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半個喜劇》是繼影片《驢得水》之後,開心麻花團隊醞釀的又一口碑電影,其片名頗有深意,半個喜劇的背後,還有半個悲劇,它藉助喜劇的外衣,塑造了一個渴望融入一線城市青年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親情、友情、愛情糾葛不清,控制、逃離、自由交錯而生,每一個情節都在不經意間傳達著喜劇的效果,卻隱約中一點一點匯聚成悲劇的內涵。

即使在影片的最後,它送給我們一個看似圓滿的結局,卻依舊掩蓋不住“半個喜劇”背後的“半個悲劇”,因為影片中所謂的圓滿,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陳佩斯曾說“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他的意思是悲由喜生、喜由悲起,悲和喜是相互依託而生,而這需要把握一個度

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孫同,他追求文青所謂的美好,可是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退一步會丟掉自己心中美好的東西,比如愛情,但進一步同樣要失去很多珍視的東西,比如親情和友情,一悲一喜,是他的人生,也是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的人生。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或許,影片想要表達的也正是這種喜劇外衣下的現實生活,電影源於生活,更為了反映生活,通過喜劇的情節,塑造出一個個活在悲劇世界裡的人,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而那一幕幕讓人流淚的情節,正如我們內心世界的縮影,愛情、親情和友情是我們內心世界的避風港,可它們常常失去前進的風帆,最終導致愛和自由的失衡。

因此我不想固執地糾結於這些情感,因為這些情感的產生,往往源於一個人能否做自己,而所有情感矛盾的化解,往往源於一個人能否保持初心,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自我”和“初心”這個話題。

1、我們常常忘記自己的“初心”

電影的主題曲《如果我不是我》,歌詞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唱出了每個人的心聲,它能夠與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接軌,讓我們在旋律裡自我救贖。

“如果我不是我,如果魚兒也能唱歌,我一定會陪在你身旁......”我不知道大家聽這首歌想的是什麼,但是我卻因為這首歌而悔恨,悔恨自己曾經忘掉初心,更悔恨自己漸漸地變成“小時候討厭的模樣”,這首歌像是一把利劍,直逼我的內心:

如果我不是我,那我又活成了誰?

影片中的孫同,用自己近乎悲劇的人生,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人,活成了別人期待裡的人。

兄弟、母親、喜歡的女孩、暗戀的對象、工作、戶口,捨棄誰,傷害誰,逃離誰,控制誰,保護誰,麵包和愛情要哪個,親情友情愛情夾雜在一起,理想和現實如何權衡,自我和他人該如何選擇。這些是主人公孫同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或者已經遇到的人生課題。

每一個選擇都需要謹慎,這是從小教會我們的規則,然而也正是這份謹慎控制著我們的人生,我們因他們而“謹慎”,為他們而遵守“規則”,可是漸漸地忘記了自己的“自由”,以及屬於自己的“規則”。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所以,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找童年時的玩伴尹筱聊天,藉著影片帶給我的諸多感觸,我問了她幾個問題。

我問的第一個問題,關於“初心”

我:我記得小時候你很喜歡跳舞,想當舞蹈家,可為什麼你如今當了老師?


尹筱:從三歲半開始,我開始跳舞,以為自己能夠跳一輩子舞。可是後來因為生活而放棄了舞蹈,因為人生而放棄了舞蹈,更因為家人而放棄舞蹈。

我問的第二個問題,關於“自我”

我:那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型想念並熱愛舞蹈嗎,或者你還記得當初那個喜歡舞蹈的自我嗎?


尹筱:這已經不是想念或者熱愛了,無數次的熱淚盈眶,我才明白他與於我的人生而言是信仰,是夢,可是那份純粹,我卻再也無法觸及了,那才是“真正的我”。

我問的第三個問題,關於“快樂”

我:你快樂嗎?


尹筱:我不知道,現在的生活、工作、愛情都穩定了,可是我的心裡常常還是會空落落的,我好像丟掉了再也無法找回的東西,而那是我最珍貴的東西。


我:那你有嘗試去尋找嗎?


尹筱:嗯,嘗試過,但又放棄了。因為如果由著心去尋找,就要違背很多人的意願,我怕那時候的我依舊不快樂。

我問的第四個問題,關於“人生”

我:你有過初心,可是你丟失了;你活在了別人的期待裡,沒有堅持自我;你因為對現實的妥協,所以你不快樂,這樣的人生是你想要的的嗎?


尹筱:不是。可是我已經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我:如果在給你一次選擇,你會堅持自己的初心嗎?


尹筱:我想我會吧。可是現實生活沒有這樣的選擇,就算有,我可能還是會活在他人的期待裡,最終還是會丟掉自我。


我:為什麼你那麼肯定這種結果呢?


尹筱:因為我常常會忘記自己的初心。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2、我們忘記初心,源於內心“愛與自由”的失衡

如果說影片帶給我的是悲喜交加的感觸,那麼與尹筱的這次聊天,讓我的內心變得更為複雜了些,甚至是有些失望,對我們都曾忘記初心而失望,更多明知不快樂卻無法找回自我而失望。

她的回答雖然讓我對自己感到失望,但是也讓時光穿梭到了童年,而舊時光裡的美好畫面便在腦海中,像是突破了什麼禁錮一樣,一幕幕展現出來,只不過對話的雙方換成了我和媽媽。

在問關於“初心”的第一個問題時,我感覺到尹筱內心那一閃而過的雀躍,只有在談論自己的初心時,我們才會展露出這樣的雀躍。

此時我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場景,關於“夢想”

我:媽媽,你看我畫的全家福,多好看,我以後可以學畫畫嗎?


媽媽:孩子,你真棒!想學畫畫就學吧,只要你開心就好。

在問關於“自我”的第二個問題時,我感覺尹筱內心有點無奈,那份無奈源於對現實的妥協,而我也感同身受,這種感受有一種無可奈何的頹敗感。

此時我腦海中出現的第二個場景,關於“未來”

我:你為什麼改了我的高考志願?我不想學醫,我就想學美術!


媽媽:沒有為什麼,都是為你好,你學美術能養活自己嗎?


我:可我喜歡美術,我就想學美術,你怎麼知道我養不活自己?


媽媽:就算這樣,你也得聽我的,我是你媽!

在問關於“快樂”的第三個話題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的眼角有淚,內心也止不住地難過,好像喘不過氣來一樣,或許這就是被“情感勒索”後的無力感吧。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此時我腦海中出現的第三個場景,關於“幸福”

按照媽媽的意願,我成功了成為了醫生,每天工作很忙,媽媽經常來醫院給我送飯吃,同事都羨慕我有一個這麼貼心的媽媽,我也覺得很幸福,畢竟每一餐都有家的味道。可是我不快樂,我常常問自己快樂是什麼感覺?

在問關於“人生”的第四個問題時,我突然想起《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思特里蘭德,拋妻棄子也要追尋自己的夢想,真是太酷了,可是當聽完尹筱的回答,我又慫了。

我問自己:“如果給你一次選擇,你會不會堅持初心?”

我以為我會比尹筱勇敢,會信誓旦旦地給予肯定的回答,可是我的內心卻左顧右盼,因為我始終還是放不下除了初心以外的東西。

現實就是如此,當我們以為可以很容易做出選擇時,美好就不期而遇,可是偏偏我們無法做出選擇。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就像影片中的孫同,按理說他那樣一個復讀三年最終考上大學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可是他卻因為友情放棄了自己暗戀的女孩,因為工作、戶口放棄自己愛的人,因為工作、戶口而放棄自己的尊嚴,不斷地放棄、妥協,最終無法做出一個合適的選擇。

無論是哪種原因而放棄自己珍視的東西,其實都源於自己與他人之間“愛與自由”的失衡。

孫同因為戶口、工作而放棄暗戀的女孩以及尊嚴,其實還有一層原因是內心很得在乎與鄭多多之間的友情;因為遵循自己媽媽的意願而決定要離開自己愛的人時,其實還有一層原因是在乎親情,在親情和友情面前,他捨棄了自己的愛情,這便是“愛”與“自由”的失衡。

這種失衡的過程,會慢慢讓我們失去自己的初心,失去自我。所以你會發現,長大後的我們總是會莫名的傷感,即便生活很幸福,可是內心依舊無法真正地感到快樂。

初心、自我、快樂和人生的慢慢失去,讓我們的夢想、未來、幸福也隨之而埋葬,或許我們誰都不會想到忘記初心後的自己,會變成自己討厭的那個模樣,可是現實總是會讓我們在某一個時刻感受到:

即使再美好的人生,依舊不圓滿,因為你早已不是自己。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3、學會與“初心”和解,我們才能真正快樂起來

人生之路漫漫,每走一步都算數,曾經走過的路、做出的選擇都已經無法挽回,幸好我們還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每個人都是這樣,不斷地選擇、不斷地權衡,在疑惑、糾結、遺憾中悔恨,幸好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並堅守底線,重拾初心。

從小到大,我們都活在不同人的期待裡,為他們好而活著,即使有過反抗,也從未堅持下去,慢慢地我們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

我們曾經有過夢想,發誓要守護自己的夢想,可是有些人總是打著“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逼迫我們放棄夢醒,與現實妥協,最終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我們都曾發誓要成為最優秀的那個人,可是到後來我們真得優秀了,什麼都擁有了,才發現原來所謂的優秀,不過是靠著“忘記初心”換來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不快樂的原因,可是我們不願意去接納當初那個忘記初心的“自己”。就像影片中的孫同,他也曾糾結過、失望過,可是片刻後又自欺欺人地怨天尤人。雖然我知道,每個人的人生有太多的限制,不能只為了自己的快樂,而忽略他人的感受,但是我們要明白:每個人在成為“人”之前,他首先是“自己”,只要他的內心能夠坦然,一切的選擇都有意義,因為我們活著,就是要遵循內心。

在影片中有一個情節,當孫同求莫默為了他的母親而陪他演一場戲時,莫默拒絕了,她說:“你問問你的內心的選擇是什麼”,可是孫同卻因此而埋怨莫默不替他著想,他內心已經有了選擇,只不過多年來失去的那些東西,他無法去面對、接受。

《半個喜劇》:維持愛和自由的平衡,要堅持“做自己”的初心

但是這次的“問心”讓孫同的初心慢慢地甦醒了,在經歷了各種掙扎和糾結後,他選擇與自己的“初心”和解。在鄭多多的婚禮上,他把一切和盤托出,他的人生一切都回到了原點,沒有了工作、戶口,與好友鬧翻、違背自己的母親,每一件事,放在昔日的孫同身上,都是那麼不可思議。

那一刻,他失去了一切,也得到了一切,那便是“快樂的自己”。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蘭德,他曾經擁有一切,穩定的工作、完美的妻子、可愛的孩子,看似擁有一切,可是一無所有,因為他不再是自己;但是當他選擇重新堅守夢想時,他就找回了自己,雖然他的方式或許太極端,但是他那種為了自己而不問西東的態度,正是我們每個人所要學習的。

不忘初心,很難,但只有不忘初心,我們才能真正快樂起來重拾初心,也很難,但是隻有重拾初心,我們的人生才算圓滿,因為我們終於接納了曾經的自己,終於學會與初心和解了。

也許將來的我們依舊會有忘記初心的時候,那時我們依然會不快樂,但我相信我們不會再逃避,不會在悔恨,因為我們已經學會慢慢地修正自己的人生,慢慢地加固內心的底線。

“生命和愛的條件是勇敢和承擔,而不忘初心做自己是快樂的淵源,也是生命和愛的真正意義。”

不忘初心,不僅僅是不忘初心,更是要學會重拾初心,如此才能方得始終,這就是我的選擇。

不管未來如何變化,我都要守住自己的選擇,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那麼你呢?是成為自己,還是繼續活在期待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