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十,怎一個“愁”字了得?

年過五十人老心慌,好事不多愁事成筐。

五十忽已至,吾生安所歸”。人過50奔向60,年齡到了,事沒辦完;身體老了,還需拼命,確實讓人心境難安、不知所歸!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可能才是常態;能夠溜溜噠噠,有一份“”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之閒情逸致的,恐怕還在少數!因此,走到50歲到60歲,誰還沒有一系列發愁的事等在前面呢?

年過五十,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是愁人。50歲——60歲是一個特殊時期,正常情況下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老妻,再加你自己,很多人需要去負責、去關心、去問候。俗話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這個年齡人口最多家務最繁,中間的你對上要做好孝子,對下要做好父親,中間要做好丈夫,全家要做好領路人,哪一層容易哪一份輕鬆?人做好一個角色不算難,難的是要做好多重角色,並在不同角色間來回轉換,這得多大能力、多大心境?

二是愁事。這個年紀的人,兒女可能不止一個,兒娶女嫁之事要麼沒有完成,要麼完成了又有了孫子,問兒帶孫哪能有一絲的鬆懈和清閒。這個年歲的人,老父老母也可能健在,能一日三餐正常、起居走臥自理者還好,否則就要床前行孝左右侍候。另外尚不知自己的身體如何?老妻的身體怎樣?多事之秋,哪怕有一點點的不盡人意,就是又一個包袱搭肩壓背

。這還不算,另有吃喝拉撒家長裡短人情禮節,哪一樣不得出力花錢操心調理,哪一個不讓你愁眉不展精疲力竭?

年過五十,怎一個“愁”字了得?


三是愁錢。都說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是隻看人生的兩頭,這話沒錯。但是,你的人生只要開了頭,直到結束之前,你都離不開錢,你都得努力掙錢。有些事你不掙一個,錢也得花;有些事你掙得不多,但也不能省。所以,很多人掙錢的速度總趕不上花錢的節奏,或者趕不上計劃花錢的急迫,能不愁錢?所以,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有錢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在家裡放哪兒都有價值;否則在家裡放哪兒都很廉價。

四是愁身。人不服老不行,年輕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而衰老時,就會感覺到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走路甚至站著都會感覺累,如果還在勞作呢?要命的是,很多人年愈五十,還在日入而息、日出而作,但身體卻也在這樣的不知疲倦和過度使用中老化消蝕

。真擔心有朝一日被突然放倒,只能側臥病榻空悲嗟。

年過五十,怎一個“愁”字了得?


也許你會因此感嘆:人生,怎一個“愁”字了得!不過,人愁多是心愁,身累是為心累。越愁越累越累越愁,也許會讓你精疲力竭趨近絕望。所以,

人愁身累絕不能讓心承受過多。恰恰相反,應把心結放開,讓愁緒化解,使精神開懷。

1.盡人力聽天命。你雖過五十,但還在勞作,也許你想傾盡全力讓人人意滿事事圓滿家庭美滿,以求取心理安慰?你錯了,能讓你心安理得的,不是你做到了家,而是你盡到了心。你不可能做到極致,你只能盡力而為;你畫的圓再大,也不過是一個圈,每個人都很難超越自己命定的圈。那麼,在這個圈之外的事情,就聽天由命吧。

年過五十,怎一個“愁”字了得?


2.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福氣不由你定,富家常出敗家子,窮人孩子早當家,也許是天道規律。誰不希望子成龍女變鳳?但是,你可以為他鋪路,卻不能替他行走;你可以為他搭橋,卻無法渡他魂靈;你可以樹立目標,卻做不到陪他們終極到老。所以,就是賠上身家性命,也難以為兒女營造出的極致輝煌,又何必抓著不放?


3.五十知天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年過五十,有什麼看不透,還有啥拎不清?你發愁,未必是你擁有少,也許是貪求多?或者是不滿於剛需,而苛求於奢侈?在時間的長河裡,人生不過是一瞬;在浩淼的宇宙裡,人體不過如螻蟻。你幹了一年又一年,掙了一萬又十萬,最後你會明白,沒有什麼真正屬於你,屬於你的只有你自己。還發什麼愁?還訴什麼苦?你已經盡力讓家人繁花似錦,最後也要給自己留一片綠葉如詩———這才是你該有的心境。

年過五十,怎一個“愁”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