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生性涼薄,孤獨成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性涼薄,應該是我見過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大千世界,生而為人,你我都是俗世中的一座孤島,無論承認與否,能夠陪伴你走完餘生的只有自己,即便是父母、愛人,亦或是子女,終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宿命。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雖說未來可期,但明日不可測,沒有人會確切的說出意外與明天,哪一位會先到場。

人啊大多數的道理,只有自己經歷過之後,才會有深刻的體會,所謂的感同身受,只不過是別人隨口的安慰,你如果當真了,只能說明你經歷的太少了。

年少時的我們,都無比的希望能夠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無比可笑的卻是,長大之後的我們,不止一次會希望自己回到童年。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某一刻甚至會假想,自己如今經歷的種種只不過是一場無比真實的夢,也許下一分鐘伴隨的下課鈴響起,我們會回到學生時代的課堂,睡眼惺忪的回憶著夢中,自己這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生活。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無外乎揹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想要的太多,努力的迷惘,得到的太少,理想與現實之間無法逾越的落差,是自己某一刻迫切的想要逃離已有的生活方式。

尋一處寂靜無人的山谷,建一座竹製的小屋,鋪一條鵝卵石的小路,溫酒會友,烹雪煮茶,臥聽雨打芭蕉,靜看日升月落……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有些事情成年後才會懂得,生性涼薄的人,並不是所謂的冷漠,而是一種成熟。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當然也沒有想的那麼美好,我不喜歡虧欠別人,也不喜歡別人虧欠我,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也不喜歡被算計;

大家只需要對自己負責,人生皆是圓滿,原來,做一個生性涼薄的人,真的挺好。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我不需要跟身邊所有人交心交肺,因為我看不清眼前帶笑的人,背後是不是狗?有三五好友,這一生也就足夠了,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只求簡簡單單過完餘生就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你想要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之前,請你先考慮一下在我心中的位置,有些人總是習慣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卻已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這樣的人麻煩離我遠一點,因為我怕有一天你遭雷劈的時候,會連累到我。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論語·衛靈公》中有言: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既然我們無法同行,那就尊重彼此的選擇,往後餘生橋歸橋,路歸路,各自開啟屬於自己的另一端旅途就好。

阡陌紅塵中,通訊錄裡有著幾十上百的名字,然而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多少人是冷眼旁觀、譏諷嘲笑的,有多少人是笑裡藏刀、落井下石的,真正能夠雪中送炭的才有幾個呢?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陸抗、羊祜這樣的交情,終究是隻存在歷史中,現實生活裡,即便有管鮑之交、伯牙子期這樣的友誼,也實屬人生一大快事。

正如魯迅遇到瞿秋白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紅衣佳人白衣友,朝與同歌暮同酒,可惜,我本自是涼薄人,何以予卿以溫暖。

餘生遼闊,熱情有限,從今往後,願你:

別懂事太早,別涉世太深,別愛得太滿,別信人太真,別睡的太晚,別吃得太飽;

只做一個“生性涼薄”之人,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