籌推進下,城市更新和社區、鄉村“微改造”正一步步改變著廣州的外在面貌和內在肌理:城市實現老城歷史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雙贏,產業升級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產業激發了城市經濟發展活力。今日廣州,正以更加青春亮麗的姿態,傲立珠三角,揚帆大灣區……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千年羊城,處處透著風華正茂: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荔灣區恩寧路永慶坊,廣州最長、最古老的騎樓街。因為一度住的多是老人,所以“那時巷子裡飄出來的都是中藥味。”曾有如此感受的老街坊梁毅明,如今被老街的嶄新活力所震撼:西關老屋在“繡花”般精巧的修葺工藝下,既保留了原有的外部輪廓,又顯得煥然一新;屋瓦面、青磚牆、紅磚牆、灰雕、彩塑等各種傳統元素有機交織,既重現了建築的傳統風貌,還吸引來了廣受人們歡迎的新產業。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廣州“綠心”海珠湖邊,一看到海珠同創匯的規劃圖,專注服裝布料線上銷售平臺的美輪科技老闆二話不說,就拿下了一間2300平方米的舊作坊。隨著這座時尚創意產業園脫胎而生,美輪全新的“FDC面料圖書館”也閃亮登場,至今已上架布料1000萬種。

——白雲區太和鎮大源村,已搬走數年的村民徐育英,再回來時已認不出自己的家鄉:舊村整治未及半年,原本“髒亂差”集中的沙坑湧華快橋底,變身公園式綠道;昔日凹凸不平的泥地停車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設施完備的大源黨群文化廣場;更有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園,散佈全村。

自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以來,廣州以規劃引領,以“三舊”改造為抓手,加速推動城市更新和社區、鄉村“微改造”,為高質量發展騰挪更大新空間。一抹抹老城風華,正在廣州幹部群眾協力奮鬥的雙手中實現!

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一年兩度的廣交會,如約在珠江之畔舉辦。每年都來參加廣交會的法國客商法比安·德尚發現,廣州這些年越來越美了……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坐擁一線江景的現代化琶洲展館和“小蠻腰”自不必說,久遠如1959年廣交會會址的繽繽廣場大樓,也隨著海珠廣場的改造煥然一新:中西融匯的樓體結構經過維護修繕,外立面塗裝了和周邊建築統一的米黃色調;門前原本的左轉車道經過精心設計,改造成步行廣場,市民遊客可以直接走到廣場中心的解放紀念碑腳下,零距離賞花拍照。“海珠廣場及周邊環境品質提升工程,按粵港澳美麗灣區‘城市客廳’目標來設計,貫穿既出新出彩,又保留原汁原味的理念。”市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建築師馬震聰說。

根據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今年2月編制的《廣州“老城市新活力”三年提升計劃(2019—2021)》,廣州將開展6大類、20項行動,讓全城煥發雲山珠水、吉祥花城的無窮魅力。“在實施提升中,像海珠廣場一樣,特別注重老城歷史文化保護和人居環境的雙贏,‘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鄧堪強說。

號角既響,在市委和市政府統籌推進下,一場場攻堅戰在羊城次第打響:

市河長辦聚焦全面剿滅黑臭水體,納入住建部監管平臺的147條河涌已有144條實現不黑不臭,活躍在各地的1138名民間河長形成“全民護河”的格局;

市住建局統籌城市更新項目審批和建設,今年1—9月已完成城市更新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81.9億元,完成率106.6%,同比增長50%,永慶坊等一大批老城新景成批湧現,成為“網紅”景點;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市城管局瞄準“廁所革命”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發力,今年1—9月,全市新建和升級改造公廁1927座,到年底全市公廁數量將達到8000餘座;

各區、街道一邊忙著老舊小區“微改造”,共推進改造項目685個,到今年底可累計完成項目300個;一邊向2.65億平方米違法建設“亮劍”,力爭3年拆除1.1億平方米,其中2018年成功拆除7.3萬宗、3600萬平方米……

廣州在永慶坊採用“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模式,在保留舊建築嶺南特色風貌的同時,全面提升硬件環境,加種巷間綠化,增設戶外噴霧降溫,並引入眾創辦公、創意產業,探索出了“黨委統領、政府主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的舊城“微改造”模式。

城鄉統籌,人居、產業並舉是廣州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則。從白雲區鶴龍街道黃邊村考出去的大學生龍冠星,眼看家鄉越來越美,急不可待回到村裡,在基層幹部崗位上奮鬥起事業“第二春”。原來,村裡髒亂差的工業園被整體拆除,騰出的21萬平方米集體建設用地引入了全新的“廣州設計之都”項目,一年為村裡增加租金收入9000多萬元。每次有朋友來,龍冠星都會帶到村中心的荷塘,那是村集體投資400萬元改造的。憑欄低瞰,只見魚戲蓮葉間,昔日的黑臭水和漂浮的垃圾早不見了蹤影。

向存量空間要效益,注入產業新動能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要不是海珠同創匯的進駐建設,面料圖書館這樣的新業態,不可能進到南洲街東風村這樣的地方。

“兩年前這裡還是給中大布匹市場做外圍配套的村級工業園。我們進來後,整體設計,重新定位,給建築‘做減法’,給環境和配套‘做加法’。目前圍繞服裝產業鏈,已聚集服裝設計等高端生產型服務企業近200家。”同創匯副總經理李鵬程說。

城市更新的過程,免不了低端產業退出;而環境的美化,又必然吸引高端產業紛至沓來。這是在現實倒逼下,老城市向存量空間要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產業新動能的深謀遠慮。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宏偉認為,今後“三舊”改造還要繼續成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截至目前,全市“三舊”改造項目預計投資超6000億元,已累計完成3122億元。

村級工業園是珠三角“三來一補”背景下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生動寫照,如今成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沼澤地。市工信局副局長張建華坦言:全市2705個村級工業園面積約131.62平方公里,約佔工業用地面積的30%,但僅創造10%的工業產值、6%的稅收。“隨著全市開發強度逼近國際警戒線,盤活村級工業園等存量土地成為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今年以來,廣州精準施策,探索村級工業園的改造提升,天河智匯Park、納金科技產業園……越來越多像東風村這樣的村級工業園涅槃重生。“通過釋放土地紅利和導入新興產業,實現‘老廠房,新業態’。”市工信局局長江智濤表示。

產業用地進入“存量時代”,舊廠改造,也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空間載體。

位於海珠區的工業大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匯聚了30多家工業企業,撐起廣州工業半邊天。“工業大道再無傳統低端工業,全區共有超過100萬平方米的舊廠房、集體舊物業正在或已經改造成為科技園區,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如騰訊微信總部,阿里、小米、復星華南總部等,都選擇落地海珠。”海珠區委書記馬正勇說,“通過推進空間再生產、產業再導入,為城區注入‘抗衰老’良藥。”

廣佛一體化核心區域的嶺南V谷·廣州國際智能科技園,改造前建有石灰廠等舊廠房及倉庫,經過改造成為國際智能科技園。園區以產業導入為龍頭,配套商業、酒店、公寓等商務和生活物業,建設產居商一體化、以科技為主題的RBD(休閒商務區),拉動固定投資超50億元,預期創造就業崗位1萬個。

據統計,截至目前,廣州舊廠改造關停搬遷產能落後企業310家,依託騰退出來的土地,引入創新型企業4600家,建成科技孵化器5個,推動華南國際港航服務中心等一批園區產業的轉型升級。今年1—9月,廣州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3853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48.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較快,增速達20.9%,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比達57.8%。

改善民生基礎設施,群眾生活更有奔頭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越秀區洪橋街道三眼井社區一帶曾是沒有電梯的老樓,住在7樓的黎婆婆90歲了,雖然精神尚好,唯獨困於腿疾行動不便。直到今年上半年,越秀區在老舊小區“微改造”中,同步推進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提升。一個個老樓加裝電梯項目落地,讓越來越多像黎婆婆這樣的老人輕鬆上下樓。

老城市新活力,要“面子”更要“裡子”。“在城市更新中同步民生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有奔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齊懷恩表示。

經摸查,廣州全市2000年之前建成,存在功能配套不全、建設標準不高等問題的老舊小區共有779個。2018年、2019年,市政府連續兩年將老舊小區“微改造”納入十大民生實事,總投資估算約84.5億元,涉及52萬戶居民、21935棟樓、3535萬平方米建築。

“老舊小區‘微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們要用‘繡花’功夫紮實推進。”王宏偉介紹:截至目前,全市老舊小區累計拆除違章搭建4.03萬平方米,規整“三線”1008千米,整治雨汙分流124千米,增設無障礙通道24千米,完善消防設施16108個,加裝電梯3495臺。

生活更有奔頭的,還有散佈在老城區邊緣的廣大城中村居民。“髒亂差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大家都渴望改造。”白雲區永平街永泰村村黨委書記龍熾英說。

如今,永泰村過去火爆的茶山莊“飲食一條街”不見了,沿白雲大道北行,一座巨型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安華匯呈現眼前。永泰村通過茶山莊地塊改造,帶動村2、3、4、5、6經濟合作社片區安全隱患整治和舊村綜合整治,避免了大拆大建,深處也完全“改頭換面”:過去蛛網一樣懸掛空中的線網已清剪,沿街廣告招牌也全部被整飭,消防整治、用電、給排水改造等也一項項落實。村裡新建了36處垃圾收集站,新增公共綠地、組團綠地2萬平方米。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據統計,廣州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已拆除違法建設超120萬平方米,將綠地率從5%提高到35%以上;建設村民安置房1540萬平方米,配建公共服務設施(場所)1772個。

依照《廣州“老城市新活力”三年提升計劃(2019—2021)》,羊城幹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根本政治保證,以深化改革開放為根本路徑和關鍵一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努力出新出彩。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來源 | 人民日報

【特写】千年羊城正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