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疫情已結束。可否,來一場踏馬尋花的旅行?


春暖花開時,疫情已結束。可否,來一場踏馬尋花的旅行?


小時候,這樣過年的。

爸爸帖對聯,媽媽扶梯子。我和弟弟,狠狠地仰望著火紅火紅,或泛金、或漆黑的書法,或楷、或行、或草。傻傻不認識字,傻傻分不清楚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更不知道什麼是橫批。

我們是農民的孩子,很多年,買不起糖果,買不起新衣服。媽媽做一件外套,縫一條褲子,就是最大的奢侈。我們更不知道過年吃雞鴨魚是什麼感覺。記得十歲那年,買了一條魚,就很期盼初一品嚐了。

但,再窮。我們都放爆竹,雖然煙花還是不屬於我們這些窮人。

除夕,聽爆竹聲聲,那是一種氛圍,一種只有中國人才懂的年味。初一,看滿地火紅,那情景,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的熾熱。

後來,我們買得起魚了。每年三四條魚,雞嘛,一年到頭最多能吃得起一直母雞。我們買得起新衣服,吃得起糖了。

可是,如今一二十年了,早已經沒了年味。我們期盼的爆竹,逐漸越來越遠。我們吃不起的雞鴨魚越來越多。再也沒有臘月二十三的相聚,再也沒有正月十五的團圓,再也沒有長長的年味兒。

我們奔波於全國各地,乃至國外。轎車、巴士、火車、飛機、郵輪。任由我們挑選,可我們再也不會臘月二十三敢回家了。再也不會全家人一起過元宵節了。

因為,我們太忙了,中國太忙了。

我們口口聲聲說弘揚傳統文化,卻把最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丟了。

難道,一年增加半個月假期?過一個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過一個正月十五的團圓節?我們就餓肚子嗎?我們國家經濟就要失去很多嗎?發展中國家,就要拼命嗎?

科學發展觀,提議很好。

可是,誰知道,中國人,太忙太累了。心靈去哪裡棲息?

難道不知道勞逸結合嗎?難道不知道循序漸進嗎?難道不知道欲速則不達嗎?

不靜坐,不修心,不悟道,怎麼知道生命中什麼重要?該珍惜什麼?該如何做人?該如何處事?

修身、齊國、平天下。

忙忙碌碌,像機器一樣,不停地運轉。怎麼去靜坐、打禪、開悟?!

毆打醫生、老者訛人、小孩至上的故事,誰人不知,誰人不痛,誰人不怒?

而今,我們買得起很多東西了。卻失去了愛、責任、道德。

我們的年,越來越沒味兒了。我們也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兒了。因為,我們很忙了,沒有時間停下步伐,思考什麼是愛、責任、道德。

春暖花開時,疫情已結束。可否,來一場踏馬尋花的旅行?


今年,2020年除夕。

我們戴起了口罩,我們關閉了大門。也許沒有新衣服,也許是白米拌飯,也許是泡麵充飢。面對肆虐的冠狀病毒疫情,我們怕,怎麼能不怕?確認病例和疑似病例直線上升,多少人怕早起,早起有惡魔再來。在深夜裡獨自堅強,即使寢食難安,還是^_^努力勇敢。

醫生、護士、警察、解放軍、志願者。他們夜以繼日,枕戈待旦,時刻準備出擊,時刻爭取勝利。他們是勇士,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舍小我,顧大我。

那是使命,是義不容辭,是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操。不僅僅是職業道德,是嗎?

他們在前線奮不顧身,爭分奪秒。有的人,在後方支援物資。而有的人,卻在隱瞞、逃避、僥倖。導致疫情擴大,醫護人員和無辜的民眾被隔離、被傳染。

我們的年,越來越沒有味兒了。

因為,我們太忙了,沒有暫停下來。我們沒有時間靜坐、打禪、開悟。以至於,我們丟失了生命中很多重要的東西愛、責任、道德。

能不能從今年,這個不平凡的年假裡,我們再次學會愛、擔起責任、拾起道德?

願春暖花開時,帶上愛人,背起孩子,扶著老人。可否,來一場踏馬尋花的旅行?!從此人生路上,有愛、有責任、更有道德。

春暖花開時,疫情已結束。可否,來一場踏馬尋花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