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夜燭
半路出家做醫生?在現代,這顯然是不太可能出現的情況,因為無證行醫不允許,考證的話又必須有醫學專業學歷的硬性規定。但在古代,這卻是屢見不鮮。不少讀書人一旦功名受阻,就會選擇習醫這條路來作為自己的職業,所謂“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何況讀書人學醫,也算是學有所用。有句諺語不是說:“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可見,在古人看來,由儒轉醫的學習成本很低,簡直如探囊取物。正因為這種不拘一格的環境,才讓不少醫學的天才不得以埋沒。
1、醫中之聖張仲景:瘟疫奪族人,矢志精研醫學
這個不用說,只要知道了解中醫或是歷史的人,對於張仲景這個名字不會陌生。他寫的《傷寒雜病論》更是爍耀古今,成為方書之祖。在這本書的序言部分,張仲景就交代了他學醫的緣由。東漢末年,瘟疫橫行,十年之間,張仲景的族人就因此大量染病故去。目睹此種悲慘之景,張仲景於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有所成。於是,他在做官之餘,坐堂診起了病來,似乎有些不務正業。但正是如此,他讓很多老百姓從病痛的痛苦裡擺脫出來。更為重要的是,他無私地將畢生的醫學經驗整理出來,傳諸後世。
2、滋陰大師朱丹溪:為療母親之疾,棄儒從醫
作為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三十多歲之前一直為考取功名而努力,壓根沒有留意醫學。後來,她的母親病了,延請了很多醫生來治,都沒治好。沒辦法,於是,他自己開始學習中醫,蒐羅一些經典醫書來看,看了三年終有所悟。於是,朱丹溪開始抓藥為母親療病,並且最終治癒。這樣的經歷,讓他有了從醫的想法,恰逢此時,有一算命先生說他命裡無緣功名。於是,他索性就當起了醫生,為人治病,並創立學說,成為中醫裡滋陰派的開山祖師。
3、明清大師傅青主:中年喪妻之痛,成就婦科聖手
在梁羽生的筆下,小說中的傅青主是一位劍法高超的大俠。其實,歷史上的傅青主確實是武學大師,創立了傅山拳法。當然,傅青主的才能還遠不止如此,他可謂是一個通才,在經史子集、書畫、金石、佛學、醫學等眾多領域皆有建樹,其所著的《傅青主女科》成為中醫婦科的經典著作。傅青主本事儒生,因為他摯愛的妻子在未到中年時就生病離世,這讓他產生研究醫學的念頭,並以高超的技藝與崇高的醫德為百姓濟窮解困,可謂是一代俠醫。
4、一氣周流黃元御:為庸醫所誤,苦讀妙悟岐黃
黃元御是乾隆皇帝所看重的御醫,幾次下江南都有他陪侍的身影。乾隆曾親手為他寫了“妙悟岐黃”的牌匾,而且他寫得幾部著作都被收錄在四庫全書裡。他學醫的過程,也是有不得以而為之的苦衷。本來年輕時,他就立志考取功名,已成為良相為追求。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偶然的眼疾,因為庸醫的亂治,讓一眼失明,從此斷功名晉升之路。面對厄運,黃元御立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誓言,踏上學醫之路,創立一氣周流的中醫學說,用於指導臨床治病,可謂影響深遠。
5、民國醫家嶽美中:為療自己之病,學醫自救
嶽美中本來是一位民國的教師,25歲時因偶然因素染肺病咯血。這病不僅讓身體遭受病痛之苦,而且因此也丟掉了教師的工作,一度陷入困頓。為了擺脫困境,他決定自救,自己買來醫書,然後自己開方試藥為自己治病。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自己不斷努力下,經過調養和吃藥,嶽美中竟把自己的肺病治好了。這樣,他深刻體會到中醫治病的療效,從此致力醫學,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並且培養了很多後學。
由此可以看出,中醫的培養確實有其自己的體系和文化土壤。尤其是,好的國學底子對學中醫的十分有助益,畢竟中醫根植於中國傳統的哲學理念之上,讀懂傳統的中醫經典著作也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礎與常識。
閱讀更多 夜燭隙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